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实施方案根据《江西省2005年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2009年始,继续在有关项目县设立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了解和掌握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分析和评价防治效果,对全国监测点进行补充,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点设置2009年我省将在17个项目县设立25个省级疫情监测点,且与国家级监测点和小流调点的设置不重叠。选择中注意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监测点的平衡,其中一层村8个,二层村14个,三层村3个,详细名单见附表1。二、监测内容及方法1.人群病情监测:(1)每个监测点以行政村为单位抽取6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IHA和Kato—Katz法(一粪三片)检查,粪检阳性计数并计算感染度(EPG)。受检率要求达到90%以上。人群查病应在10-11月进行,开展工作前将监测人群登记造册,并予以固定。(2)对当年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人进行个案调查。(3)第一年在监测点对晚期血吸虫病进行普查,对确诊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进行个案调查。第二年始,对疑似病人进行检查,对确诊新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进行个案调查。2.耕牛:随机抽取监测点附近洲滩敞放的耕牛60头(不足者全部检查)作牛粪孵化检查(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或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一检,查病应在10-11月进行。3.钉螺:每年春季在村旁有螺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钉螺调查,江湖洲滩环境框线距20m,其他环境框线距10m,共调查500框,查螺时,要求检获框内全部钉螺,并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建立有螺环境登记卡,每框均要编号,钉螺袋外标明调查地点、框号、环境类型和调查日期。经鉴别死活和检查感染情况后,登记和计算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等。第一年用GPS标明查螺范围和经纬度坐标,绘制年度钉螺分布示意图。以后每年都以此图为依据进行查螺,连续观察钉螺年间变化情况。三、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承担监测任务的县血防站负责监测点所有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并确定专人负责,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监测点数据库和分析报告(电子版)应于次年1月底前上报省寄研所防治科。省寄研所负责汇总各县数据库和监测报告,并在次年2月底前撰写全省年度疫情监测报告,上报省血地办。四、质量控制1.培训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负责对参与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工作的县血防站业务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各县血防站负责对具体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2.质量控制省寄研所负责对各监测点的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导和质量考核。县血防站应派出由有关领导和技术骨干参与的专门队伍直接参加现场工作,以确保调查质量。各监测点应保留人群查病时所有的粪检Kato—Katz片,以备考核复查。省寄研所负责组织对监测点粪检情况进行复查,每个监测点随机抽样调查10%的粪检涂片,抽样复查符合率低于90%判为不合格,需重新进行粪便检查。结合监测点疫情情况,对血清免疫学阳性者进行抽样复查考核。每年年底,对各监测点全年监测工作质量进行年终考核,对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对于完成任务不好,工作质量不高的给以通报批评。五、组织领导与职责省血地办负责全省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并安排所需监测经费。省寄研所负责监测方案的制订、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培训、质量监督、资料汇总和分析总结。市、县血防主管部门领导本辖区的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监测任务的各县血防站负责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县级专业机构要将监测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常规性的业务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安排技术骨干参与,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确保工作质量。附表:表一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名单表1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急性血吸虫病个案调查表表3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晚期血吸虫病个案调查表表4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个案及检查、治疗情况登记表表5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耕牛检查、治疗情况登记表表6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分布和有螺环境处理情况登记表表7钉螺调查原始记录表表一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名单国标码市名县名乡镇名村名36040207庐山区海会镇五星村36042110九江县马回岭颜家板36042117江洲良种场36042202瑞昌市桂林街道办事处石山36042579永修县虬津鄱坂36042587吴城松门36042705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钱胡36042714蛟塘西庙36042908湖口县舜德乡灰山36043008彭泽县芙蓉墩镇太字村36043102共青城江益镇红林36042822都昌县万户西湖36010600高新区昌东镇岭永村36012122南昌县泾口乡山头村36012122蒋巷镇柏岗村36012216南昌市新建县南矶红卫36012224昌邑高周36012411进贤县三里爱国36012411三里新和36012411三里光辉36222130宜春市丰城市隍城镇游家36232309玉山县岩瑞宅前36233016鄱阳县珠湖乡三门村36233019上饶市凰岗镇溪口村36232916余干县禾山乡岭上表1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一、一般情况监测点地址:市县(市、区)乡(镇)村自然村地理位置:自然村经度纬度;户数:人口数:常住人口当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主要经济来源:□□□农业=1;畜牧=2;水产=3;外出打工=4;工业=5;林木(花卉)=6;经商=7;其它=8二、疫情情况(一)所属疫区类型1.湖沼□洲垸=1垸内=2汊滩=3洲岛=42.山丘□平坝=1高山=2丘陵=33.水网□水网=1(二)所属疫情类别□一类村=1,二类村=2,三类村=3,四类村=4,五类村=5(三)钉螺分布情况:1.历史累计钉螺面积:平方米;2.现有钉螺面积:平方米;3.易感环境钉螺面积:平方米;4.钉螺分布高程:最高米,最低米(四)病情情况1.当年急感人数:人;2.当年新发晚血:人;3.现存晚血:人。三、居民生产生活情况(一)生产情况1.主要经济作物:□(1)水稻(2)旱粮(3)果木(花卉)(4)混合2.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3.主要耕作方式:□牛耕=1;机耕=2;人耕=3(二)生活情况1.居民生活用水情况:1.1饮用自来水户数:;1.2饮用井水(手压井)户数:;1.3饮用水沟塘水户数:2.家庭厕所及粪便处理使用情况:2.1厕所总数:座,其中:无害化厕所座;室内简易厕所座;露天厕所座。2.2建有沼气池户数:户。2.3有螺地带主要污染来源:□新鲜粪便施肥=1,家畜=2,渔船民=3,其他=4四、家畜查治情况耕牛存栏头数;在有螺地带敞放头数;检查数治疗数;五、气象、水文情况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月均气温月降雨量平均水位注:该表数据从监测点所在县的气象、水文部门获取。(保留一位小数)调查者调查日期表2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急性血吸虫病个案调查表一、一般情况户籍地址:县(市、区)乡(镇)村组现住地址:县(市、区)乡(镇)村组姓名性别:□男=1;女=2出生日期:年月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专以上=5职业:□农民=1;渔民=2;船民=3;牧民=4;商业服务=5;民工=6;家务=7;幼托儿童=8;学生=9;教师、干部=10;其他=11曾否患过血吸虫病:□慢性=1;急性=2;晚期=3;否=4血吸虫病治疗史:□有=1;无=2治疗次数:□1次=1;2次=2;3-5次=3;6-8次=4;8次以上=5末次治疗时间:年月;治疗依据:□粪阳=1;血阳=2;其他=3二、感染情况1.发病前接触疫水日期:月日,接触疫水时间:小时感染地点:县乡村组环境名称:环境类型:□河=1;沟=2;渠=3;塘=4;水田=5;江滩=6;湖滩=7;其他=8环境植被:□杂草=1;芦苇=2;树林=3;水稻=4;其他=4(列名:)感染地点距附近居民点距离:米2.感染地点近1-2年内曾否进行过灭螺:□是=1;否=2灭螺方法:□药物=1;环境改造=2;药物+环境改造=3感染地点是否有警示标志:□有=1;无=2该处曾否发生过急感:□否=1;散发=2;成批发生=3;最近发生年份:3.本次感染接触疫水的方式:□抢种抢收=1;抗洪救灾=2;农业生产=3;捕鱼捞虾=4;放牧与草=5;洗涮生活用品=6;玩水游泳=7;洗手、脚=8;其它=94.同期接触疫水人,已有人发病。三、发病和诊断情况1.发病时间:年月日2.主要临床表现(可多选):□□□□□□发热=1;咳嗽=2;头痛头昏=3;腹痛腹泻=4;恶心呕吐=5;其他=63.是否误诊:□是=1,否=2;误诊疾病名称:4.初次诊断为急血:□疑似=1,临床=2,确诊=3,诊断时间:年月日5.最终诊断为急血:□疑似=1,临床=2,确诊=3,诊断时间:年月日6.确诊机构:县(市、区)血防站=1,县(市、区)综合医院=2,乡镇血防站(组)=3,乡镇卫生院=4,村卫生室=5,个体医生=6,其他=7四、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1.免疫检测:血检方法:;结果:;滴度:;日期:;血检方法:;结果:;滴度:;日期:;2.病原检查:粪检方法:;结果:;感染度:;日期:;粪检方法:;结果:;感染度:;日期:;3.血象检查:红细胞:×109/L(mm3);白细胞总数:×109/L(mm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4.病原治疗药物剂量、疗程5.住院治疗:□县(市、区)血防站=1,县(市、区)综合医院=2,乡镇血防站(组)=3,乡镇卫生院=4,村卫生室=5,个体医生=6,其他=7。调查者调查日期表3江西省血吸虫病监测点晚期血吸虫病个案调查表个案号:地址:县(市、区)乡(镇)村组一、一般情况病例属于:□现存晚血=1,新发晚血=2姓名:性别:□(男=1,女=2)出生日期:年月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专以上=5)职业:□农民=1,渔民=2,船民=3,牧民=4,商业服务=5,民工=6,家务=7,幼托儿童=8,学生=9,教师、干部=10,其他=11二、既往病史1.首次诊断血吸虫病时间年,诊断依据:□(1)粪检(2)血检(3)其他2.首次确诊为晚血时间年,晚血类型:□(1)巨脾型(2)腹水型(3)结肠增厚型(4)侏儒型3.曾否患过急性血吸虫病:□是=1,否=24.血吸虫病治疗史:□有=1,无=25.治疗次数:1次=1,2次=2,3-5次=3,6-8次=4,8次以上=56.末次治疗时间年月;治疗依据:(1)粪阳(2)血阳(3)其他7.脾切除史:□有=1,无=2,8.腹水史:□有=1,无=2;初次发生于年月,共发生次,最近发生于年月9.上消化道出血史:□有=1,无=2;初次发生于年日;共发生次;最近发生于年月10.肝昏迷史:□有=1,无=2;初次发生于年日;共发生次;最近发生于年月11.有无肝炎(包括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有=1,无=2;12.最近粪检结果:□阳性=1;阴性=2;最近粪检时间:年最近血检结果:□阳性=1;阴性=2;最近粪检时间:年三、现病史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1.身高cm,体重kg,2.发育:□正常=1,一般=2,不良=33.营养:□良好=1,一般=2,不良=34.食欲减退:□有=1,无=25.腹痛腹泻:□有=1,无=26.腹胀:□有=1,无=27.呕(便)血:□有=1,无=28.黄疸:□有=1,无=29.蜘蛛痣:□有=1,无=210.腹壁静脉露:□有=1,无=211.腹水:□有=1,无=2;如有腹水,平脐腹围cm12.下肢浮肿:□有=1,无=213.肝区痛:□有=1,无=214.肝质地:□软=1,中等=2;硬=315.肝脏肋下cm,肝脏剑突下cm16.脾质地:□软=1,中等=2;硬=317.脾肋下(左锁骨中线)cm,脐中线右cm。18.肝脏B超检查情况肝脏大小:前后径cm,最大斜径cm,肝脏实质纤维化程度:□0级=1,I级=2,II级=3,III级=419.脾脏B超检查情况脾脏大小:长cm,厚cm20.门静脉内径:cm,门静脉外径:cm21.劳动能力:□减弱=1,减半=2,丧失=3,正常=422.主要夹杂症:□无=1,心血管=2,消化系统=3,神经或精神系统=4,呼吸系统=5,泌尿系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