1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2-3水圈和水循环【课标要求】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分类;明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分析】“洋流”一节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作为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在新、旧课程中都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范畴。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将“洋流”置于“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的背景下,还赋予它作为基本地理过程在地理方法、地理思维上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学中应凸现这一因素,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载体。本节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抽象,课本中的插图是静态图,由于学生的读图能力欠缺,要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二是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因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要理解这一内容,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为此,教学中应注意:①使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②课前搜集材料,预设研究课题;③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合作探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通过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树立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教学重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风海流的形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根据学生情况可以细化故事情节)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2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流动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小岛。(引出课题)[学习新课]知识模块课件演示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出示“海上信使”故事引出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以情景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洋流的概念动画演示墨西哥湾暖流,随即显示湾流水量:900亿吨/小时,显示洋流概念,突出显示“常年”“稳定的”“大规模”。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同时把洋流与海浪、潮汐等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和区别。通过对比强化洋流概念显示问题:海浪、潮汐是不是洋流,为什么?洋流的性质显示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显示问题: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强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通过对比强化寒暖流的区别。洋流的分布规律显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同纬度不同海区和不同纬度同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显示“太平洋轮廓示意图”显示“大西洋轮廓示意图”显示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大洋的同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而同一大洋的不同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画出太平洋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思考: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画出大西洋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比较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与世界洋流模式图对比是否一致。通过观察、比较和同学自己画图归纳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过渡通过以上读图、画图分析,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洋流的分布一般规律,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3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显示全球风带示意图问题: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会怎样流动?显示大洋环流模式图与风带图对比能不能找到洋流的某些成因。显示: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动画演示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过程。思考: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实际上有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复习全球风带,并推理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的流向。学生对比风带图和洋流模式图,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解释大洋环流的形成。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回答加以评述。通过学生自己画洋流模式图,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世界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行推理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以上分析了在常年风向稳定的情况下洋流的分布规律,而在某些海域风向却冬夏相反。演示北印度洋冬夏风向和海水流动方向。文本总结北印度洋冬逆夏顺的季风洋流。显示问题:郑和下西洋时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为什么?教师提问南亚季风风向,学生回答然后演示风向,教师提问相应的海水流向,并在幻灯片上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评述。利用动画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过渡世界洋流很多,那么如何来记忆洋流名称?它们命名有何规律?洋流的名称动画演示各大洋的洋流,当鼠标位于某一洋流上时,显示该洋流名称。显示问题:世界主要洋流是如何命名的?同学分组自学各主要洋流名称,同时得出洋流命名的规律:洋流的名称与所流经地区地名或海域密切相关。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过渡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海水的大规模运动——洋流,必然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显示“北大西洋暖流与气候”,“秘鲁寒流与气候”案例,课件展示相关问题A:显示大西洋东岸卑尔根(约60°N)和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约43°N)的位置和气候类型图。问题:为什么纬度高的卑尔根冬季气温远高于纬度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B:显示澳大利亚西部荒漠环境和对应东部新西兰图片,以及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图片。问题:为什么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差异这么大。学生阅读教材案例1,注意图文结合,相互讨论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对比两者的纬度位置,并思考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分析两地荒漠环境形成与寒流的关系。利用图片,生动的案例,动画视频素材直观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4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动画演示世界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的位置,设置游动的鱼的动画。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思考:世界大渔场的形成和洋流有什么关系?问题: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型渔场?根据它们的成因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找到其他可能形成大渔场的地方。落实四大渔场位置,并逐个分析渔场成因,强调上升补偿流对秘鲁渔场形成的作用和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三大渔场。位于南大西洋东海岸的“东南大西洋渔场”它的成因和秘鲁渔场相似。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也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通过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显示南极企鹅图片显示文本:南极土生土长的企鹅体内发现DDT农药,为什么?动画演示油船泄漏污染物随海水扩散的过程。思考:海湾战争造成的石油污染是通过什么途径危及我国和日本的渔业生产?是海洋把污染物带到了南极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企鹅体内的,可见,污染是无国界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共同来关心和保护世界的海洋资源。是通过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和日本暖流抵达我国和日本沿海。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一方面加快了海水的净化。另一方面又会造成污染范围的扩大。哥伦布1492、1493年横渡大西洋动画,显示问题:为什么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天数相差这么多?视频:“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展示图片:“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的位置。思考:在41.5°N,北半球4月份容易出现冰山吗?撞击”泰坦尼克号“的冰山从何而来?展示图片:北大西洋洋流示意图。显示蓬莱仙境的海雾图片。思考:洋流上空能形成海雾吗?显示珍珠港事件图片。活动:从军事角度上看日本应选择哪条航线?分析顺流逆流对航海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图片资料分析沉没的原因:是拉布拉多寒流携带冰山撞击“泰坦尼克”号导致船毁人亡。通过图片演示海雾的形成。洋流对航海的影响是有利:顺流航行速度快。不利: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携带冰山。分析珍珠港事件偷袭所选路线的原因。播放厄尔尼诺现象成因及对地理环境影响视频(AVI)文件。简介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成因及影响。5小结认识海洋,认识海水的运动规律,有利于人类和大海的和谐共存。如果人类对海洋多一点认识,如果人类对海洋不仅仅是索取,也许海洋受到的污染就会少一些,也许“泰坦尼克号”就不会沉没。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洋流的概念类型,分析了洋流的成因,总结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主要洋流的名称,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练习以选择和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后反思:以情景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动画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掌握新知识。通过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练习实际。以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点,从基础知识出发,最后做相应提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