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名词解释: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辨析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观点正确,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第二章:名词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辨析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观点正确,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就是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扫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简答题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简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3、简述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内容。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三章名词解释: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辨析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观点正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积极采取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2、简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第四章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3、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五章名词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辨析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观点错误,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中心。观点错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式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第六章名词解释: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辨析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观点正确,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简答题:简述中国梦的科学涵义及其实现路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振兴,也会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共创世界美好的未来;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第七章辨析题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新时期的一场伟大革命。)观点正确,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观点正确,对外开放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八章:名词解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选举产生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辨析题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量的优势上。观点错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即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国有经济的比重还可以下降,但它仍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观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