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宋玮炜摘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旅游翻译中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其中中西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本文运用了文化翻译观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旅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旅游翻译策略。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旅游翻译;文化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降临,我们经历着信息**、知识**,同时也经历着翻译**。我国旅游翻译的兴起是由我国旅游业的腾飞带来的。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特别是我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和国内社会环境日益稳定之后。旅游业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储备,并能带动其他一系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地位。而当今,最盛行的莫过于文化旅游,它是旅游学大范畴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以文化追求为核心的旅游方式,主要关注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精神、物质、口头或非物质的遗产,了解不同民族和人民的不同文化的独特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平的现代旅游。吸引海外游客源源不断来我国的是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资料的翻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必然涉及传统习俗,人文文化翻译。但是,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在某些方面又成为旅游的障碍,文化鸿沟两岸的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承载这种文化和产业双重属性的中国旅游业应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研究和探讨在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策略和技巧。一、“文化翻译观”理论概述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翻译观”。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换,而是将其视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文化翻译观”的提出者应当**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t),她是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作为翻译文化比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巴斯奈特认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巴斯奈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使翻译研究前途一片光明。他们认为文本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操控。具体来看,“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是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文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1]巴斯奈特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把翻译的目的定义为文化交流的需要,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也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此外,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是针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所提出来的,因此它具有针对性。二、旅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问题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旅游翻译中涉及到许多中西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一)物质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物质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导致翻译困难和不合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比如,像“粽子”、“饺子”和“老字号”等词是汉语中特有的,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比如,在给外国游客讲解这方面的词语时,如果将“粽子”解释为“apyramid-shapeddumplingmadeofglutinousricewrappedinbambooorreedleaves(eatenduringtheDragonBoatFestival)”,不仅显得冗长,而且文化意义尽失。因为外国游客未必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未必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也未必知道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那么粽子的涵义仍然没有传递过去。大部分人会把“饺子”译为“dumpling”,其实“dumpling”一词意思要宽泛的多,它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rimp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tableDumpling”。[2]所以如果将“饺子”译为“dumpling”的话,就会失去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老字号”也可译作“oldandreputable(restaurant)”,“老字号”中“老”字旨在说明历史悠久,带有褒义的情感色彩,但是这里却将“老”译作“old”,而“old”一词在英语里指的是“notyoung,notnew”,含义大不相同,甚至含有贬义的色彩。英语中在遇到“老人”时,一般都不会直接说“oldman”,而会委婉的表达为“seniorpeople”。如此一来,外国游客在看到这样的翻译“oldandreputable”,印象肯定好不到*儿去,更不会联想到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那么当然也不会去光临了。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使用音译加注的方法来保留这类词汇特殊的文化联想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理解的进一步加深,这类词不需要额外解释也能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如“**”(fengshui),“阴阳”(yinyang)等词的翻译已经证实了这一点。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使信息损失降到最小,但却达不到完全的意义对等。(二)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引起的翻译障碍1、思维模式差异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写作时的推理方法也不同。西方人是直线思维,多采用演绎推理;而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多采用归纳推理。在展开一个话题时,汉语往往迂回曲折,先分说,再总括,多用掉尾句;而英语则开门见山,先总括,再分说,多用松散句。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的结构加以调整,使其与西方读者或游客的习惯相吻合。2、文化心理差异中西方游客的心理差异在于他们的旅游动机不同。中国游客出游是为了超脱现实,远离烦恼,主要是欣赏风景和参观历史古迹,而外国游客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他们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因此旅游翻译时需要分析游客的不同心理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因为存在以上这些差异,就要求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使译文符合西方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这样才能达到译文相应的效果。三、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旅游翻译策略为了加强旅游翻译过程中外国游客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观、准确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与沟通,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旅游翻译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文化翻译观来看,文化趋同过程中的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应是相互的。正因为如此,“磕头”(Kowtow)和“功夫”(kungfu)之类的汉语词汇已被收入英语词典,作为正式词汇而成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翻译观”主张较多保留文化因子,但“文化翻译观”又认为文化因子不可翻译,只能移植或传递,这就要求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一些具有极强民族性的独特语言结构形式在其它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这时就应采取异化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第二,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也要采取分析、转移、重新改写句子结构的过程。如:在四川西部,有一处美妙的去处。它背倚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语婉转,流水潺潺。这就是松潘县的黄龙。译文:OneofSichuan’sfinestscenicspotsisHuanglong(YellowDFesragon),whichliesinSongpanCountyjustbeneathXuebao,themainpeakoftheMinshanMountain.Itslushgreenforests,filledwithfragrantflowers,bubblingstreams,andsongbirds,arerichinhistoricalinterestaswellasnaturalbeauty.译文用两个句子改写了原文,并且将“松潘县的黄龙”放在了句首,这样更符合英语的写作方式,也更符合西方游客的思维习惯。第三,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增加对原文字面意思解释的内容。比如:元宵节那天,人们都要吃元宵。译为:OnYuanxiaoJieortheLanternFestival,whichfallsonthefifteenthdayofthefirstlunarmonth,itisacommonpracticetoeatYuanxiao,akindofglutinousrice-flourballsfilledwithbeanpaste,sugarorsomeothersweetthings.译文对元宵节的内容及日期的解释,对元宵的解释说明,弥补了英文中的词汇空缺,很好的传递了文化信息。在人名、地名的翻译中,不可避免会有音译,在音译后可以加注一些说明。要想做好音译后的解释,必须要对音译主体的历史意义及人文意义具有透彻地了解。如:“林则徐”可译为:LinZexu,agovernmentofficialoftheQingDynasty(1636-1911)andthekeyfigureintheOpiumWar.“秦始皇”可译为:QinShihuang,thefirstemperoroftheQinDynastyinChinesehistorywhounifiedthecountryin221B.C.在上述有关历史人物的翻译中,补充了该历史人物所处的朝代的公元年份,以便可以给对中国朝代不熟悉的外国游客一定的时间概念,有时还可以让他们对本国的历史作一比较。四、结束语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来看旅游翻译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切入翻译问题,重新审视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旅游翻译就是向外国游客宣传中国的现代文化,其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能达到巴斯奈特教授所说的文化的功能等值,就能够解决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所造成的困难,从而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文化的交流。旅游翻译实际上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是传播祖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策略和技巧,让外国游客在欣赏我国名山大川之余,更能领略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认知和了解。注释:[1]许钧.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第363页.[2]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7.第1页.参考文献:[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许钧.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5]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6]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7]伍锋,何庆机主编.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10]朱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