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秦汉文字与篆改隶变研究一、秦朝的主要文字材料1.阳陵虎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虎形,左右两半,错金篆书铭文。相传山东省临城(枣庄)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阳陵:秦郡,今陕西高陵县。《说文》:付,与也。从寸,持物对人。陵:人登山形,一脚在地。本义大土山。于省吾:(量)从日从重,係会意字。2.秦诏版秦时刻于铜板镶嵌在权量上的秦始皇26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亦称“秦量诏版”。书写自由草率,仍属篆书范畴。1976年甘肃镇原县农副公司收购门市部收废铜收购来的。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wǎn),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状绾:隗(kuí)状、王绾。时为丞相。《说文》:號,呼也。从号,从虎。《说文》:状,犬形也。从犬,爿声。《说文》:度,法制也。从又,庶省声。《说文》:壹,专壹也。从壶,吉声。《说文》:歉,食不满。从欠,兼声。《说文》:皆,俱词也。从比,从白。3.秦刻石秦始皇统一后巡行天下在峄山、泰山、琅琊山(在今胶南境)、芝罘岛、碣石山(在河北省昌黎县北)、会稽山(在今绍兴境)七地刻的纪功刻石。均为李斯手书赞美始皇的四言颂辞。今存《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泰山刻石嘉庆二十年(1815年),泰安旧尹蒋因培等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今存泰安岱庙。臣请具刻诏书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传世拓本琅琊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天下登琅琊所立,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的功德,宣扬他的统一业绩。字体为李斯手书小篆。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琅琊刻石(澄清堂帖摩刻本)传世拓本4.秦简里耶秦简2002年在湘西里耶(土家语,意为开拓土地)城的古井中出土,36000余枚,约20万字,古隶书写,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发现”。战国时期的秦国及后来的秦朝遗留下来的简牍总称。云梦秦简也称“睡虎地秦简”,1975年底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有的写于战国末,有的写于秦始皇时,墨书秦篆,共1100多枚。内容有《编年纪》、《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等8种。里耶秦简“九九表”(局部)云梦秦简出土地点出土时间数量统计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M111975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M419751155四川青川郝家坪秦墓19802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1986460湖北云梦龙岗秦墓M61989293湖北江陵杨家山秦墓M315199075湖北沙市关沮秦墓1990500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1993800湖北沙市周家台秦墓1993390湖南龙山里耶古城200236000秦简出土情况一览表二、秦朝的“篆改”篆改指秦朝时汉字由战国文字向小篆的演变。由于汉字的这一步演变最终是通过秦政府推行汉字改革来实现的,故我们称之为“篆改”。许慎《说文·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1.篆改的实施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书同文”的建议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汉朝人称之为“三仓”峄山刻石(局部)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尃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2.篆改的基础籀文周宣王时的太史籀为教儿童写汉字写的《史籀篇》中的十五篇文字。已失传,许慎见过九篇,于《说文》中记载了220字。小篆籀文大篆①籀文(许慎)③指籀文这一类早于小篆而作风跟小篆相近的古文字(裘锡圭)②春秋时到战国初期的文字(唐兰)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在)新郪。丮(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厶(以)上,會王符乃發(敢)行之。燔隊(燧),史雖母(毋)會符,行殹。篆改前,秦国已出现了小篆这种文字形体。新郪虎符:传世文物,战国晚期的秦国铸造的颁给新郪守军的虎形兵符。上有错银铭文39字。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3.篆改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出面规范整理汉字,也是第一次对古汉字全面系统的整理。促进了汉字的发展。使汉字初步摆脱了原始图画色彩,符号性大大增强了。统一了汉字的形体,为汉字的广泛使用与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篆改没有彻底去掉古汉字的图画色彩,所推行的小篆这种字体也不容易书写,因此,篆改仅仅是古文字彻底变革的前奏。4.小篆对汉字的改革A.制定每个字的标准字体,废除异体字采自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采自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B.规范汉字结构,对构字部件进行省改省简部件改造部件C.规范汉字笔画,用粗细一致弯曲有弧的线条写字变线弧化D.统一汉字形状,将汉字统一为站立的长方形E.改造汉字风格,字形内聚环抱、严密拘谨三、汉代的主要文字材料1.汉简边塞汉简两汉时期北方边塞遗留下来的简牍。敦煌汉简:甘肃西部汉代长城关塞遗址中自二十世纪初至九十年代共发掘出九批汉简,计25000余枚。因以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故称为“敦煌汉简”。居延汉简:1930至1931年,中国、瑞典学者在甘肃、内蒙额济纳河两岸和内蒙额济纳旗黑城汉代边塞遗址,发现约1万枚汉简。因这些地方属汉代居延都尉辖区,人们把这些汉简称为“居延汉简”。罗布泊汉简:1930至1934年,黄文弼(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北岸的汉代防戍遗址,掘获西汉木简71枚。因出土地点接近楼兰遗址,也有人称之为“楼兰汉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墓葬汉简20世纪50年代始陆续从汉墓中发现的简牍。武威汉简:1959年甘肃省武威汉墓出土,竹木简约500枚,主要部分是西汉末至王莽时期的《仪礼》抄本。银雀山汉简: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约6000枚,包含《孙子》、《孙膑兵法》、《晏子》等古籍抄本。定县遗书:1973年河北省定县汉墓出土竹简,其中有《论语》、《文子》、《太公》等古书的部分抄本。凤凰山汉简:1973年和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墓出土,内容为遣册与文书。马王堆汉简: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简600余枚,一部分是遣策,一部分是医书。阜阳汉简:1977年,安徽省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其中有《诗经》、《仓颉篇》等书的部分抄本。大通汉简:1978年青海省大通县汉墓出土,木简400余枚,内容多为军法,其中有《孙子兵法》。张家山汉简: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出,1000多枚,其中有《汉律》、《算数书》、《历谱》、《日书》及遣策。武威汉简摹本阜阳汉简(局部)2.汉碑西汉碑刻较少,字体篆隶皆有,呈现由篆向隶过渡的特征;东汉碑刻成熟,存世数量众多,其碑多是神道碑,碑文以隶书为主。鲁孝王刻石又名“五凤刻石”。公元前56年(鲁孝王三十四年,即五凤二年)刻,金代章宗时重修曲阜孔庙得于鲁灵光殿西南太子钓鱼池。今存最早的西汉碑刻之一,今藏曲阜孔庙。在简牍未发现前,因西汉文字资料极少,此石则是人们研究西汉文字的重要材料。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五凤刻石拓片刻于石碑上的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亦称“汉石经”,因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建议正定六经文字,以贻识后学,灵帝许可后刻此石经立于太学(东汉太学在今洛阳市)门前。传为蔡邕所书,共46石,对维护文字统一,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土,据说现已集8000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熹平石经熹平石经(局部)3.汉帛书马王堆帛书的内容共有28种,约12万字。其中有《周易》、《战国纵横家书》、《老子》、《五星占》《相马经》、《养生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等图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方面。马王堆帛书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字体有篆有隶。篆帛书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前后,隶帛书约写于汉文帝初年。让人们真实地看到了古隶的本来面貌,是研究汉字演变的珍贵资料。帛书彗星图(局部)帛书《老子》(局部)四、汉字的“隶变”隶变是指古汉字在秦汉之际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也叫“隶定”、“隶古定”。徒隶程邈创隶说《说文·叙》:“四曰佐书,即秦隶书”“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蔡邕《圣皇篇》:“程邈删古立隶文。”隶书是从事文字抄写工作的隶人创造的书体《说文》:“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1.隶书的创造2.隶变的过程时间:战国晚期至东汉秦隶:秦代的隶书称“秦隶”,也叫“古隶”。采自詹鄞鑫《汉字说略》原因:①大量用字②毛笔睡虎地秦简高奴铜权汉隶:汉代的隶书称“汉隶”,也叫“今隶”。东汉(特别是汉顺帝以后)的隶书,字形非常成熟,隶意极浓,完全摆脱了小篆的影子,是典型的隶书,这种字体旧称“八分体”,也简称“分书”。居延汉简(局部)3.隶变的意义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隶变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隶变是古汉字的彻底变革,使汉字完全摆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色彩,变成表意的书写符号,汉字从此进入今文字时代。4.隶变规律概述隶书从小篆的圆转绵长的线条演变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的字形从小篆的竖长方形变为扁方形。古文字属于线条文字,隶书已演变成为初期的笔画文字,已具有横、竖、撇、捺、点、钩、折等笔画。隶书的笔画,从小篆的粗细一律变为粗细不一。隶书的字形与小篆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字体结构比小篆简省。隶书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象形的特征,象形的特征在隶书中已完全消失。一般又将“隶变”的特点归纳为形变、省变、讹变三种。5.隶变对汉字的改革A.改造汉字的笔画掠波磔(磔,即捺)B.确立汉字的笔顺C.改造汉字的偏旁偏旁的异化:偏旁的同化:D.改造汉字的结构省笔讹变别构E.改造汉字的形状F.改造汉字的书写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