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含义的变化与推断掌门1对1教育语文学科知识精要一、古今词义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词的数量的增减和形式上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词义的发展变化上。古今词义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发展的一面。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古今通用词):基本词汇及一些一般词汇。例如:埃:尘也。巢:鸟在木上曰巢。皑:霜雪之白也。澄:清也。慈:爱也。钓:钓鱼也。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如:山、水、人等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或已经消亡的词(古用今废词)。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一类是完全废弃的如: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犙、牭等;古代官职等级:大夫、尚书、丞相等;古祭祀名:礿、禅、社。一类是某些义项弃用如:绸: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今:丝绸。该: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今:应当。再:古:指两次。“三年再会”是指三年中会面两次,不是“三年之后再会”。“再拜”是指拜了两拜。今:再一次。而今天则是指动作重复一次,“又”的意思。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如:敌:古代的词义主要是指“匹敌”。《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这里的“敌国”就不是指与我为仇的国家,而是指地位与我相匹敌的国家。今天主要是指“敌人”。凫:是“类”的意思。《尔雅》“凫,雁丑也。”——有人说,“凫”是丑雁,这是错误的。“凫”是雁的一类。骤:古代指“再一次”。《楚辞·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今天指“急速”。由此可见,学习古今词义的异同,重点不在于“迥别”,而在于有同有异,特别在于“微殊”。对于“迥别”的,我们不懂,就会去查字典等工具书,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而对古今词义“微殊”的,如果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笑话。因此,我们就要特别引起注意。再如:少:《左传·僖公五年》“太后之色少解。”“少”是“稍微”的意思,而不是“多少”的“少”。这类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处,又有各种不同之处。而这种差异有时就很容易被忽略过去,人们往往以为读懂了,结果是用今义去解古义。所以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于“同”,而在于“异”,不在完全相异,而在于同中有异。这一类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三种情况: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菜——古:蔬菜。今:与“饭”相对。《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明代后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吴敬梓《儒林外史》:“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睡——古:瞌睡。今:泛指睡觉。古义指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今泛指各种方式的睡觉。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粮——:古:外出时随身携带的干粮。今:各种粮食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粮《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今义泛指各种粮食《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脸——古:目下颊上。今:面部。皮——古:带毛的兽皮。今:物体表层。醒——古:醉解也。今:泛指各种醒。皮——古:兽皮。今:泛指皮。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2.词义缩小: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是“词义缩小”。宫——古:房屋。今: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为宫也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瓦——古:陶器的总称。今:盖屋顶的建筑材料。臭——古:泛指各种气味。今:臭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古: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说文》把“银”称为“白金”,“铜”称为“赤金”,“铁”为“黑金”。可见,“金”并不单指黄金。《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楚王赐给郑国的“金”显然是指铜,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是用铜的。亲戚——古:包括父母。《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谁与孝?”——父母亡故了,还想尽孝,向谁尽孝呢?今:因婚姻关系联成的亲属关系,不包括父母。虫——古:动物的通称。今:虫子。3.词义转移: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新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坟:本指大的土堆、河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汝坟:汝水的大堤。在远古,人死了,埋起来,并不堆土,后来在墓穴上堆土,堆成一个大堆。所以《礼记》上说“古者墓而不坟”,是说在墓穴上不堆土。《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不去治大坟,是想节省一点钱。后来,“坟”由土堆转指坟墓,从《说文》到《新华字典》,“坟”都只是注“坟墓”这一层意思,但必须了解其最早的意思。向:本来指向北的窗子。《诗经·豳风·七月》“塞向户”。向:向北的窗子,引申为“面向”(面向),再引申为“方向”。用作名词。后来,本义废了,词义发生了转移。汤:本义指热水。《说文》“汤,热水也。”《孟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镬:大锅。汤镬:古代的一种刑罚。现代的“汤”已经不是热水了,而是指带有食物煮成的汤。如“菜汤、羊汤、肉汤”等。但在成语“赴汤蹈火”及方言中仍用其本义“热水”。昌潍一带今天仍叫开水为“汤”。树:本义种植、栽植。《说文》“树,生植之总名。”如《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由种植、栽植引申为栽植的对象——“树木”。寺:本义官署、官舍。《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原为专指外廷职官的舍所,如:大理寺、太常寺。自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僧侣所居住的地方也叫“寺”。如柳宗元《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岳州大和尚终于圣安寺。总结:词义扩大的特点: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缩小的特点:今义小于古义,今义是古义的一部分。词义转移的特点:新义产生之后,旧义就不存在了,新旧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范围方面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或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是词义轻重的不同。1.褒贬色彩的不同a.有的在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复辟、爪牙爪牙:古代指武臣,也比喻辅助君王的人。那时带有赞美的意味。如:《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王之爪牙”就是王的武臣,这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呼。《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国语·勾践灭吴》“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这里的“爪牙”是勇猛的得力帮手的意思。直到唐代,“爪牙”仍是褒义词,但当时,已开始引申为亲信、党羽、供人驱使的人。后来,它排斥前义,尽一步发展为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帮凶。”复辟:本是指恢复君位,与今义很不一样。《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复辟——恢复帝位。b.也有的在古代是贬义,现在变为褒义的。如“锻炼”,在古代除了冶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如:《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孰也。”在现代汉语中,“锻炼”完全是褒义,如“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等。c.还有一些词,在古代是中性词,无所谓褒贬,并不含贬义。而现在却是贬义词。如“犯”,《左传·桓公五年》“若先犯之,必奔。”——我郑国的军队若先向陈国发起攻击,陈国的军队必先溃败逃走。讲自己的进攻用“犯”,是不符合现代人的讲话习惯的,这说明这个词在感情色彩上古今是不同的。再如:谤:《新华字典》注释为“恶意的攻击别人”,这显然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词,用来构成的“诽谤”“毁谤”等词也是贬义的。通常给别人提意见是不能用这个字眼的。然而,在古代,它不带贬义。例如:《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杜预注:“庶人不兴政,闻君过则诽谤”(普通百姓不能参与朝政,听到国君有过错就进行批评议论。)《史记·夏本纪》:“女无面谀,退而谤予。”(你不要当面说好话,背后又议论我)。这两例中的“谤”都是批评议论的意思。与今天的“毁谤”、“诽谤”大不一样,而且这种批评议论多属下级臣民对上级,并且往往不是面对面,而是背后进行地批评或议论。《战国策·齐策》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在这里,齐威王把“谤讥”、“面刺”和“上书谏”分别为三种情况。也证明“谤讥”是背后议论。所以说“闻于寡人之耳”的“谤讥”还能够受“下赏”,这也证明该词不是贬义。2.词义轻重的不同a.从词义的轻重情况看,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是责备的意思。《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今成语有“口诛笔伐”。后来发展为“杀戮”的意思,意义加重了。b.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异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皆感激为云泣下”。“感激”而至于死,而至于“泣下”,这个词的意义是很重的。而今义则是“感谢”的意思。四、文言实词的推断一、字形推断法1、想一想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你能推断出加点字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2、方法阐释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贝”与钱财有关;“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忄”与内心活动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饣”与食物或吃有关;“辶”与行走、行动有关;“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王”与玉有关二、通假推断法1、想一想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②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③秦王方还.柱走。(通“环”,环绕)④卒.起不意。(通“猝”,突然)2、方法阐释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我们可以运用声旁找到通假关系,去推断词义。3、课堂练习①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通“背”,违背)译文: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吉利。②众皆伏.泰之义。(通“服”,佩服)译文: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③或至涂.而反。(通“途”,道路)分析:“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途”的意思是“路途”“道路”,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译文:有的人走到半路就返回。三、对称结构互译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求全责备:全,全面。备,完备。意思同。“求”和“责”意思也应该相同。“求”是要求,“责”也是要求(责成、寻求)。这样就不会把则和备看成是“责备”了。1、想一想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追亡逐北.(败逃者、打了败仗逃跑的军队)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③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佩、腰戴)④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丢弃、抛弃)[简析]3、“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抛弃。“捐”和后文中“弃”对应,故解释为“丢弃、抛弃”。2、方法阐释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