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新批评讲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英美新批评温故知新俄国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及结构主义都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批评方法,它们可以说是历史的承接,但又有所不同。俄国形式主义以文学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批评对象,采用陌生化理论,分析文学的文学性。新批评则是以单一文本的次深层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理论原则,获得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所不同的是,它从宏观的角度,发掘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的同一模式,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深刻意义。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是由作品(work)、宇宙(universe)、作家(artist)、读者(audience)四大要素构成。这四者构成的整体并不能在美学上回答艺术是什么,却为我们反思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种种流派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视角。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从艺术创作理论中独立出来,始于19世纪60年代。英国诗人和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提出,文学批评应该跟文学创作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从属于文学创作;批评家要反映时代的声音,做时代的预言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早期的文学批评理论,正是分别从世界、作家、读者、作品四个角度展开,在这当中,英美新批评发展了以文本为研究对象的批评方法,在传统文论到现代文论的转变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英美新批评英美新批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提倡和实践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传统的维多利亚文学批评方法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将文学作品视为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或流露,以作者身世及其社会背景的研究为中心,展开对作品的渊源、作品与作家、作品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的研究。在这种偏向史学的研究中,作品的审美特性被遮蔽,因此文学作品失去了赖以成其为自身的根据。新批评拒绝这种实证主义的社会———历史方法,美国文论约·兰塞姆在其论文集《新批评》(1941)中,明确提出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与维多利亚文学批评划清界限。理论背景之所以被称之为“新批评”,是为了与十九世纪以来的传统的学院式的批评(维多利亚文学批评)相区别。代表人物艾略特瑞恰兹兰色姆新批评的理论观点文学本体论一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特征遂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从而确立了文学本文在批评中的本体论地位。艾略特的“非个人化”文学观是新批评的方法论的重要理论基石。他反对浪漫主义直接抒情的创作手法,非常推崇法国的象征主义,即以特定事物来暗示情思的创作方法,对新批评家注重发掘文字中所暗示和含混不清的东西很有影响。他认为就诗人与诗的关系而言,“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只有一个--特殊的工具,只是工具,,不是个性,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就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因此,“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他要求批评家将注意力从作者转移到文学本文中去,直接开启了新批评关注文学的批评思路。诗人只是工具逃避情感逃避个性艾略特新批评的理论观点结构—肌质论一新批评不满于传统文论将文学作品分为内容与形式这两部分的作法,而提出了构架—肌质论。兰色姆指出:一首诗有一个逻辑的构架,并由各部的肌质构成。构架是诗歌中可以陈述出来的逻辑内容,“肌质”则是作品中不能用散文转述的非逻辑的部分,它是诗歌的秩序、组织、神韵和意味。结构与肌质是相互对应又联系紧密的概念。诗歌批评所揭示的不是诗的逻辑内容,而是“肌质”。兰色姆重“肌质”,其实就是重视作品的非内容部分,即形式。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论表现出形式主义的偏向。如果说艾略特将文本从作者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兰塞姆等则进一步将文本从欣赏者以及批评者的附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兰色姆认为,诗的本质和精华在于肌质,而不在于构架,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本体存在,是被充分“肌质化了的”。他主张应该研究诗歌语言中的“骨架”(指主题思想或诗篇的逻辑)和“肌理”(指从文字到标点的艺术处理)相冲突的特点,使文学批评有客观标准可循。兰塞姆新批评的理论观点语境理论一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瑞恰兹进一步扩展了语境的范围。一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二是指文本中的词语所体现的“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积淀,一个词可能暗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新批评的语境理论具有十分开阔的视野,体现了新批评对文学语言的新认识。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他认为语言有两种用途:科学用途和情感用途。他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非指称性的伪陈述”。虽然艾略特的“非个性论”和瑞恰兹的语义理论背景和批评指向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肯定文学是独立自足的客体,都主张文学批评应从作者转向作品,而对新批评产生了深刻影响。瑞恰兹反讽“反讽”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对它进行了改造,使它从修辞学概念扩展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到了20世纪,反讽理论得到了进一步阐发。美国文艺理论家布鲁克斯对它做了比较详细的诠释,并把它定义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也就是说,“反讽”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和它的表面意义不一致。而诗歌正需要依赖言外之意和旁敲侧击才使语言具有新鲜感。新批评派在诗歌批评当中的常用术语新批评反讽理论举例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有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他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莫泊桑《项链》小说的主人公马蒂尔特,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职员,们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渴望参加贵族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为出席一场盛大晚会,她用积攒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向好友借了一串珍珠项链。马蒂尔特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风头,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却在兴奋之余将珍珠项链丢了。她只好隐瞒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节衣缩食度过十年的还债生涯,艰难生活中,马蒂尔特年老色衰,后来,她偶然得知那项链只是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她白白辛苦10年,充满了讽刺。张力原为物理名词,由泰特引入文学批评中,成为新批评的重要概念。所谓张力就是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诗歌的张力便来自于词的全部外延与内涵所表现的各种意义的统一。诗歌应该是其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的平衡,字面意思与隐喻意义这两种因素要同时存在并处于张力的状态。张力若过分偏重于字典意义,诗便少了诗味,过分偏重于隐喻意义,又常造成晦涩难懂。只有在两者的相互约束、相互限制中,使隐喻意义在尽可能理解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使字面意思在尽可能暗示的范围内保持其意义的一致性,才能使诗内涵丰富而又耐人寻味。新批评张力理论举例1邓恩《告别诗.节哀》因此我们两,灵魂是一体,虽然我必须离去,然而我不能忍受。破裂,只能延展。就像黄金被捶打成薄片。《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悖论“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其特征是把不协调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布鲁克斯将这一术语引入诗歌研究,用于说明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各种平面不断地颠倒,从而产生重叠、差异、矛盾的现象,这也正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根本的特点,新批评悖论理论举例蒲伯《论人》犹豫不决,要灵还是要肉,生下只为死亡,思索只为犯错;他的理智如此,不管是想多想少,一样是无知……创造出来半是升华,半是堕落;万物之灵长,又被万物捕食;唯一的真理法官陷于无穷的错误里,是荣耀,是笑柄,是世界之谜。2019/12/29《太阳城札记》——北岛孩子容纳整个海洋的图画叠成了一只白鸽命运孩子随意敲打着栏杆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生活网信仰羊群溢出绿色的洼地牧童吹起单调的短笛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新批评诗歌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在此,它已不只是修辞学上的术语,而成为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布鲁克斯曾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且充分运用隐喻。”瑞恰兹把比喻分为两个部分,喻体与喻旨,前者是一种具体的形象,后者则是从形象中引申的抽象意义。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隐喻新批评隐喻理论举例1张爱玲《夜营的喇叭》/《童言无忌》A.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B.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2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019/12/29含混燕卜逊的名著《七种类型的含混》问世以来,含混成了西方文论的重要术语之一。即“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就形成了语言的意义含混。”它既被用来表示一种文学创作的策略,又被用来指涉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既可以表示作者故意或无意造成的歧义,又可以表示读者心中的困惑(主要是语义、语法和逻辑等方面的困惑)。含混是新批评派手中不可或缺的法宝。新批评含混理论举例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元稹《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窑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为将中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新批评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为了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形式,新批评采用细读法,强调对诗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好似拿一个放大镜在仔细观察诗中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词句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句型、语气、比喻、意象的组织、词句之间的微妙关系等,然后巧妙地把它们联系起来,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语音、语法、音位、节奏、格律等语言要素,关注比喻、张力、反讽、悖论、复义等诗歌要素,以阐释出作品结构和意义的有机统一,从而以全面把握和阐释作品意蕴。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了解词义,理解语境,把握修辞特点。新批评的细读法“细读”是英美新批评的主要方法。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所以布鲁克斯说:燕卜荪式批评的要义,就在于“批评要在诗作为诗的结构中处理诗的意蕴”;而以往的批评则倾向于“用散文的方式寻找诗的‘善’和‘真’,使诗成为哲学或者科学”。在布鲁克斯看来,燕卜荪的批评是要告诉人们:诗歌的隐喻承担着“功能性”、而不是“修饰性”的作用,诗歌的韵律和词句“也都成为诗歌展示意义的积极力量。”“。新批评的细读法细读的方式方法,主要分为“印象式”细读和“潜入式”细读两大类,主要目的是综合我国古代“知人论世”的传统和英美新批评派的读书方法二者之长,而作出这样的划分。“印象式”细读包含诵读法、体验法、想象法,着重对人的情感、意志、经验等感性因素对细读的影响,“潜入式”细读包含推敲法、比较法、还原法、空白法,着重理性因素、工具性因素对细读的影响。二者并不是完全分裂的,对立的,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当然还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