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9-202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9—2020)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粮食局2009年11月目录绪论第一章发展现状与趋势要求一、发展现状二、主要问题三、趋势要求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第三章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二、主要任务第四章空间布局一、总体框架二、通道与节点建设方案第五章发展重点一、建设和改造散粮中转库二、增加“四散化”设施装备三、构建粮食物流信息平台ii四、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第六章保障措施一、科学规划二、创新体制三、政策扶持四、资金投入五、人才支撑六、优化市场环境3绪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商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化”)的变革,提高粮食流通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和现代化水平,对于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引导和推动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加快形成便捷、高效、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根据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及《2006—2015年江苏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制订《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9—2020)》(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第一章发展现状与趋势要求一、发展现状基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种植特点、加工能力和消费特征,我省处于典型的粮食产销“过渡”地区和国际贸易前沿地带。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具有不少优势条件。1、粮食产量大。4近年来,我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9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2006、2007和2008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3096、3132和3175.5万吨,位居全国前列。从品种看,我省粮食种植以水稻、小麦为主,是我国主要的稻麦产区之一。2、粮食消费量大。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全省口粮消费进入平稳增长期。同时我省粮食工业发达,每年粮食工业加工转化大量粮食。近年来,全省粮食消费总量保持在每年3050万吨左右。3、粮食流通量大。从国际看,近几年我省粮食进出口量有所增长,2006、2007、2008年进口粮食分别为656、925、881万吨,出口粮食分别50、57、13万吨。从省际看,2006、2007、2008年,从省外调入原粮为502、418、460万吨,销往省外原粮为1172、1619、1534万吨。加上中转和民间流通,全省每年的省际粮食流通量约3500万吨(参见表一)。从省内看,苏北、苏中和苏南粮食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25%和15%,粮食省内流向主要是由苏北主产区流向苏南主销区,每年流通量约达1000万吨。5表一我省主要粮食品种调入调出区域品种主要来源区域主要调出区域小麦河南、安徽、山东浙江、福建、上海、广东、山东稻谷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玉米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山东4、粮食物流设施初具规模。到200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粮食仓储企业(包含中储粮企业)有1435户,库区数2212个,有效仓容1755万吨,有效仓容在全国仅次于河南、黑龙江和山东,列第4位。除中央直属企业,全省有10户粮食仓储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总长度为8.9公里;有732户企业拥有专用码头,泊位数达1481个,总吨位达97.8万吨。全省粮食仓储企业共有移动式设备11557台,各类运输汽车202辆,船舶29艘,检化验仪器15429台,烘干机451台。5、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我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居首位。长江、运河、沿海等水上通道,陇海、沪宁等铁路干线的纵横交错,张家港、南通、连云港等海运节点,徐州、南京等陆上重镇的合理布局,使得江苏既是“北粮南下”的必经通道,也是国际粮食流入我国的重要通道,在粮食现代物流中处于枢纽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承担起粮食由主产区流向主销区、由6国外流向国内的中转重任。二、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比较滞后,粮食流通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1、粮食物流设施落后,中转仓容严重不足。粮食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包装,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不少又转为包装形态。整个流通环节需要经过多次灌包、拆包,包装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平房仓占全省有效仓容的96%,浅圆仓、立筒仓等具有一定机械化功能和“四散”作业能力的仓型比例只占3.4%,远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2、物流体系缺乏整合,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我省粮食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89%的粮食仓储企业仓容规模小于2.5万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粮食物流节点间整合不够,缺乏有效衔接,协调高效的粮食物流运营网络尚未形成,粮食迂回运输、无序流动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3、“四散化”发展不平衡,散运率比较低。我省粮食物流“四散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粮食的装卸仍采用传统肩挑背扛的人工搬倒装卸方式。大部分仓库能够实现散存,但是散装、散卸设施落后。目前,铁路运输缺乏专用散运车,散装、散卸率几乎为零;公路散运车辆7不足,散运率不到10%;水路散运率仅为50%左右。4、物流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我省粮食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尚未建成覆盖全省的粮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粮食物流信息传递不畅,粮食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尚不完善。数据交换、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等尚未在粮食物流企业推广运用。三、趋势要求今后10年是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交通、资源等综合优势,努力推进粮食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发展。1、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粮食流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粮食物流“四散化”代表着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散粮运输,实现由麻袋包装、人工搬运向以“四散化”为标志的现代储存运输方式的转变,是世界粮食物流领域的一场革命。美国、加拿大等国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以圆筒仓自动装卸、散粮汽车、散粮火车、散粮专用船舶为标志的散粮运输系统。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各主要发达国家已全部实现粮食“四散化”运输。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包粮”运输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消费面向全国、长距离大流量运输的现状。实践证明,加快推进粮食“四散化”变革,有利于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8高粮食流通效率,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落实国家粮食物流规划的必然要求。按照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全国六大主要跨省散粮物流通道中有三个通道贯穿我省:黄淮海流出通道、长江中下游流出通道和华东沿海流入通道。我省承担着粮食由主产区流向主销区、粮油进出口贸易的中转重任。南京、徐州、苏州、南通、泰州等5市被列为国家级内陆散粮物流节点,连云港市被列为国家级沿海散粮物流节点。加快发展以“四散化”为核心的粮食现代物流,不仅是构建我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国家级散粮物流通道顺畅、便捷的必然要求。3、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可以大幅度降低粮食的流通费用,提高农民的出售价格,增强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测算,如果粮食物流成本降低5个百分点,销售价格不变,则农民每斤可多卖3-4分钱,按全省粮食商品量320亿斤计算,农民可增收约10亿元。4、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障粮食安全不仅需要充足的粮源,而且需要强有力的物流保障,才能做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根据《全国9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全国到2020年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0亿斤,其中我省拟增产粮食43亿斤以上,粮食物流量将相应增加。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我省省际粮食流通量将达到3800万吨,2015年增加到4200万吨,2020年将突破4600万吨。建立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可以加强粮食产销衔接,快捷转运粮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加快建立以“四散化”为核心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地区粮食安全。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强粮食物流节点、通道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粮食物流项目,有序引导企业投资方向,着力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10重复建设。2、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对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重点项目给予政策优惠和投资支持。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行筹措,投资风险由企业自行承担。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鼓励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物流方式企业间的合理竞争。3、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粮食物流设施,使其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粮食物流节点上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交通运输便利的粮食物流通道及散粮设施项目。4、技术引领、鼓励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在对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粮食现代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现代物流技术和模式。第三章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散粮物流通道、物流节点网络,建成比较完善的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和粮食检验检测系统,完成粮食仓储、运输及相关设施11的改造升级,实现粮食“四散化”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有效衔接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省建立起进出通畅、运作低耗、特色明显、保障有力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第一阶段(2009年到2015年),全省原粮流通量中散粮流通量的比重达到70%。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在华东地区领先位置。第二阶段(2015年到2020年),全省原粮流通量中散粮流通量的比重达到90%。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二、主要任务1、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建设、完善重点物流通道和节点的散粮配套设施,形成贯穿收纳集并、中转运输、储存发放等环节,公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联接的散粮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一批符合“四散化”要求的粮食中转库和储备库,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和运输设施在“四散化”作业上的衔接配套。引导大型粮食物流企业增加散粮火车皮、散粮汽车和内河散粮船舶及散粮集装箱的配置。在散粮物流节点增建或改造中转仓库,装配散粮发送和接收设施,提高散粮发运和接卸能力。在粮食主产区加快发展散粮汽车运输,提高收纳库到中转库和收纳库、中转库到粮食加工企业“散粮”运输比例。122、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按照销地的粮食调运需求,加强粮源组织和发运工作,建立稳定的粮食运输通道,实现产销区的有效对接。鼓励大型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的集粮食收购、储存、中转、加工、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加强通道与节点相互衔接合作,实现粮食在流量、流向的高效对接。完善集疏运网络,实现铁路、水路和公路的有效衔接、省际省内长短途运输方式的合理转换,提高粮食快速中转和配送能力。3、建设现代粮食产业集聚区。着力发展一批集仓储、中转、加工、批发、信息发布、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积极吸纳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住中心,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层次,促使物流中心加快发展成为现代粮食产业集聚区。4、提升粮食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快粮食物流关键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开发,积极推广散粮火车、散粮集装箱和散粮汽车等散粮运输设备的应用。推广粮食物流标准,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信息编码、品质检测的标准化。加强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广运用高效快速的质检技术和设备。加强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粮食电子信息和交易平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