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科学技术非对称赶超战略摘要:自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后发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均注重采取非对称赶超的方法。二十一世纪以来,以美国、德国等国家为代表,依靠自身重大的科技发明,形成了成熟的创新网络与产业链条,对世界其余各国实现了科技领先。目前,中国正处于科技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研究部署非对称赶超措施,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本文首先深度分析了科学技术非对称现象及其特征内涵。进而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对称”赶超战略的有关论述,明确了我国具有的实施条件及其伟大的指导意义。最后列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非对称”赶超方面取得的撼动世界的成就,说明了该战略的重要性。关键词:非对称赶超战略科技创新思想中国科技战略1.科学技术非对称科学进步追求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与真理性,谋求知识的不断增长;技术进步则追求社会实践的合目的性,谋求改造自然的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从总体上看,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但由于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使科技进步的正面作用和形象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害,影响了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1.1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现象、问题科技进步是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的合称。从内容看,科技进步不仅包括科技创新所提供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方法和手段,更包括这些原理、方法和手段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科技进步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而根据这种功能的性质,并借鉴克鲁蒂拉(Krutilla)和佩奇(Page)的研究,本文认为可以把科技进步分为两大类:A型科技进步为开发生产型科技进步它主要被用来开发自然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等,它能为其实施(使用)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为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B型科技进步为环境保护型科技进步或绿色科技进步,它主要被用来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等,其实施能为社会带来生态环境效益和远期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一般来说,科技进步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强弱,取决于两类科技进步的水平、速度和规模。但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却会对科技进步的社会经济功能构成不良影响。所谓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就是指两类科技进步在内容、水平、速度和规模上不相称或不相匹配的现象。当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现象比较严重时,就会对科技进步自身的社会经济功能构成负面影响,从而成为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1.2“非对称”赶超的内涵特征可以认为,“非对称”赶超战略是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结构性优势和资源禀赋,在转型变化的重要历史时刻,准确捕捉到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实施制度创新,形成全新的竞争规则、技术轨道、组织机制等,并逐步确立为世界所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对领先国家赶超的一系列战略与策略组合。“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种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而实现赶超的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后发国家和地区往往处于不利的境地,自身的缺点和短处也较多,如果按现行规则进行正面较量,后发国家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非对称”赶超战略则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以己之长、攻人之短,甚至利用重大科技创新历史机遇变不利为有利,进而实现赶超。“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种充分把握重大变革机遇进而实现赶超的战略。“非对称”赶超战略要能得到成功实施,还需要与外部机遇相结合。在重大历史变革来临时,领先国家和地区往往囿于发展惯性,很可能会错失发展机遇。后发国家和地区若能充分把握变革趋势,参与甚至引领、主导变革,建立起新的发展范式,就有可能实现赶超。“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种充分释放制度创新活力进而实现赶超的战略。要实现将自身独特优势与外部重大机遇的有机融合,就必须率先实施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开辟新的发展空间。2.中国“非对称”赶超战略及其意义2.1“非对称”赶超战略是实现科技领跑的必然选择“非对称”赶超战略的思想起源于军事战争中的非对称战争,而后应用于经济和管理等领域,形成非对称竞争优势理论。工业革命以来,后发国家在追赶中更加注重采取非对称赶超措施,打破传统思维和发展路径,突破传统技术路线形成的固有格局,以技术突破形成技术赶超,在新的技术体系和市场格局中释放出巨大的变革力量,加速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赶超。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有利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抓住战略机遇,立足创新前沿,结合我国创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优势,在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短板领域,打开新的突破口,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2.2科技非对称赶超的历史经验纵观世界历史,16、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国际上出现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而且至今保持着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地位。这些国家能够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采用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一个重要因素。当18世纪的英国开始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和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经过一个世纪人才和科技的储备和积累,德国开始了对英国的赶超。在1855~1870年间,德国共取得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等重大发明,远超当时的世界强国英国和法国。正是把握住了以电机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电气化革命的契机,德国一跃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开启了赶超历程。这一历程以爱迪生发明电灯为开端,围绕电力技术形成了一系列颠覆性创新,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仅用了30年时间,就从1860年以前的相对落后状态,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而后,随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美国在晶体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等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巩固了优势地位,成为唯一的科技全面领先的国家。日本则在追求赶超的过程中探索了另一条路径,主要是通过有重点地、前瞻性地选择对本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实现率先突破。如20世纪80年代选择物质材料、信息电子、生命科学及宇宙开发等领域,90年代则重点选择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超导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就已完成在技术上的“赶超战略阶段”。2.2习近平科技创新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在目前可以见到的公开讲话中,习近平共有6次明确提到了非对称科技赶超战略思想。2013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听取科技部汇报时,首次提出非对称赶超战略。他指出,我国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要在关键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特别是在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两次提到“非对称”,前面使用了“非对称赶超战略”一词,紧接着使用了“非对称赶超措施”一词,这样的安排,既指明了“非对称赶超措施”是对“非对称赶超战略”的具体化,也突出强调了“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的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科技发展水平有了举世瞩目的提升。据科技部组织8000多位科学家对我国技术发展状况进行的一次评估表明,在13个重要技术领域的1350项技术中,有17%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有31%是并行水平,有52%是跟踪水平。由此可见,在有些科技领域,我国已经由“跟跑者”变为“并行者”,甚至是成为“领跑者”。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另外一些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通过对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我们理解,非对称赶超战略指的是,从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环境和态势来说,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采用不被竞争者所知的非常规策略战术、方式方法、途径手段,实现超越竞争者目标的一种指导思想。可以说,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的核心要点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变”。所谓“变”,就是要识变,应变和求变。正如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2.3“非对称”赶超战略的指导意义科技创新要坚持“三个面向”方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增强创新自信,逐步积累和厚植科技创新赶超的比较优势。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既容易容易养成妄自尊大,骄傲自满,缺少虚心学习的态度,也容易滋生妄自菲薄,对自主创新能力没信心,亦步亦趋、不敢超越的自卑心理,甚至有时候自己的创新成果自己都不相信和使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意识,以超前布局提升先发优势。非对称科技赶超战略强调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赶超和突破,强调对科技创新进行整体性把握和评估,因此也强调科技创新的全局意识和前沿意识,以超前的布局提升先发优势。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方向,以突破性创新激发后发优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和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快推进和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也就是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及时更强大的系统性保障。3.实施科技“非对称”赶超战略所得成就“中国可燃冰研究开发已落后日本十余年。”4年前,当日本首次开采可燃冰时,有人这样评价。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的高效清洁能源。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曾尝试开采,效果都不理想。日本今年4月二次试采,仍因技术不力而中止。这一世界难题被中国破解。截至今年7月9日14时52分,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从“落后十余年”到实现领跑,5年来,这种中国式“非对称”赶超频频撼动世界。9月12日,中国首个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通过专家评审,这是继2016年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全线贯通后,量子通信产业化的又一大步。十亿亿次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首;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创新高度不断刷新。5年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加速实施强力推动我国“非对称”赶超。截至“十二五”末,国家重大专项已实现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274.5亿元,带动企业地方等投入2080亿元,累计直接带动新增产值1.7万亿元,申请专利6.19万项(含国际专利6000余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1.65万个,技术标准1.12万项。“非对称”赶超成就了中国在世界创新版图上的新坐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全球排名继续攀升,从去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创造了新纪录。中国也是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的中国将继续抢占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