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含量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含量的影响姓名:丁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姚铮20070401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含量的影响作者:丁凌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邹佳时论“公允价值”应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2009从199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整个世界都在共同感受着金融对于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基础,其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积极提高各个经济领域的透明度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当然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更是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远没有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我国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及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因此,对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公允价值作为新的会计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正是由于公允价值是理性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在于业务是否真正发生,而在于双方一致性而形成的价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还存在很多发展的空间。正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四方面的影响:公允价值有助于解释银行资产的经济价值;公允价值有助于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公允价值会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都是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因此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之中,在实现条件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2.期刊论文胡著伟.HuZhu-wei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8)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建立了完整的确认和计量体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有效地确认公允价值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3.学位论文余敏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2008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毋庸置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将对习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控制技术、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现代会计理论、金融理论、经济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规范性理论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财务报表数据和图表,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围绕相关理论概述、现状和问题、现实原因和相应的对策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按照研究问题的一般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因素分析、问题描述和对策建议分别展开。全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本部分阐述了当前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影响的现实意义,并且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及其对商业银行业影响的研究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资借鉴。最后简单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为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部分。分别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公允价值的特点,以及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财务信息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主体内容。从理论及经验数据方面详细介绍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分别从会计核算,财务报表,财务指标,风险管理,银行监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第四部分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其次,采用公允价值会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夸大金融风险、增加监管成本。第五部分就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的运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分别就引进毙进的评估公允价值的手段,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有关风险的防范,加强银行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增加注册会计师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评价和鉴证业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它的实施确实会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以及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不仅孕育着巨大的机遇,而且尚存在着众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要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乃至金融稳定的影响,认真听取来自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的各种声音,加强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之间的协调,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地实施。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银行监管机构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有助于形成一种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更为兼顾的办法,使得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风险管理实务之间,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监管政策之间取得协调一致,有助于帮助财务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更好地理解那些估计可靠的、可鉴证的公允价值的实际方法。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科学地设计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就能够使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从而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地实施。4.期刊论文卢慧芳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1)本文先探讨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影响,最后提出应积极应对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5.学位论文丁云娜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2007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以IASC和FASB为首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属性,并随之推广应用到了会计准则之中。我国也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会计准则,而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本文以受公允价值计量影响最大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会计界及银行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在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研究中论证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及资本监管等难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同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现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时采用归纳的方法,在获取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认真了解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相应的概念和理论。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指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公允价值才是商业银行会计计量的最佳模式,此外,文中还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难点问题,并对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寻求解决办法。采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运用的现状,发现同国际上的差距,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公允价值计量应采取的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实施提供实践上的指导。6.期刊论文叶逢海公允价值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及思考-当代经济2007,(16)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从中资银行目前执行情况看,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统一,如公允价值估值技术、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会计科目设置、核心账务系统升级等.文章试图以CAS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为切入点,对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有所裨益.7.期刊论文吴大新试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急剧波动,按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个体经济资源账面价值已严重偏离了其市场价值,一种更能反映会计个体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应运而生,这就是公允价值.目前,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避免出现很多问题,本文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办法.8.学位论文窦玉梅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衍生金融工具新会计政策研究2008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固定汇率制的终结给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会。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项合约,在合约签订时其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及金额还不能得到确定,所以按照传统的会计原则,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也无法对其具体金额进行可靠计量,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加以披露。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外,将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排除在损益表外,仅在报表注释中反映,这种会计政策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已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交易者的风险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风险,导致了风险积聚。因此,理论与实务界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催生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财务会计改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长期研究,先后颁布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参考。我国入世后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全球范围内资本的频繁流动、大量游资的出现及投资壁垒的逐渐消除,使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无论是品种还是交易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创新金融工具的涌现要求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要使用国际化的会计语言,而且信息披露应该更加公开、透明。而长期以来,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我国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银行业在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使信息使用者无从下手。为了规范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保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借鉴IAS32和IAS39的基础上,本着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思想,立足于我国现实会计环境、金融环境和监管水平,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关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新准则,2007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公司中实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明确作出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的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而不是仅在表外披露,同时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以便及时反映交易的盈亏状况。这些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质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规定大多是相同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新准则的出台,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束缚,弥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领域的空白,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重大、长远影响,而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怎样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为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和赢得投资者的信心和青睐,商业银行应尽快适应会计准则的变动,应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写作中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导论”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然后详细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最后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文章框架和本文的主要贡献及不足之处。第二章“衍生金融工具基础”,这部分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及特征入手,从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三个方面系统论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与传统会计的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