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巴金--祖孙之间导: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一、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评价巴金讲真话的一面旗帜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一个时代的伟大代表鲁迅之后的伟大文学家长青的文学大树“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高举着一颗燃烧的心,在苦难中奔跑,在泥沼里挣扎,在寒冷的岁月中,映照探索真理的路,他把自己比作泥土,哺养春天的草木,在激流中探求幸福,在寒夜中追寻光明,他告诉历史敢说真话,才是大写的真人。——当代诗人赵丽宏《沧桑之城》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提问者评价Thankyou他是中国第一位表现出忏悔精神的伟大人物。巴金的《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港《大公报》。巴金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亏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提问者评价Thankyou晚年巴金有两大心愿,一是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一是建立文革博物馆。巴金女儿李小林对《凤凰周刊》说:“文革博物馆是爸爸唯一未了的心愿。”《随想录》——纸上文革博物馆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等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1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2、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五四”以来的家族小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小说:家族崩溃时代的民族寓言两千多年来,由于父亲在血缘伦理中占有天然的尊崇地位,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父权”文化,它强调的是对“父亲”的绝对服从,因此,血缘伦理和文化伦理的双重屏障,使得父亲在家中说一不二,具有绝对的权威家族小说:家族崩溃时代的民族寓言中国传统家族是“父之家”的专制型家族。父亲作为一族之长,掌管着家族各方面的事物,对家族成员实行统治。《大清律辑注》云:“祖在则祖为家长,父在则父为家长。”家族小说都通常被赋予一种社会意义,通过写家族的衰败,来隐喻着旧制度的解体、旧时代的消亡.《家》写作的现实依据“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书中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巴金“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我的大哥。二十六年前我在上海写《家》,刚写到第六章,报告他自杀的电报就来了。你可以想象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完这本小说的。”——巴金《家》主要内容:时间: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地点: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主要人物及情节:四世同堂一、高老太爷、陈姨太二、克明、克安、克定三、觉新、瑞珏(梅芬)、觉民、琴、觉慧(鸣凤)四、海臣(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命运为线索。)《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瑞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作品内容梗概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作品内容梗概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作品内容梗概节选部分《祖孙之间》前后的主要情节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九章。当地的督军无故殴打学生,引发了学潮。在交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开始罢课。觉慧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这时,高老太爷把觉慧叫去训话,不许他参与外面的“胡闹”,并派人把觉新喊来,让他约束觉慧,不许他再出去。被囚禁在家的觉慧万分苦闷,只有婢女鸣凤的淳朴与真情给他以安慰。但鸣凤在听到他的表白之后却在有意地躲着他,因为她心中充满恐惧,害怕被太太知道。觉慧靠读报与写日记打发着这一段寂寞的生活。过年了,学潮渐渐地平息了。觉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常态。议:剖析人物形象•1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那么觉新又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2、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3一个身体衰弱,行将就木的人却掌控着一个大家族,有何讽刺意义?刻画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学习目标1、运用人物刻画法,分析人物形象?2、思考:祖孙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小组讨论:1、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四方面分析高老太爷形象。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里微微发出来一点声息。——年老而又虚弱①外貌:2、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五、把握人物形象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祖父……身体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祖父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惊讶的眼光,好像不认识他似的,挥着手叫他出去。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祖父的严厉的眼光射在他的脸上。祖父冷笑了一声,威严的眼光在他的脸上扫来扫去。(祖父)的年老的模糊的眼光无目的地向四处游动,后来他便把眼睛闭上了。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但比先前温和多了。神态与动作:a、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b、祖父……身体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c、祖父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惊讶的眼光,好像不认识他似的,挥着手叫他出去。d、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但比先前温和多了。②神态与动作:——绝对遵从——年迈衰老——严厉中又有关爱③语言:(P60)年迈衰老、面目可憎、严厉专横的老人高老太爷:年迈衰老、面目可憎、严厉专横的老人——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人物形象一:五、把握人物形象小组讨论2:2、觉慧是个怎样的人?(要求:从神情、心理、语言等方面品味人物性格。)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静静地立——感觉拘束——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红着脸——迟疑——坚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P59第5段,P60第7段,P61倒数第6段)①神情:②心理:③语言:3、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静静地立——感觉拘束——更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红着脸——迟疑——坚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人物形象二:觉慧五、把握人物形象找出课文中有关觉慧的神态与动作描写,有何变化?四、解读选文(一)祖孙二人发生了什么事?因何事起冲突?【明确】祖孙二人之间的冲突;觉慧参加学生运动。(二)既然是冲突,那两人之间一定有所表现,课文中哪些语言表现了这场冲突呢?【明确】祖父:惊讶,不认识;不高兴;声音又干燥,又严厉;冷笑、骂;咳嗽、喘着气。觉慧:撒谎;答应;和平分辩;不好发作,不说话、暗暗地咬嘴唇。人物形象三:觉新五、把握人物形象4、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神态与动作: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的看着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开口。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一个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青年觉慧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青年——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青年人物形象一:五、把握人物形象问题探讨: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高老太爷——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觉慧——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青年讨论: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觉慧参加学生运动。高老大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思考:一个身体衰弱,行将就木的人却掌控着一个大家族,有何讽刺意义?明确:一个身体衰弱,行将就木的垂垂老者却掌控着一个大家族,讽刺了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的不合理,说明封建社会衰败腐朽,没有前途,行将灭亡。问题探讨3、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高老大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高老太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家》的人物形象•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严厉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家》的人物形象•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在婚姻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