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讲义第1-2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文化地理学本课程教材:周尚意孔翔朱竑编著《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目:[1]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邓辉:《世界文化地理(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赵世瑜,周尚意:《中国文化地理概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5]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6]胡兆亮,阿尔斯朗,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王恩涌,胡兆量,周尚意等:《中国文化地理》,科学出版社,2008;[8]杨海廷:《世界文化地理》,长春出版社,2008;[9]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TerryG.Jordan-Bychkov,MonaDomosh:《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EighthEdition)》,USA:W.H.FreemanAndCompany20012第一章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第一节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的结构一、“文化”的出现及其含义在我国,“文化”最早出现在《周易》里,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人文”与“以化成天下”,即以人伦秩序教化世人,使之自觉按规范行动。这种以文教化便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在西方,“文化”(culture)最早在拉丁语里指的是培育(cultivation)。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在1690年安托万•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将culture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并有注释称“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可见此时西方人观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是表示人类某种活动形式的词汇。“文化”一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表示方式,即术语,大约要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常被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文化的概念1、泰勒的定义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1832-1917)在1871年出版的著作《原始文化》中,给出了近代的文化的科学定义。概念: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评价:其定义侧重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方面,强调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即知识、习俗、才能的复合体。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定义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美国人类学家,在1952年发表的文章《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中,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做了清理与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3该定义包括三个层次:a.文化是行为模型;b.文化符号是文化载体;c.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评价:其定义侧重文化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功能特点。3、英国R.J.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上的定义Culture文化:文化原来指人类活动的技能(如农业、葡萄栽培等),后来则指一切由以面对自然,改造自然,包括改造“自然人类”(约鲁巴文化、资产阶级文化)以及塑造个人精神的活动。最后,文化又用来指人类智慧与艺术的全部实践,这些实践是文化精神的指示者与产物。由于在西方思想中,文化含义的持续演变,致使文化在理论上已经与自然相对立。在威廉斯的大力倡导下,近年来的文化研究则更多地集中于发掘不断变化的文化内涵所产生的反应方式,以及寻求对个人、集体等人类特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方法。(《人文地理学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4、我国《辞海》的定义《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文化的表现:工具发展:(新、旧)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主导产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产业文明时间角度: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宗教角度: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地域角度: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起源角度:大河、山(玛雅)、海文化颜色角度:黄色文明、蓝色文明国家角度:华夏文化、大和文化、美国文化内容角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主体: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社会形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生活: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三、文化的结构1.文化结构图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文化分为: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4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文化制度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2、文化的内容(1)物质文化:内涵: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特点: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2)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内涵: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特点: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3)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的分类:基础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精神文化上层意识形态人们的文化心理书面文化(以书面形式凝固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语言、礼俗、仪容、服饰等)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产品)心理文化(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组成的有机整体)5第二节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1、文化区的定义文化区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地理区域,它是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2、文化区的类型(1)形式文化区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如语言)构成: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特征:①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②自然状态的形式。(2)功能文化区概念:指某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教区、一个学区等)特征:①中心的功能性与区内功能的联系性。(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尤其是政区、社区的影响)。②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性。但是,某些情况下,有些文化现象却不能形成完整的功能文化区(如报纸、开放思想、文化辐射)。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形式文化区,以文化的同质性和均质性为主要特征;形式文化区具有同心圆的模型空间模式。另外,形式文化区,是自然形成的文化圈。而功能文化区带有明显的人工影响烙印。(3)乡土文化区概念: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表现: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6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②联系: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源地是指人类古老文化的发生地。世界古文明中心有5个: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美洲的印第安古文明中心。文化扩散分两大类:扩展扩散、迁移扩散接触扩散(contagiousdiffusion)扩展扩散等级扩散(hierarchicaldiffusion)刺激扩散(stimulusdiffusion)文化扩散迁移扩散1、扩展扩散(expansiondiffusion)概念: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所占据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特点:(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类型: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一种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2、迁移扩散(relocationdiffusion)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7特点:(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速度快。3、文化传承文化的时间现象除了文化的横向扩散,即不同文化区(相对静态)间的文化要素交流、传播、冲击、融合之外,在文化区这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区域内部,也有文化要素的代际间纵向的传承、文化绵延乃至发扬光大的问题,这就是文化传承。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具体而言,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中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即创造文化的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表现在四个方面:(见教材P.30~32)⑴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的,因此该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⑵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劣影响着文化的发展。⑶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各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使其形成不同的生产类型,对各地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影响。⑷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人类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环境,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人类的社会活动,形成具有显著新特征的文化景观。内涵: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人地关系论主要有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和谐论等观点。(见《人文地理学》教材)8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指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文化特质:指一种普遍的自觉的观念和方法系统,主要表现为基本文化素质、文化的个性与最擅长的文化能力。人文地理学者中国学者技术文化————生计文化(生产、生活文化)文化特质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文化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