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梳理—隋唐五代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1-隋唐五代文学【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断代起讫隋代(581~618):历三帝(融合南北,为唐文学铺垫)唐代(618~907):历二十一帝五代十国(907~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中原地区);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后蜀、南平、北汉(大体沿用唐制,是中晚唐的延续)二、历史背景(一)经济态势1、农业经济:田税制度更迭:均田、租庸调、两税法——田园诗、新乐府诗人。2、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市井阶层——新文体(词、传奇)的出现发展。(二)政治形势1、隋至盛唐:政治大一统,南北疆域统一,民族大融合——应制颂圣和赞扬盛世;盛唐边塞诗2、盛唐以后:两大政治事件(安史之乱、甘露事变):三大社会问题(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和南衙北司之争)——文人入幕、世风猜忌、隐约心事、贬谪生活3、科举制:按才取士,公正公平;社会阶层流动,充满活力——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诗歌被纳入科举系统——诗歌的普及和繁荣(三)思想文化1、兼容开放、一视华夷的心态,思想多元化。2、儒释道独立发展、冲突融合——进取精神;空寂明净,和平淡泊的心境;神仙思想,浪漫想象。3、南北、中外文化的交汇。4、书、画、乐、舞等艺术全面兴盛,审美意识的培养重塑——提供素材;画与诗、乐与词。【二】隋代文学诗歌方面逐渐融合南北,出现一些新的气象,隋炀帝是推动进程的关键人物。隋代诗坛的南北融合,还带有合而未融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过渡性。一、三大地域文化体系①关陇豪侠:多胡汉杂糅的军事贵族。慷慨,多与边塞、战争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2-杨坚、杨素、杨广等,规模小,成就低。隋文帝:关陇文化本位政策②山东儒雅:多宿儒旧族,尚礼乐、经术,经世致用之学。朴素,济世求名,述怀言志题材突出。卢思道、薛道衡等,成就最高。③江左清秀:多衣冠士族,重门阀品第,尚文重诗,文学素养高。清绮,多闲雅之境、清丽之景,山水、宴集、咏物题材多。江总、虞世南、虞世基等,因袭南朝诗风。根本任务:文化融合,创造一种融合南北的诗风。薛道衡:字玄卿。与卢思道齐名,成就最高。乐府受梁陈诗风影响大,文辞绮艳杨广:隋代融合南北的关键人物推行文化的交汇、融合诗歌中的雅体与俗音。后者效仿南朝民歌,清新明丽。倾心南朝诗艺其他:卢思道、杨素、孙万寿、虞世基、王胄等。【三】唐代文学——唐诗①中国古典诗歌的成熟期:数量庞大,体制大备,题材、表现和风格趋于多样,诗歌普及。②树立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范式:唐之前:诗经、楚骚、汉乐府;唐之后:变—偏离;复—回归。一、初唐:准备期李渊建唐到唐玄宗开元元年(618~713)1、唐初建国至太宗辞世(618~649)“朝”“野”对立:①宫廷诗人(唐初诗坛主体):唐太宗及其周围南北文士,虞世南等典雅绮艳,题材范围狭窄。②在野诗人:隐士、田园诗人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三仕三隐自然潇散,时带哲学思辨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3-2、太宗以后(649~713)①宫廷诗人:体物写景技巧逐步成熟,以南朝诗艺表现雍容宏大的唐朝气象。许敬宗:“颂体”语言典奥富丽,堆砌宏伟意象,装饰性极强。表现歌舞升平气象,“类书”化。上官仪:“上官体”反对类书化;着眼自身对外物的细致体察,清远淡雅;“六对”“八对”之说。②下层士人(初唐四杰等):刘希夷、张若虚五律:扩大题材,诗境拓宽;咏物五律融入个性情感。七言歌行:偏于六朝锦色;融入更多寄兴咏怀。文风改革不彻底。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杨长于五律,卢、骆长于歌行;自负轻薄,名高位卑;气势壮阔,慷慨悲凉。文章四友: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沈佺期、宋之问:五律定型“沈宋体”:以沈宋诗为规范;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形式对账工整、平仄和谐、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陈子昂:字伯玉,“陈拾遗”;两度出塞复古倾向:恢复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唐诗风骨: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情思、声律、词采结合。豪侠气概,孤傲慷慨。《感遇诗》三十八首:政治倾向;抒发人生感受,古体为主张若虚、刘希夷:生命体悟,哲理情思;诗情画意、空明纯美的诗境3、诗体探索永明体—唐代近体①诗体律化:声律:由自然声律到人为声律对偶:联间对偶开始考虑声调的因素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4-篇制:永明声律流行后,五言诗篇制缩短②关键转变:“四声律”到“平仄律”;消极的病犯原则到积极的粘对原则。平仄律和粘对律的推导性:五言长律、小律、绝句—七言律诗③律体发展:王绩—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李、杜)—沈宋(律体定型)二、盛唐:兴盛期开元元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13~766)“盛唐之音”:封建社会的全盛期;蓬勃、青春、开放的时代性格;诗歌声色性情完美统一。创作态势:走出宫廷;心怀壮志,境界阔大宏伟、昂扬爽朗。表现题材:山水田园、边塞;题材拓宽。诗人群体:众星璀璨,不拘一格,积极洒脱。李白——盛唐诗歌最高峰①二张:相继为相开元年间文坛、政坛领袖;崇儒尚文,奖掖后劲。张悦:“燕、许大手笔”;对盛唐诗歌美学得先行领悟:天然壮丽张九龄:“曲江体”;因山水抒情;托物感兴:五言咏怀诗《感遇》十二首清婉蕴藉,“清澹”②山水田园诗隐逸盛行:道教隐逸,庄业休沐。王维:字摩诘,诗佛,《辋川集》(与裴迪唱和)禅佛、适意(老庄);取法陶谢、齐梁;随行观景,田园模式,山水感兴,大视野;空明境界,宁静之美;诗情画意孟浩然:终生不仕,秉性清高贴近日常生活;即兴而发,不加雕饰,自然淳朴,平淡闲适其他:裴迪、常建(近王维);储光羲、张子容(近孟浩然);祖咏、卢象、綦毋潜、丘为等③边塞诗南北朝传统:南朝征夫思妇——哀伤;北朝建功立业——昂扬。盛唐边塞诗繁荣原因:军事形势、民族政策;朝廷重军功诗风转变:乐观—哀叹(玄宗为界)高适:自负狂放,功名心强;高官封侯壮大雄浑,骨气端翔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5-岑参:“岑嘉州”心境变化:苦闷思乡—乐观进取边塞战争,异乡习俗,自然景观*高岑比较:高—尚质主理(魏晋风);质朴平实,意胜于辞岑—尚巧主景(六朝风)王昌龄:王龙标,王江宁;狂放豪爽清刚劲健,思致缜密其他诗作:送别,女性题材其他:王之涣、崔颢、李颀、陶翰等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生平:少年(道教,剑术,任侠,漫游)定居安陆(干谒,漫游,求仕,隐居)供奉翰林,三入长安艺术特征:强烈的主观色彩;想象夸张;飘逸雄奇;风行水上,自然浑成体裁:古体诗《古风》;乐府、歌行;绝句;律诗乐府歌行:古题乐府的创新:a.借古写今,时代精神;b.根据古题联想生发,第一人称写主观感受。完成从乐府到歌行的转变。歌行:想象、虚实、跳跃、大开大合,打破固有格式。绝句:自然明快,清新俊逸;山水、送别最多;受乐府民歌影响。*渐变期大历到德宗贞元年(766~805)怀旧伤今,苦闷彷徨,孤独衰老,乡愁羁旅雄浑壮丽—清雅淡远;浪漫—写实过渡性:表现出审美观念和艺术取向的新变,为中唐再盛做准备。①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诗圣生平:读书壮游(读书,漫游,交友,求取功名)滞留长安(应举,献赋,干谒,除官)陷贼、为官(安史之乱)漂泊西南(成都、夔州)终老江湖(湖北、湖南)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6-思想:盛世理想与儒家情怀:明君贤相的理想,心忧天下的情怀。“诗史”:叙事手法,记载事件,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历史中的个人情感,个人—时代艺术成就:沉郁顿挫,风格多样,萧散自然;写实倾向,铺陈叙事手法;诗体创造:a.五言古诗:长篇铺陈;b.绝句:组诗形式,扩大容量;c.五律:时事民生,组诗;d.七律:题材、谋篇、用韵等都基本成熟。杜甫律诗:拓宽表现范围、手法;声律精心安排,严中求变;字炼句琢。影响地位:风骚、汉魏六朝以来集大成者;“盛中之渐”引领者,承前启后。中唐开启者:a.诗歌险怪、写实、尚奇、尚俗、求险等倾向;b.新乐府创作,用新题针砭现实。宋以后影响:a.忠君爱国、忧民济世的儒学价值;b.杜诗诗法、技艺的沿袭创变;c.文献整理编辑校注。②大历诗坛安史之乱后,国力恢复,但尚未拜托颓唐的精神状态。盛世残梦;感伤、孤独、冷落、内省。特点:尚清远淡雅,细致省净;重写实;多孤独衰老,乡愁羁旅,气骨顿衰;重近体,尤其是五言。a.江南地方官诗人:在长江以南辗转任各级地方行政官员包括幕府从事的一批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张继、戴数伦等。丰富的阅历带来创作内容题材的丰富;对个体命运、生活的深刻反省;归隐为主题的“群斋诗”。刘长卿:字文房,“刘随州”冷漠孤独,感伤惆怅;思锐才窄韦应物:郡斋诗,吏隐诗诗风转变:慷慨为国、昂扬意气—看破世情、无奈散淡仕隐,佛寺语言、精神:效仿陶渊明,冲和平淡;气貌高古,清雅闲淡。b.大历十才子(京城台阁诗人)形成原因:京城风尚—追慕荣华,点缀风雅;密切交往、唱和频繁;共同的创作原则和审美趣味:寂寞清冷,崇尚六朝的清新婉丽,追求诗境的宁静淡泊。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7-主要成员:钱起、李端、司空曙、韩翃c.大历方外诗人群1)大历隐士诗人:秦系、朱放等。并非从未进入仕途,不是天生的隐士;居住来往在江南一带,少迁徙行役之苦;任性、旷达。2)大历诗僧(大历江南诗僧群):皎然等。安史乱后,江南特殊的经济、地理条件;佛教内部戒律的松弛;以诗记禅,禅与诗相融。d.其他顾况:字逋翁,号“华阳山人”。诙谐不羁;俗中有奇,险怪奇特,开韩孟一派。受江南民歌影响,通俗明快,语言近白话;李益:戎幕生涯与边塞诗复兴三、中唐:大变期贞元后期到文宗大和前期(790~835),宪宗元和达到高潮盛极难继与新变:尚奇、尚俗文化社会心理:补偿心理:政治经济局势恶化,苟安奢靡的补偿心理扭曲心理:派系争斗,浇薄猜忌内心世界的发掘:崇道尚佛,儒家心性之学文艺领域中求新奇、避常俗、多创新:探索(古文、变文、传奇小说、词、书画)①韩孟诗派长安、洛阳为中心;韩孟为首,包括李贺、张籍、卢仝、马异、刘叉、贾岛等人。创作主张:不平则鸣:突破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重诗歌抒情功能笔补造化:汲取佛教心性说,深入幽微,取得诡怪新奇的效果。风格:复古尚奇、奇险巉刻多古体诗,反骈律声韵;题材入俗求奇;想象奇特新颖;夸张,怪、谐杂糅;用语用事生新艰涩;僻字僻韵;色彩浓重斑斓;散文化,好议论。韩愈:字退之,谥文,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昌黎先生集》风格:险怪雄奇,怪谐杂糅以俗为美、以丑为美;以文为诗,散文化章法、句法;议论入诗,直述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孟郊:字东野;《孟东野诗集》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8-性格心境内敛狭隘苦吟:重视炼字造语,追求构思奇特超常;“郊寒”:意象幽僻、清冷、苦涩;诗风寒冷荒僻,凄冷萧索。李贺:字长吉,诗鬼;《李长吉歌诗》伤心苦闷情怀想象奇诡,思绪跳跃,鬼域与仙界用词设色凄迷艳丽,视觉、听觉、味觉互通贵胄意识②中唐贬谪诗贬谪文学:中唐独特的文学景观。初唐—牢骚不断,乞怜自怨;中唐—思考深刻,情感深沉,内容丰富刘禹锡:字梦得,“永贞革新”核心人物,贬谪,“刘白”、“刘柳”简洁明快,风情俊爽;雄直劲健,昂扬朗丽托物咏怀,咏史怀古民歌情调柳宗元:字子厚,柳河东,柳柳州。冷峭简淡,内敛沉重;屈辱感与拘囚感,淡泊中寓忧怨自觉的美学追求③元白诗派与新乐府创作新乐府运动:自立新题,反映时事民生;新题乐府性质的讽喻诗背景:a.社会根源与历史契机:社会危机;政治改革、文体革新;宪宗初年宽松的政治环境。b.诗歌传统与诗体功能:汉魏乐府的写实传统;中唐写实风格提倡(杜甫、元结);文学叙事功能与社会是生活适应。成员:先导—王建、张籍;主将—元稹、白居易;其他—唐衢、刘猛、李馀、邓鲂、马逢元白诗派:继承古乐府形式,自拟新题,写时事见闻;语言朴实真切,口语入诗,通俗浅显张籍:字文昌,张水部、张司业写俗人俗事,挖掘甚深;擅长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写实,主观色彩强,情感充溢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9-王建:字仲初,“张王”写实,客观性,长于描写,多用俗语,含蓄隐曲元稹:字微之、威明,元九;《元氏长庆集》;元白唱和;“元和体”诗文兼善,《莺莺传》传奇艳情诗、悼亡诗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真切动人“次韵相酬”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思想状态: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