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时间段图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中期现实主义形成于该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人为本17世纪中期主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复辟以及光荣革命的进行。新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中期~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现实主义强调理性18世纪初期到中期英国击败拿破仑,资产阶级兴起新古典主义之后新兴了一些与以往描写贵族骑士文学不同的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哥特文学,起源于为文艺复兴现实主义18世纪后半期英国。和启蒙现实主义的结合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维多利亚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小说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浪漫主义逐渐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托马斯哈代是两个时期的转折作家1840~1928新现实主义时期19世纪末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文学(象征主义为最早最大的文学流派法国)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自十九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它主要盛行于二十世纪西方各国,影响延续至今.它的主要特点是:反传统.它所反映的内容和所用艺术手法与传统西方文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后期主要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垮掉的一代等.象征主义,强调一种病态美1,英国TS艾略特:《荒原》(1922)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表现主义起源德国20世纪初期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表现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城堡》(1915),《变形记》(1915)意识流派20世纪20年代1,爱尔兰的乔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2,英国的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3,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4,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1929),反映了美国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没落.小说创造了复合意识流方法,使运用意识流手法去发掘人物的内心生活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着重表现昆丁的变态心理和班吉神经错乱的潜意识活动.人物(长子昆丁,二子杰生,小儿子班吉,女儿凯蒂)存在主义20世纪30年代,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描写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性,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与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1,法国加缪:《局外人》(1942),《鼠疫》(1947,里厄医生)2,法国萨特:《恶心》(小说),《自由之路》(小说),《墙》(短篇小说集),《死无葬生之地》(戏剧),《苍蝇》(戏剧),《禁闭》(戏剧,表明他人就是地狱),《毕恭毕敬的妓女》(戏剧),《存在与虚无》(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哲学著作)3,法国波伏瓦:《女客》,《第二性》荒诞戏剧派20世纪50年代始于法国1,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2,法国尤奈斯库:《秃头歌女》(1949,史密斯夫妇,马丁夫妇),《椅子》(1959),《犀牛》(1958)新小说派法国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2,法国西蒙:新小说派之父,《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佛兰德公路》3,法国罗布—格里耶:《窥视者》:获法国1955年的评论家奖,《橡皮》(1953,杜邦,格里纳达端,瓦拉斯,写政治谋杀案)黑色幽默小说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1,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2,冯纳古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猫的摇篮》(1963,博克侬,麦克凯布)3,品钦:《万有引力之虹》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后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流.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1,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2,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垮掉的一代及其特征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作家多为男女青年,他们以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著称.用同性恋,爵士乐,吸毒酗酒等来逃避现实并向体面的社会和美国传统价值观念挑战,提出沉沦就是解放和纵欲享乐合法的结论,他们用怪僻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所谓脱俗态度来表示对体面社会的不满,来对社会进行病态的反抗.垮掉的一代的主要作家作品杰克凯鲁阿克:《小城镇与大都会》2,金斯堡:《嚎叫》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後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将後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新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意大利电影、文学领域出现的流派。新现实主义是抵抗运动的产物,反映了这一运动的理想和要求。它是一群经过反法西斯斗争洗礼的进步作家、艺术家的组合,以争取社会进步、民主、平等为思想旗帜,以忠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和面临的现实为艺术纲领。新现实主义文学从诞生到衰退,前后持续了十余年。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现实主义发源地法国,从英法,到俄国,北欧,美国等地。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注:不能与超级现实主义混为一谈,超级现实主义又称照相主义,是七十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美术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不同。——————————————————————————————————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开山鼻祖是霍勒斯·沃波尔。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至18世纪90年代,哥特式小说逐渐演化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恐怖型哥特式小说,其特点是坚持传统的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融人病态的邪恶,以增加神秘、恐怖的效果,如马修·刘易斯(MatthewLewis,1775—1818)的《僧人》(TheMonk,1795)。另一个分支是感伤型哥特式小说,其特点是保留古堡场景,但抛弃过分的神秘成分和极度的恐怖气氛,使故事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美国恐怖型哥特式小说家当中,代表人物是查尔斯·布朗(CharlesBrown,1771—1810)但真正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的是安·莱德克利夫(AnnRadcliffe)。莱德克利夫使挥之不去的哥特式恶人进入文学领域,这一角色后来发展成了拜伦式英雄。与华尔波尔哥特式小说的小说不同,她的小说是英国脍炙人口的畅销书。莱德克利夫掀起了一阵热潮,身后模仿者如云;她的影响在简奥斯汀的诺桑觉修道院也可见。书中一个人物由于阅读了哥特式小说,夜半微小的声音也带给她无限的恐惧。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无疑是哥特式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巅峰。玄学派:是指17世纪英国文坛出现的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它们往往以精致典雅的形式表现情感与观念的矛盾,把古典主义的性情与浪漫主义的风骨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三联剧:在古希腊悲剧创作中,有一类悲剧均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即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联系。这种剧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代表作家为埃斯库罗斯。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和杜贝莱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