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晚间训练主备人:李娟审核:陈德香1月份语文Ⅱ(附加题)(一)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宋初大臣之为词者:寇莱公、晏元献、宋景文、范蜀公与欧阳文忠并有声艺林。然数公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独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且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21.文中的“元献”和“文忠”分别是指▲和▲。(2分)22.文中的“疏隽”和“深婉”在宋词的风格流派中,分别是指▲和▲。(2分)23.文中的“文忠”和“元献”二人在词学成就上有何相同之处。(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的“单刀赴会”,写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周瑜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请关羽来赴宴。关羽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脱身。B.《家》中的觉慧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叛逆者形象。当高老太爷生病不见好转时,高家就请巫师来捉鬼,觉慧开门把众人责骂一番,体现了他思想激进,不迷信。C.《茶馆》是一幅长卷式地展现社会生活的戏剧作品,它反映了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以后三个时代的历史现实。D.《飞鸟集》内容丰富,包括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多方面,诗人将祖国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像飞鸟一样经历内心的漂泊历程。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E.《老人与海》中,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从另外意义上讲,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25.简答题(10分)(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作者的用意。(6分)(2)《欧也妮·葛朗台》中说,“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请列举出在老葛朗台死后葛朗台小姐所做的几件“慷慨”事情。(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文学,生命的容器王威廉①常常困惑,难道写作真的只是为了超越生活,而不是进入生活?当我在生命的谷底接纳写作的治愈时,却一厢情愿地相信,写作是为了进入生活,是我进入生活内部,并得以窥见其中一切秘密的唯一门票。②文学是对各种事物想法的诗意延伸,更是尖锐的诘问,它像是锋利的匕首,令我们自欺欺人的话语面具彻底瓦解。当然,这不意味着文学是一种隐蔽的精神暴力,恰恰相反,它是一项极尽温柔的手艺。比如小说,其本质是作者孤独的故事。他自顾自地讲述着,尽管他讲到了阳光与海岸,但是他的脸、他的身体处在一片深藏不露的黑暗之中。叙述已经成了他生生不息的能量之源。一开始,他在讲述自己,后来,他或许是在代替别人讲述,再后来,也许他的讲述只是为了语言的呈现。当诗意通过叙事持续地抵达,开始在另一个心灵的深处款款流动的时候,不是他这个叙述者获得了成功,而是他置身的那片黑暗终于被短暂地照亮。③的确,通过写作,我们得以把自己的内心经验与丰富人性输入到另一个人身上,这种输入的量越多,写作的价值便越大,文学便传递出了某种思想。④文学是生命的容器,尽管这个容器很有限,但是,经由作品储存下来的那部分生命是最生动、最细腻的,是任何DNA技术也无法复制的,是真正独一无二的。所以,写作之道便是对生命的转移,是对光源的擦亮,是对不可知的探究,是对信仰的确认。与此同时,作家的形象也会随之流传下来。⑤不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创造就是消灭死。”(摘自2013年7月5日《光明日报》,有改动)26.根据第②段概括文学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3分)27.简要分析文学对生命的影响。(6分)28.结合文本具体解释划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6分)高三语文晚间训练主备人:李娟审核:陈德香1月份语文Ⅱ(附加题)(二)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20.告子和孟子都以水为喻,各自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3分)21.结合上面选段孟子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飞鸟集》中,泰戈尔对默默付出的人十分赞赏,有不少颂扬这种精神的诗,如“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现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B.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而不是黛玉,突然清醒了,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对袭人说:“横竖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如今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伏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C.《边城》中的顺顺一方面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慷慨大度,侠情满怀,重义轻利;另一方面教子有方,使他的儿子不骄惰,不浮华,不仗势凌人,也表现了边城人的质朴淳厚的人性美。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拿侬是葛朗台家中唯一的女佣。与她的主人不同,拿侬一点也不吝啬。她很单纯、朴实、天真,心中所想的无非就是报恩,因而在她看来,老头是个圣人,没有一丝缺点。E.《哈姆雷特》中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雄心勃勃,追求荣誉,不断肯定自我,是一个乐观的行动派,与哈姆雷特形成鲜明的对比。23.简答题(10分)(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鲁肃三讨荆州的情况。(6分)(2)请比较《家》中的高老太爷和《子夜》中的吴老太爷形象的不同之处。(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扬鞭集》序(节选)周作人中国的诗向来模仿束缚得太过了,当然不免发生剧变,自由与豪华的确是新的发展上重要的元素,新诗的趋向所以可以说是很不错的。我觉得新诗的成就上有一种趋势恐怕很是重要,这便是一种融化。不瞒大家说,新诗本来也是从模仿来的,他的进化是在于模仿与独创之消长,进来中国的诗似乎有渐进于独创的模样,这就是我所谓的融化。自由之中自有节制,豪华之中实含清涩。把中国文学古有的特质因了外来影响而益美化,不可只披上一件呢外套就了事。新诗的手法我不很佩服白描,也不喜欢唠叨的叙事,不必说唠叨的说理,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写法则觉得所谓“兴”最有意思,用新名词来讲或可以说是象征。让我说一句陈腐话,象征是诗的最新的写法,但也是最旧,在中国也“古已有之”,我们上观国风,下察民谣,便可以知道中国的诗多用兴体。较赋与比更要普通而成就亦更好。譬如“桃之夭夭”一诗,既未必是将桃子去比新娘子,也不是指定桃花开时或是种桃子的家里有女儿出嫁,实在只因桃花的浓艳的气氛与婚姻有点共通的地方,所以用来起兴,但起兴云者并不是陪衬,乃是也在发表正意,不过用别一说法罢了。中国的文学革命是古典主义(不是拟古主义)的影响,一切作品都像是一个玻璃球,晶莹透彻得太厉害了,没有一点儿朦胧,因此也似乎缺少了一种余香与回味。正当的道路恐怕还是浪漫主义,——凡诗差不多无不是浪漫主义的,而象征实在是其精意。这是外国的新潮流,同时也是中国的旧手法;新诗如往这一路去,融合便可成功,真正的中国新诗也就可以产生出来了。2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周作人的新诗观点。(3分)25.分析怎样做到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的融合?(6分)26.本文在说理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高三语文晚间训练主备人:李娟审核:陈德香1月份语文Ⅱ(附加题)(三)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节选自苏洵《管仲论》)20.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当中也写过管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除了列传、书、表之外还有两种什么体例?(2分)2l.分析苏洵责怪管仲的原因。(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呐喊》中《狂人日记》描写封建宗法礼教的“吃人”;《孔乙己》、《白光》描写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世态的冷漠与人的隔膜。B.《边城》描绘了一幅颇具古风的桃源四季图,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生活的理想,表现出沈从文先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性格。C.《家》中高老太爷死后,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一间久已没人住过的阴暗潮湿的小屋生养,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D.《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写出了平儿聪慧干练、心地善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则揭示了香菱一生的悲惨命运。E.《茶馆》中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23.简答题(10分)(1)周瑜决意杀害诸葛亮用何计策?诸葛亮又是如何用奇谋脱身的?请简要概括。(5分)(2)黛玉临死前去看几近疯癫的宝玉时两人都笑了,试析其中的含义。(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派诗人庞德对意象的表述是:“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意与象是同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意”指作品包含的意蕴,“象”是“意”的特质载体,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审美中介。两者密不可分,在作品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统一,客观的物象有了神韵,原本无形的主观情感体验有了寄托,达到了观象与达意,形式与内容,外物与自我的水乳交融。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悟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捕捉到、创造出主客观统一的意象,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魅力。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绵延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像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意象,已成为传统的诗歌意象。而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梦”与“蝶”的意象寄托了不同时代文人的复杂感情。24.这段材料阐释了意象的哪些特性?(6分)25.“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如何理解庞德的这一表述?(3分)26.写出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处描写“月”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在其中的作用。(6分)高三语文晚间训练主备人:李娟审核:陈德香1月份语文Ⅱ(附加题)(四)一、阅读材料,完成19-23题今年春,余统帅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及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古文观止》序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21.文中“付诸梨枣”的近义词是()(1分)A、付之丙丁B、付之厥如C、付梓D、梨园弟子22.序言中,作者认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