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1、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是在A20世纪初B20世纪五六十年代C20世纪七八十年代D“九五”期末2、“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④民主实现,言路畅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5、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6、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美国人强烈反战,制造假结果逃避兵役B.美国人懒于运动,身体条件差C.经济萧条导致营养不良D.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缺乏爱国心7、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渡过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人应付危机的良方是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B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政策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D以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8、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9、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D.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10、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雅尔塔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11、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1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反映的趋势是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D.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产生新中间阶层13、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农业集体化时期14、1928年,苏联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被判刑,其粮食和农具被没收。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15、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16、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的“他”指的是A列宁B斯大林C勃烈日涅夫D赫鲁晓夫17、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18、右图所示的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现“怀特计划”B.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C.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D.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19、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20、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国际收支出现严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重困难。当时为应对这一危机,韩国政府会应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21、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22、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B.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23、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A.联合国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4、有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导致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根本原因是()A.政治因素B.宗教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25、中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第II卷(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2分)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4分)(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的是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税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材料二: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4分)(3)材料一、三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6分)28、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材料二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3分)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点?(2分)(3)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你认为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