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整理人:肖邦的忧伤整理时间:公园前209年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使命班级:学号:姓名: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大学生应该肩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做一个正值的大学生,一个正义的大学生。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一个能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一个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学生,一个能为祖国的富强崛起奋斗一生的大学生。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使命五年前,也就是第“十一五”开始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会议上胡总书记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国内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事情有汶川的5.12大地震,还有国际分裂势力在我国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的乌鲁木齐7.5事件等。在国际上,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了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的经济冲击,而流行于全球的H1N1甲型流感也给世界人民以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恐慌。类似于这样影响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应该做些什么呢?作为大学生,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尽管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党员,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大党,为中国和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建设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有着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一个独立的中国,一个富强的中国。即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多与中国共产党党员进行交流,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最终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为中华的崛起和富强而奋斗。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年代,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学习改变和完善自身。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加强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制度意识,切实提高遵守党的纪律、抵御歪风邪气的自觉性主动性,做一个正值的大学生,一个正义的大学生。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必然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各种思潮、各种信息、各种价值观蜂拥而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生活目标模糊,心情惆怅、“郁闷”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看清社会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外来冲击对自身造成的影响的问题,正如鲁迅曾说过,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现在我们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还是生活目标不明确所造成的,确立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学习先进的思想,看清现在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知道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自然就会有紧迫感和社会使命感,一个社会的不好需要人去改造,一个社会要向好的方向发展需要有人去推动,一群人要一起创建一个富强的社会需要人领导,我们应该好好看清社会形势,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盲目跟风,看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对人民有益的,什么是对人民有害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理解,在解疑释惑中明辨理论是非,在交流互动中统一思想认识。因此,我们应该做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一个能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遥走,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神话,中国也发展成了一个大国。一个不仅仅是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就在刚刚过去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这个难关,党中央、国务院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建设同样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搞好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做的一系列决定和决议,看清社会经济形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能走向一个更好的明天,我们在学校应该好好学习,为以后踏入社会,加入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在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三农问题有了好转,但是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还需要不断努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巩固农村发展好形势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我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把握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即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以加强“三农”作为立足点,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作为着力点,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作为关键点,以城乡改革联动作为切入点,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大主题、主要特点及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而最近几年来国家政府提出的大学生下乡的政策,就是对三农问题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中国现在的国情,加入到祖国建设的洪流中,明确自身定位,尤其是我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更应该知道工作的含义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应该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奉献我们的青春和汗水,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做一个有用的人,不仅仅是体现在口头上,而是更应该体现在行动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文章开篇提到了乌鲁木齐的7.5事件,其实这是国内外反动势力所进行的影响和性质都极其恶劣的行径,想到这里,我们也应该想到我国的台湾,因此,祖国的统一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祖国的统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09年,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基础上,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和突破。国共两党、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两岸经济关系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发展,各界交流方兴未艾,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越来越成为台湾民意主流,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相信祖国的统一是指日可待,而不是听信谣言。毛泽东曾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国内外反动势力就是“纸老虎”,一切想分裂我国的企图最终都是要失败,我们应该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实现祖国的统一,也要相信台湾民众,祖国的统一大业应该由两岸共同完成。2009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变化最大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序幕拉开,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主要大国和新兴力量抓紧调整内外政策,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作为大学生应该认清这样的形势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问题上我们将遇到更加严峻的形势,但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下的和谐社会,我们要相信祖国和人民,我们应该肩负起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能源、资源、人口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上所作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终身。参考文献:[1]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郑超愚,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7—2008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3]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