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网校~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历史2013.1注意事项: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2.考生答题均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右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一部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情况。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2.“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历史学家陈旭麓之所以这么评价,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C.使中国生产方式发生变化D.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右图为“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和部分官兵的合影,相片摄于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激战前夕。此海战发生在A.朝鲜丰岛附近B.黄海大东沟附近C.山东威海卫附近D.辽宁旅顺附近4.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5.下列近代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一座万园之园,一个艺术典范,一把旷世大火,一片断壁残垣②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6.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用下列词语可以概括:轮船招商局、留美幼童、北洋海军。下列各项中符合他们思想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变法图存C.民主科学D.自强求富7.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学而思网校.同盟会在南京成立B.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D.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南京实现8.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9.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A.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10.诗词可以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在某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黄埔军校的建立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和谈12.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1927年是一个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④秋收起义⑤井冈山会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14.长征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转危为安的战斗。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是A.遵义会议B.飞夺泸定桥C.强渡大渡河D.勇克汀泗桥15.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刊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下列有关这一事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最终用和平的方式得到解决B.中共方面派毛泽东到西安调停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D.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6.有一首陕北民歌唱道:“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呀嗨哟!打口口呀顾不上”。歌词中“口口”应该是A.军阀B.列强C.日本D.蒋军17.右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战役的示意图,学而思网校.消灭北洋军阀统治的决定性战役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8.下列符合右侧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B.发动辽沈战役C.解放北平D.解放南京19.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T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A.粤汉铁路B.滇越铁路C.淞沪铁路D.京张铁路20.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A.新式学堂注意培养人才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2.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红军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雪山草地——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23.下图是八路军、新四军的臂章.,它们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24.抗口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25.毛泽东所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淮海战役。26.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是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28.1945年8月,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1946年6月,蒋介石对▲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29.近代以来,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编写了▲一书,主张学习西方;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翻译了大量外国著作,倡导效法西方,推行改革,其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四、材料解析与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探索的重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阅读下列学而思网校材料:材料一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有人据此描述绘制了下面的这幅示意图。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三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2)材料二中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不足”进行的实践探索是什么?在“文化”层面的探索发生在材料一中的哪一阶段(用字母表示)?(2分)(3)材料三中胡适对东西文明存在着怎样的倾向?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2分)31.作为时代的伟人,孙中山、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成果指导中国人民在革命中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中山手书材料二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党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得到了农村……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之后的退却,然而却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中图二、三的内容,分析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世界潮流”,学而思网校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哪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2分)(2)材料二中的“道路”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选择这条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3分)(3)结合材料,概括孙中山、毛泽东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参材料二“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童谣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四……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的“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发生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上?该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2分)(2)材料二中“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1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1分)(4)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是什么?材料四反映出日本的态度是什么?(2分)学而思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