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术诚信文/夏振彬(华中科技大学430074)作为高校师生,我们都在跟“学术”打交道。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真实,生命在于诚信——因此,学术诚信应该是我们研究生同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人们口诛笔伐,仍然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说,大学校园从纯净的“象牙塔”变成了最肮脏的地方。我们作为高校的一份子,作何感想?很多同学可能一笑而过,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为学术失信、学术不端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买卖论文?有没有一稿多投?有没有抄袭别人的作业?有没有大段大段地引用又没有注明出处?有没有为了结果好看而更改实验数据?总之,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只要你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想投机取巧,就必然“犯规”,违背学术诚信!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那究竟什么是学术诚信?根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的表述,学术诚信是指即使在逆境中也必须对五种基本价值观做出的一种承诺,即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其中,“诚实”是要求真诚地探求真理;“尊重”是指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成绩;“责任”指自觉恪守学术诚信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道德行为。刚才已经提过,学术诚信的对立面是学术失信,是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粗制滥造等种种学术不端的丑陋现象,它们往轻了说,会污染学术环境、败坏学术声誉、迟滞学术进步,往重了说,还将影响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危害很严重,原因当然也很复杂。既离不开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气候”,又有制度层面的深层原因。抛开这些不说,学术规范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更为贴切和适用。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学术规范意识的淡薄和缺乏首先表现在道德层面。确实有一些学生缺乏对学术研究的使命感和敬畏之心,心浮气躁,对学术失范的危害认识不清,对违规后果估计不足,带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下场当然也很惨。但大部分还是表现在内容和技术层面。很多学生对学术规范的内容不甚了解,对学术活动的约束规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够清楚,大到理论概念、研究方法的运用,小到引文注释的规范,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而如果我们对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一个规范的学术研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遵守哪些规则都不清楚,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我们知道,诚信是道德范畴,遏制学术不端当然需要制度上出重拳,需要全社会“零容忍”,但对我们而言,更需要的是自律。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水准和学术规范意识,克服投机取巧、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应该是我们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同样地,我们作为研究生导师,也应该保证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起榜样。一起努力吧,因为,我们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