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与其他诸神以组织化的形式共同居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上。它是父权制时代社会的反映,其中主要的神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等。2.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为先导,以复兴古代文化为号召,反抗中世纪神学思想禁锢。3.大学才子派:英国16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知识渊博的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致力于英国戏剧的改革,通过戏剧反映了时代精神,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他们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洛、格林等。马洛成就最大,代表作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4.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是恩格斯1859年5月24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著名命题。福斯泰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塑造的一个破落骑士的人物形象,以他为核心,构成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生动再现了英国底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画面。恩格斯称之为“福斯泰夫式背景”。5.巴罗克:是17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发源于意大利。后借用到文学上。巴洛克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丧的特点,艺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谲,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盛行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巴罗克文学代表作家有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卡尔德隆等。6.三一律法则: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它要求时间、地点、情节的三者整一,即剧情限定在单一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和一天24小时以内。这是亚里士多德悲剧定义创造性理解的产物。三一律法则对古典主义戏剧的定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7.感伤主义文学:出现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的一种文学流派。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弊端,人们出现不满,他们将这种情绪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感伤主义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家有劳伦斯、斯特恩等。8.狂飙突进:18世纪70年代由德国一批青年作家发起的一次全国性文学运动,由可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该运动的作家们以反对封建特权和封建束缚为手段,以实现民族统一为目的,提倡个性解放,创作自由。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是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9.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即不满于现状、不断追求、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渴望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地付之于行动的精神。10.二元论:体现为或天国与地狱对立,或善与恶对立。一方面,人们看到“恶”是应该被否定的东西——《浮士德》中的魔鬼菲斯特从总体上看就是被否定的对象。另一方面,人们又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恶”起到了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强调了“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作用。11.耶拿派诗论: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作家最早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概念,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他们反对古典主义,要求创作自由,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因耶拿派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而得名。12.湖畔派:指19世纪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骚赛等,他们主张回到大自然,复兴宗法制。他们常年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同时创作了大量歌颂大自然、缅怀中古的诗篇。“湖畔派”因此而得名。13.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形象。这些人物是由拜伦创造的,带有其自身思想性格特征,所以就被文学史家称为“拜伦式英雄”。其中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的康拉德。14.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写《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批判封建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崛起打造舆论,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力军;主编狄德罗,副主编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卢梭等。15.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启蒙主义者以“理性”为核心,批判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主张用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去教育民众,启迪人们摆脱愚昧状态,故有启蒙运动之称。其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二、简答题1.荷马史诗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从原始社会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艺术产物,广泛地反映出这一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古希腊生产力情况等。是后人了解古希腊最直接珍贵的史料。文学价值:荷马史诗整部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史诗剪裁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史诗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因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其风格崇高,成为了后代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典范。2.《神曲》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思想内涵:首先,作品表现了通过精神提升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为意大利民族提供了一条精神解放和道德解放的道路。其次,《神曲》体现了作家思想深刻的矛盾性,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再次,《神曲》也深刻揭示了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构成,反映了中世纪转折时期作家对“人”认识的深化。艺术特点:(1)但丁在《神曲》中,将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密结合,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了很多崭新的思想内容。(2)《神曲》以艺术结构的严密而有系统。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3)《神曲》在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运用了非常具体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4)《神曲》是使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总的来说,但丁对后代文化影响巨大,薄伽丘等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3.人文主义文学的文化特征。①鲜明的反天主教会、反封建色彩。②创作手法的写实性。③表现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性的追求。④人文主义文学在思想与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在艺术形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从韵文向散文的转变,也出现了小说、随笔散文等新的文类。4.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是:(1)拥护王权。(2)尊崇理性。(3)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4)要求文学形式遵从规范。5.启蒙运动的文学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2)深厚的哲理色彩(3)真实自然的创作风格(4)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6.《浮士德》的艺术特征:(1)形象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2)表现主观精神与客观反映现实的有机结合。(3)艺术的传统型与现代性密切结合。7.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1)浪漫追忆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2)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3)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而着重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4)善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5)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总之,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现代人强烈的个性主义愿望。8.现实主义的特征:(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现象作了广阔的描写和深刻的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性。(2)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3)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9.《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首先,《人间喜剧》描写了从大革命到七月王朝半个多世纪的法国社会的变迁,集中表现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的罪恶发家史。其次,《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描写了“这个在他看开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屈服,或者被这种暴发户所肢解。”第三,《人间喜剧》描写了争夺金钱的一幕幕惨剧。第四,《人间喜剧》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同时表达了对共和党的赞赏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注。三、论述题1.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1)堂吉诃德是一个具有矛盾寓意的人物形象。他首先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现实的人。他沉迷于骑士小说而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小说中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2)其次他是一个信仰坚定高洁,勇于行动的战士形象。堂吉诃德幻想世界充满妖魔鬼怪,时刻遇到艰难险苦,但他总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始终坚持他的信仰。(3)再次他还是一个充满童心、智慧和趣味的人。行途中,在他和桑丘的对话中他表现得头脑灵活清楚、充满智慧。综上所述,堂吉诃德的性格复杂而又矛盾,他可笑、可叹、可悲又可敬。通过堂吉坷德这一人物形象,成功的反映了西班牙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罪恶,表达了人民对社会变革的要求和愿望。2.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哈姆莱特是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典型人文主义者形象。(1)他对人类抱有美化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2)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与士兵等与朋友相称;(3)强调智慧和理性。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在性格特征方面:(1)他思想忧郁。父王的去世,母后的匆忙改嫁,叔父的篡位娶母等一系列事件给了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使他人文主义的乐观信念发生了根本动摇。基于这些残酷的现实,他产生了忧郁思想。(2)行动上延宕。人文主义思想的软弱、性格的缺失、自身行为的滞后性、追求自身的荣誉等原因使得他在付出行动方面犹豫不决。哈姆莱特复仇行动失败了,他的悲剧原因一:从主观上来说,是由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他的斗志是孤军奋战,失败也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原因二:从客观上来说,是因为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没有胜利的条件。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总之,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的形象概括了新旧交替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面貌,写出了人文主义者同黑暗现实的矛盾和斗争,写出了他们探求真理的历程,也写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3.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分析:拉斯底涅是复辟时期的青年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1)他初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他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一心只想向上爬。(2)经过鲍赛昂夫人的指点和伏脱冷的教诲,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鲍赛昂夫人传授他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她的退出还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冷伏脱冷教给了他“有财便是德”的金钱法则,劝诫拉斯蒂涅要出人头地,要有野心等,这使拉斯底涅进一步黑化。(3)高老头的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他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毒害、败坏人性,诱人堕落的罪恶。5.《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所谓“美丑对照原则”是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事物相反的本质特征。这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有多处体现,(1)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2)其次是草菅人命,随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3)最后最典型的莫过于作品中的人物对比:爱丝梅拉达对爱情的盲目与加西莫多的爱憎分明形成对比;外形丑陋但心地却纯洁善良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与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形成对比等等,卡西莫多作为最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仅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就体现了美与丑的极端对立,即外表的极度丑陋和心灵的高尚美好。总的来说,美丑对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6.《红与黑》的政治倾向。《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小说,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第二,《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第三,《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是在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中对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的揭露。第四,《红与黑》还是一部风俗小说,形象地展示了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