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简讯【药事监管】南京先声东元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一方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申报抗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进入临床乳腺癌晚期用药Tykerb即将在英国上市萨尔瓦多开发出治疗少儿腹泻等疾病的新药【医药动态】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科分会会长郭晓蕙教授呼吁重视胰岛素规范化治疗。【合理用药】明确用药指征——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合理的剂量和疗程——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有赖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基本药物】科学使用胰岛素【纠纷案例】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病历,其中12例均做了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发现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囊壁、分隔、壁结节及实质成份均明显强化是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较容易与其他胰腺囊性病变鉴别【不良反应】糖尿病治疗专家讲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1.低血糖2.过敏反应3.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处方点评】明确用药指征——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合理的剂量和疗程——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有赖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联合用药,避免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杜绝滥用药物,严防耐药性产生——耐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对抗性提倡使用中兽药和动物专用抗菌药——中草药是天然药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少遵守休药期,防止药物残留【药事监管】抗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进入临床由南京先声东元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一方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抗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Zanamivir)原料药及吸入用扎那米韦胶囊制剂,已通过国家新药评审中心的临床前评审,于2008年12月25日左右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扎那米韦是一种流感病毒唾液酸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改变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聚集和释放,用以治疗因甲型(A)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了尽快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禽流感新药,上海药物所启动了扎那米韦的仿制和metoo类药物的研发,并在短期内就完成了扎那米韦的合成工艺研究。上海药物所与南京先声东元药业有限公司、南京一方公司携手合作,出色地完成了扎那米韦原料药和制剂研究的临床前报批技术工作,并于2007年6月5日向国家新药评审中心提交了原料药和胶囊制剂临床前的申报资料,2008年10月9日评审结束,批准进入临床研究。【医药动态】专家呼吁重视胰岛素规范化治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30%接受胰岛素治疗,然而,由于不规范注射等原因,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不足四成,甚至低于口服药物治疗患者。11月7日,是我国首个糖尿病规范注射日,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重视胰岛素规范化治疗。据介绍,我国目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未达标人数约为63%。约近一半的患者在同一部位过于频繁注射,导致皮下脂肪增生;仅1/10的患者能做到注射一次换一个针头,近1/3的患者则将同一针头重复使用10次以上。以上不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方式都会影响患者的血糖达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科分会会长郭晓蕙教授介绍,规范的血糖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其中,因各部位皮下组织厚度不同,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由快到慢分别为腹部、手臂、臀部和大腿,因此,使用中长效胰岛素应首选大腿,使用短效胰岛素应首选腹部。此外,胰岛素注射点之间的距离应在3厘米左右,尽量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且避免疤痕以及创伤部位。同时,对于尚未使用的胰岛素应放置在2摄氏度~8摄氏度的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冷冻结冰的胰岛素不能再解冻使用。【纠纷案例】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病历,其中12例均做了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发现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囊壁、分隔、壁结节及实质成份均明显强化是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较容易与其他胰腺囊性病变鉴别。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9例,年龄45~68岁。10例只有腹部不适,2例体检发现上腹部肿物。1.2方法本组术前均做了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3min增强扫描。CT机为东芝AquilionCT扫描机,造影剂为优维显注射液470100ml。均接受了胰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癌。2结果9例CT表现表面较光滑,形态不规则,无分叶。3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8例位于胰尾,4例位于胰体。直径2.8~10cm,平均直径7cm。囊内容物CT值1.8~23.4Hu,平均13.2Hu。11例有囊内分隔,9例有壁结节或囊内实质成份,或囊实性部分混杂。其中2例为单发结节,6例为发结节。3例与胃壁及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分界不清,其他9例相邻结构受压。3讨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好发于女性。可能起源上有与卵巢近似的间质组织。增生性囊肿以往被分为良性囊腺瘤和恶性囊腺癌。1978年Cotnpagno和Oerte[1,2]提出新分类:(1)浆液性囊腺瘤(微囊腺瘤或富含糖原的囊腺瘤),无恶变倾向肿块密度从水样到肌肉样不等,中央可见条状不规则钙化或特征性日光放射状钙化影。(2)黏液性囊性肿瘤,具有明显恶性(黏液性囊腺癌),或具有潜在恶性(黏液性腺瘤)分隔呈直线或状囊壁厚度不均。Yamaguchi[3]认为肿瘤3cm者考虑为良性,而8cm者则考虑为恶性。本文8例发生于胰尾,4例发生于胰体,且9例推压胰尾向右移位。此与Cotnpagno和Oertel的结果相似,提示该肿瘤好发于胰尾。本文结果认为囊液的CT值高,是由于富含蛋白质或出血所致,这也有利于和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鉴别。以往认为1cm以上的结节提示恶性,随着现代病理学的发展,发现壁结节及囊内实质成份往往提示肿瘤的恶变。本文结果显示分隔的形态不规则和壁结节被认为是恶性的特征,尤其囊壁、分隔、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程度(中度以上)可以作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标准。64排螺旋CT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重建更有利于判断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总之,胰腺黏液性囊性腺癌有其较独特的CT表现,尤其双期扫描[4]或三期扫描,可较容易地与胰腺的其他良性囊性肿瘤相鉴别。【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有哪些不良反应糖尿病治疗专家讲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1.低血糖此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后药效最强的时候,也可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餐而引发。2.过敏反应各种动物胰岛素制剂因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因此有抗原性和致敏性,并与胰岛素制剂的种属有关。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猪胰岛素,人胰岛素最弱。人体多次接受胰岛素注射约1个月后,血液中可出现胰岛素抗体。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反应,先是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荨麻疹少见,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3.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由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使用人胰岛素较少见。因此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吸收不良。4.耐受性胰岛素耐受耐受性胰岛素耐受较少见,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抗药性,使用动物胰岛素者较常见。胰岛素耐受是指在无酮症酸中毒和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100U或200U,又叫胰岛素抵抗。5.屈光变化注射胰岛素早期阶段有时出现一过性双眼老视,视力模糊。6.胰岛素水肿当胰岛素治疗使高血糖得到控制时,病人多有水肿,多是由钠潴留引起的。7.胰岛素也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用,急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心功能不全者禁用。冠脉功能不全、脑循环紊乱的糖尿病者慎用。此外,使用时须严格控制饮食,以免影响疗效。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概况: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达69万余份,延续了2008年以后的平稳增长态势;新的和严重报告数量达10万余份,也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报告数量和可利用性进一步提高。2010年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达到533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每百万人口报告数量有了较显著增长。通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报告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用户继续增加,监测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1.报告数量稳步增长。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92,904份,较2009年增长8.4%。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9,991份,较2009年增长16.2%,占报告总数的15.9%。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达到533份,较2009年增加8.4%。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15万余份。2.报告来源基本稳定。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来源统计,来自医疗机构的占84.7%、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占12.7%、来自个人的占2.5%。医疗机构仍是报告的主要来源,企业报告的比例与2009年相比略有增长。按照报告人职业统计,医生报告占48.5%、药师报告占20.8%、护士报告占12.1%、其他报告占18.6%,与2009年构成情况基本一致。3.监测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0年通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报告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用户继续增加,共新增网络基层用户7,170个。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线基层用户40,826个,其中医疗机构用户占53.4%,企业用户占39.0%,监测机构用户占6.4%,其他用户占1.2%。【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明确用药指征——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当畜禽发生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验、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须进行药敏实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实验。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晓前或临床诊断相对明确的,可先进行试验性治疗。选用药物应结合药物的抗菌活性、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药效学、不良反应、药源、价值与效益等加以综合考虑。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应选用本场或本地区不常用的药物,这样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经验。合理的剂量和疗程——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有赖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用药前要根据药物在畜禽体内的半衰期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给药剂量应恰到好处,剂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可作为衡量最低有效浓度的粗略指标。对危重病例常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进行治疗。病原体在畜禽体内的生长繁殖有一个过程,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起效时间即为疗程。疗程过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只能被暂时抑制,一旦停药,受抑的病原体又会重新生长繁殖,其后果是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须在一个疗程以上。不可用药1次~2次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长期使用单一抗菌药不但浪费,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引起毒副反应。联合用药,避免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其目的在于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消除不良反应或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分别治疗不同的症状与并发症。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滥用抗菌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导致二次重感染、耐药菌株增多。配伍禁忌造成的药效降低、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事件时有发生,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配伍禁忌是指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患病畜禽时可能存在的药理作用相反的拮抗作用,或一种药物减低另一种药物药效,或一种药物增加另外一种药物毒性,或两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第三种物质的现象。要合理用药及有效配伍。从业人员首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用药水平;其次,应结合临床需要,及时应用新药,并做好临床用药咨询;再其次,严把处方审查关,对有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要退回并及时纠正。杜绝滥用药物,严防耐药性产生——耐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