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形式,通过语言,文化得以记载、传播和延续。同时,文化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础,正是有了不同的社会文化,才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同样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活动,这种活动既然涉及到语言,就必然会涉及到其所承载的文化。在本章中,我们首先简要介绍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同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然后描述和对比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方式;最后就文化差异现象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5.1文化的概念5.1.1文化的定义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十分复杂的概念。我国古籍经典中早在西汉时期就已记载有“文化”一词。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啊己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指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涵义有较大的差异。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a一词。该词在拉丁文中的原义是“耕作、种植、作物”。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在世界各国的正式出版物中,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目前大约有160多种。由于文化的丰富蕴涵,世界各国的学者尝试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文化。例如,人类学者认为文化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文化学者则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跨文化交际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交流。不过目前对“文化”一词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还是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Culture)一书中所提出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有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强调了精神方面的文化,忽略了物质文化。为此,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补充了“实物”的文化现象。这样文化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包惠南2001:2)。我国出版的《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解释覆盖了精神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由此可见,文化概念的范围极为广泛,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之,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一切成果均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也包括语言。5.1.2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录了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是一个民族历代智慧的积累,是文化的结晶。语言中储存了人类的劳动成果和生活经验。人们既通过学习语言掌握和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又通过使用语言将这些文明成果加以延续、发扬和改进,人类社会也因此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语言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语言同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修养、历史背景等等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渔业和航海业在历史上和经济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航海和海产的习语。这些习语对于世世代代在大陆生活繁衍的汉民族而言无疑是陌生的,如果将这些习语翻译成汉语,我们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对应表达方式,如: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haveotherfishtofry(另有其他要紧事需要办)drinklikefish(狂喝,牛饮)Allisfishthatcomestoone’snet.(捕到网里都是鱼)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千万别班门弄斧)又比如,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少地名、人名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赋予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外国人很可能知道泰山是中国的名山,但是对于泰山在汉语中的深刻喻义恐怕就很少真正地了解。泰山为五岳之尊,群山之长。古人常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比喻令人敬仰的人物和极为重要的事物。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渊源,汉语中才会有诸如“重如泰山”、“泰山压顶”、“有眼不识泰山”等习语。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具有特定历史国情意义的人名和地名,这些词常常被用来代替普通词汇,起到特殊的修辞借代作用,如,UncleSam(山姆大叔)指美国政府或美国人,UncleTom(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人物),指逆来顺受的美国黑人,Romeo(罗密欧)指情郎,Shylock(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的商人》中的人物)指冷酷的放高利贷者。英语中还有一些谚语也时常会出现极具民族性和地方色彩的词语,如,carrycoaltoNewcastle(运煤去纽卡索),carryowlstoAthens(运猫头鹰去雅典)。这两个谚语中的地名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内涵。纽卡索是英国著名的产煤区;雅典是希腊首都,多猫头鹰,希腊神话中雅典守护神的标志就是猫头鹰。如果知道这些地名的特殊含义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几个谚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相当于汉语中的“多此一举”(冯庆华等2002:420—421)。正是由于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我们通常将语言称为文化的载体或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5.1.3文化和翻译的关系除了记载和反映文化之外,语言还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需要由语言来充当沟通的桥梁。当代英国翻译学理论家苏姗·巴斯内特(SusanBassnett)曾经将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Bassnett1994)。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34)。翻译理论学者斯内尔霍恩比(MarySnell-Hornby)则明确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Snell-Hornby1988)。由此可见,语际间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实际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的交流。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这种语言的融合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其中以词汇层的融合最为突出。通过译介新词术语,介绍和传播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些新词术语又经过长期而广泛的流行和使用,逐渐融人本族语言的词汇中,从而成为本族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翻译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次的翻译高潮都为汉语输入了很多新的词汇和用法。早在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过程中,宗教术语,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化的词语,通过异化移植的方法被大量引进汉语中,如“佛陀”(Buddha,指修行达到三觉具备者),“菩萨”(Bodhisattva,指修行到达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陀的人),“阿弥陀佛’(Amitabha,指大乘佛教三世佛之一,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通常在前面加的“南无”则译自Namo一词,表示信仰、皈依),“弥勒佛”(Maitreya,指未来佛),“菩提”(Bodhi,指彻悟的智慧和达到彻悟的途径)等等。这些外来的佛教术语,历经千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佛教文化也渐渐融人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通过翻译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著作,大量反映西方文化的新词术语逐渐进入中华文化之中。这其中有:译自西方文学作品的表达法,如鳄鱼的眼泪(crocodiletears)、橄榄枝(olivebranch)、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酸葡萄(sourgrapes)等;译自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术语,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社会主义(socialism)、资本主义(capitalism)、哲学(philosophy)、逻辑(logic)等;还有译自西方科学技术发明的成果,如电话(telephone)、电灯(electriclamp)、电影(film)、雷达(radar)、收音机(radio)、照相机(camera)、维他命(vitamin)等等。这些在当时算是洋味十足的词语,如今已成为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语言的内容,提高了汉语的表达力,还直接影响了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西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反映当代西方文化的新词术语更是大量地涌入汉语和中华文化中,如:超市(supermarket)、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快餐(fastfood)、麦当劳(McDonald)、汉堡包(hamburger)、销品茂(shoppingmall)、绿色食品(greenfood)、转基因食品(genemodifiedfood,简称GMF)、克隆(clone)、因特网(internet)、鼠标(mouse)、电子邮件(e-mail)、电子商务(e-commerce)、托福(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简称TOEFL)、首席执行官(chiefexecutiveofficer,简称CEO)、脱口秀(talkshow)、情景喜剧(situationcomedy,简称sit-com)等等。另外,在当今的语言中,一种“汉外合语”的现象越来越多。所谓的“汉外合语”,就是在汉语的表达中加入外语的词汇。当年钱钟书先生曾戏称这种现象为“牙缝中夹菜叶子”,让人感到不雅不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汉外合语”似乎并不让人感到尴尬。相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和听到这样的词语或表达,如:卡拉OK、KTV包房、MD盘、CD片、DVD机、MP3机、flash动画制作、3D效果图、DV作品、MTV录像、X光片、CT扫描、APEC会议、MBA课程、GRE考试、GMAT试题、加入WTO、GDP增长速度等等。这类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代文化交流的趋势,即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步扩大,各民族之间特殊性的差异相对减少,语际间的可译性限度也日趋缩小。上面所提及的汉语中吸收的新词术语,反映了文化交流中语言融合的现象。这类新词语可以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核成分,提高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可译度,进而又促进文化的融合与趋同。然而,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冲突和矛盾,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难以逾越的鸿沟和难以克服的困难,从而增加语际翻译的不可译度。这正如王佐良所说过的:“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也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尽管语言、文化及翻译三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的差异性仍然会给语际翻译带来种种棘手的难题。这也是我们下一节将要谈论的话题。5.2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5.2.1语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同的民族表现出不同的习惯和风俗。例如,在打招呼、称谓、道谢、寒暄、恭维、致歉、告别等方面,汉民族的习俗就与英美等西方民族的习惯不同。称谓(address)是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1984),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性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称谓词语(termofaddress)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