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进攻戳雨点般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坦克炮口履带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等词语。会写“矛、盾”两字。2.重点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三、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四、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五、教学媒体:电子白板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课前已经布置你们阅读了《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那在这个故事中,什么地方自相矛盾?是啊,这个商人的话真是前后矛盾啊!那谁知道“矛盾”这个词语的意思.其实在这个故事里不仅商人的话是矛盾的,对立的,矛和盾这两种武器本身就是对立的。2、认识生字“矛”“盾”(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那你们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矛的作用是(攻击)盾的作用是(自卫)请你带同学们再来认识认识这两个字。(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那写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对,这一点可不能忘记,它就是把手和枪的连接,非常重要。)3、书写:(1)师范写“矛盾”(先写一个予,再加上一撇,这一撇就是锋利的矛,少了它可就无法进攻啦!盾字的外侧是两笔,先横撇再竖撇。)(2)会写矛和盾了吗?那现在请大家拿出田字格本,把这两个字工工整整地写一遍。注意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足要安。(3)展示后评价。4、出示课题。矛和盾是两种对立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结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请(指导书写)注意这个集字,上下结构,上面像个住字,但比住字的多一横,写得时候可得注意啦!请同学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生字新词要多读几遍。2、现在章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读的效果。出示词(相机指导):手持(持是什么意思?)雨点般(这个字读什么?它和哪个字特别像,有什么不同?雨点般是什么意思?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固然蜗牛(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蜗是虫字旁,因为它是昆虫。)进攻坦克炮口履带大显神威庞然大物乱成一团集合合二为一集于一身:这里面有两个词很好地解释了“集合”,谁找到了?“合二为一”这里的“二”指得的(矛和盾)那这个“一”指得是什么呢?(坦克)“集于一身”又是集什么与什么于一身呢?(是集矛和盾的优点于一身。)3、课文主要内容:那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就是什么呀?(板书:坦克)现在谁能根据板书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发明家把()和()集合,发明了()。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1、师:发明家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这还得从一场比赛说起!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小节,找一找描写比赛的句子。2、师:现在老师把这场比赛搬到教室里来,谁愿意和老师实战一下呢!(请一生上来)(1)(左抵右挡)师:好,如果我的手指是矛,你的手掌是盾。我往你的左边一下,你往什方向挡?(左);我往你的右边一下呢,你往什么方向挡?(右)这就是文中的一个词——左抵右挡。(2)(雨点般)师:好,那我们再把这场比赛来个快镜头吧!我这个矛是怎样向他刺去的?如果让你在课文中找个词,怎样形容我的这个“矛”?(雨点般)蒙蒙细雨有雨点,瓢泼大雨有雨点,狂风暴雨也有雨点,这应该是什么时候的雨点?(瓢泼大雨的雨点;狂风暴雨的雨点。)师:我们的比赛还得继续!“矛”如此密急地向他袭来,刚才你们观察的是我,现在你们观察他!找两个词形容他的动作。(左抵右挡,难以招架)3、指名读: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啊?(精彩。师:读出你的精彩!激烈)4、(全班齐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精彩、激烈的比赛中。5、师:正是这样一场紧张刺激的比赛,使发明家有了一个想法,发明家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2—4小节,把发明家的想法用横线画出来。(相机出示)6、师:科学家在第一个想法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生:(出示)盾太小了,如果做成铁屋子,敌人就戳不到我了!(1)大家发现没有,这句话里有两个感叹号?他们感叹的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是因为“盾太小”而紧张,第二个感叹号是因为想到了方法而感到高兴。)(2)既然这两个感叹号意思不同,那你能把这两个感叹句读好吗?(指名生读)(3)齐读7、师:看,老师还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出来(师出示表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盾太小铁屋子师:按照上述的方法,你能解决后面的两个问题了吗?(能)注意: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出所遇到的问题,请你们先仔细读读发明家的想法,再思考讨论发明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最后再用简洁的语言填表。请你们小组合作,试着完成以下表格。填一填:(投影)一学生的答案:发现问题如何解决盾太小铁屋子不能进攻开个孔,把矛伸出来不能跑安个轮子履带(生拿着自己的纸条解说):发明家发现盾太小了,所以想到安一个铁屋子,后来他又发现不能进攻,就想到在铁屋子上开个孔,把矛伸出来,但是躲在里面却不能跑,发明家又想到给铁屋子安个轮子履带。师:老师发现你的一个问题——在第二个想法的解决方法中,文中把这个矛打了个引号,而你却没有了,我来问问你,要不要加上引号?(生思考了一会,回答要)为什么?师:那请你把引号加上去吧!(生加上引号)师:你们知道履带的作用吗?因为坦克太重,安上履带后,能让轮子不陷进泥土里,能让坦克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开得又快又稳。那你们能不能说说看,发明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才想到了要安履带?8、师: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老师相信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对你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出示)9、快看,这就是发明家发明的坦克!厉害吧!师出示坦克图:这就是矛和盾的集合——坦克,那谁来指指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还有“履带”在哪里?(一生指认)师小结:坦克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于一身,将矛的进攻盾的自卫合二为一,那坦克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集合了其它东西的长处,又是怎样集合在一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研究。板书设计:25矛和盾的集合进攻自卫合二为一集于一身教学反思三年级第五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内容不长,却说明了深刻道理的课文。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是: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学习并掌握大部分生字词;学习课文1-4自然段。一、故事导入以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导入,再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让孩子们先认识矛和盾这两种武器的外形及作用,再认识“矛”、“盾”这两个字。在指导学生认识这两个字时,先让学生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但孩子们说的方法都很繁琐,不利用记忆。我就利用图片结合字形帮助孩子们记忆这两个字,如“矛”字,我是这样指导的:横撇是矛头;点很关键,是矛头与杆的连接,可不能丢,丢了矛可就断了;杆子又长又直;这一撇是矛上面红色的流苏。这样不仅帮助孩子们很好的记住的矛的字形,而且教给了他们一种很好识字方法。但此处耗时过多。二、重视写字、识字认识“矛”和“盾”这两个字后,指导学生书写,采取“一看二说三写四评五写”的指导步骤,尽量将写字教学落在实处。本课中要认的字有6个,要掌握的词语有16个。开火车读词,并相机指导部分字词,通过说近反义词、形近字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识记、巩固。在这些词语中,让学生找出意思相近的三个词“集合、合二为一、集于一身”,边板书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准备。三、出示句式,根据板书说课文主要内容三年级孩子的阅读概括能力还较低,结合板书“集合、合二为一、集于一身”,出示句式“发明家把()和()(),发明了()。”降低此教学环节的难度,四、“演一演”、填表格等形式学习课文。在课文学习中,师指名生上台共同演一演发明家和朋友比赛的情景,在表演中帮助学生理解“左抵右挡、雨点般、难以招架”这几个词语;在学习“发明家是如何发明坦克”这一过程时,请同学们默读并找出发明家想法的句子,以表格形式小组共同合作讨论“发明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发明家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发现了各自的优点,然后再不断思考,想到了发明一种新的东西,使它集合两者的优点,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发明了坦克。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所孩子们填的表格未能及时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