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谈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方法学生:高保连专业:医疗美容技术指导教师:张富林2013年10月10日目录一、黄褐斑的概念…………………………………………………………1二、中医古籍对黄褐斑的研究……………………………………………1三、黄褐斑的分类…………………………………………………………1四、黄褐斑的病因病机……………………………………………………1五、黄褐斑的中医治法……………………………………………………2六、结束语…………………………………………………………………4七、参考文献………………………………………………………………5内容摘要现代社会由于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黄褐斑的患者越来越多,黄褐斑已成为全球大多爱美女士的最头疼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我们只有面对市场开发出副作用小,疗效好而持久的治疗黄褐斑的产品,才能满足黄褐斑患者的需求。所以通过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来达到身体的代谢平衡,还人们一个健康的美。【关键词】黄褐斑中医疗法气血瘀滞肝气郁结黄褐斑的中医治法一、黄褐斑的概念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发生黄褐色斑片为特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为后天发病形成,无遗传性。其特点为:皮损均匀成片,形态大小不一不规则,多对称分布于面部,鼻部,额部,聂部和口唇周围,也有单侧发病者,由于皮损为浅褐,灰褐,黄鹤,黑褐色的片状斑。故统称为黄褐斑。一般好发于中青年女性,25~35岁为高发年龄阶段,男性偶发。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仅影响美观。中医称“面尘”。[1]二、中医古籍对黄褐斑的研究古代医学家对黄褐斑的认识较统一,认为其发病多与气血、痰饮、火热、肝郁有关,以气血不能上承荣于面为主要病机,症结为郁。在治疗上有活血化瘀调经之法,如日月《普济方》曰:“桃仁散,主治妇人月水不通,年月深远”。有理脾化痰、清热祛湿之法,如日月《医学入门》曰:“凡风客皮肤,痰渍脏腑则面晦暗,脾肺风湿搏热,生疮红紫或肿者,俱宜金沸草散倍黄芩或升麻胃风汤加减。”有补益气血、疏肝养肝之法,如清《张氏医通》曰:“面尘脱色,为肝木失荣,人参养荣汤。”有主张脾肾同治者,如清《外科·证治全书》用加味归脾汤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三、黄褐斑的分类根据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及形状差异,分为日晒斑、妊娠斑、产后斑、肝斑、蝴蝶斑等类型。四、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黄褐斑与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失调和经络失调有关。(一)阴阳失调阴虚生内热,消耗各种内液,致使津液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动缓慢不畅,淤血滞于经络,血瘀发斑,从而引起黄褐斑。阳虚生外寒,人体失于温煦,血遇寒则凝,血液在脉管中流动缓慢,血运行不畅滞于孙络,血瘀发斑,从而引起黄褐斑。[2](二)气血失调气血两虚,血液运行无力,不能濡养颜面,久虚则瘀,血瘀发斑。阴虚血热,伤津耗液,致使津液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动不畅而滞于孙络,血瘀发斑。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而滞于孙络,血瘀发斑。(三)脏腑失调肝气郁结,疏泄不通,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发斑。脾胃虚弱,运化功能降低,气血不足,久虚则瘀,血瘀发斑。1肾虚精血不足,久虚则瘀,血瘀发斑。肾阴虚,易生内热,消耗各种阴液,致使津液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动不畅而滞于孙络,血瘀发斑。肾阳虚,易生内寒,人体失于温煦,血遇寒则凝,血液流速缓慢,血运行不畅而滞于孙络,血瘀发斑。(四)、经络失调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发斑。五、黄褐斑的中医治法黄褐斑分为肝气郁结型、脾虚型、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肺阴虚型。(一)、肝郁型表现特点面部症状:肝开窍于目,主青色。肝经或胆经走行于前额外侧,颧颞部、眼周、口周,因此色斑分布范围广,但多在眼周、颧部、眉弓、面颊等处。斑色多为浅褐或深褐色,部分患者在月经来潮前色斑加重,经后色斑减轻。[3]全身体征情志不畅: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多疑善虑或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善太息。月经不调:周期紊乱,颜色暗红,经量减少,伴有血块,经期伴随情绪变化,乳房胀痛或小腹胀痛不适,甚至发生闭经。气滞不通:胸闷腹胀,两胁胀痛,有时头痛或小腹痛,咽中梗阻,自觉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其他特征:口苦咽干,晨起明显,不思饮食,嗳气吞酸,小便涩滞或淋漓不爽,舌苔白脉弦,易并发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4](二).脾虚型表现特点面部症状: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黄色。胃经走行于口周、面颊、颧颞部,因此色斑分布在口周、面颊、鼻翼周围。斑色多为黄褐,大部分患者肤色偏黄,或颜面虚浮。有些患者唇干起皮无光泽。全身体征消化机能减退:食欲不振,口淡无味,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嗳气,矢气,便溏腹泻。舌象脉象:舌色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舌面有裂纹,脉弱或缓。月经不调:经量或多或少,经期延长,甚至崩漏,血色淡红,若血瘀严重则血色暗兼有血块。其他体征:健忘嗜睡,神疲身重,气短懒言,四肢乏力,怕冷畏寒,是有浮肿,口黏。(三).肾阴虚型表现特点面部症状: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主黑色。膀胱经走行于额部,因此色斑分布在耳前、两颊、额部等处。斑色多为黑褐,部分患者肤色偏暗发枯或萎黄不泽,或有黑眼圈,皮肤多干燥,午后颧红。全身体征腰酸困痛:腰为肾之府,两侧腰痛为肾虚之症,尤以经期是明显,常伴有月经不调。2失眠多梦:以入眠难为特点,睡眠少且质量差,并伴有头晕耳鸣。阴虚生内热:口干嗜饮,尿少色黄,便干便秘,五心烦热,喜冷怕热,骨蒸盗汗,头发枯黄,脱发或断发。[5]舌象脉象:舌体瘦小,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四)肾阳虚型表现特点面部症状:色斑分布在耳前、额部、面颊外侧等处,斑色多为黑褐,部分患者肤色晦暗无光,或有黑眼圈,重者晨起颜面浮肿或眼睑水肿。全身体征腰酸腿软:腰为肾之府,两侧腰痛为肾虚之症,尤以经期明显,常伴有月经不调。睡眠差:易惊醒为特点,多梦。阳虚生外寒:舌体胖大,喜热怕冷,四肢冰凉,背负如水,如坐冰盆,易生冻疮。舌象脉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苔白,多津液,脉沉。其他体征:常流清涕,神疲乏力,自汗少食,动则气喘,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性欲减退,傍晚常有腿沉脚肿。(五).肺阴虚型表现特点症状:干咳、潮热、盗汗、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1、肝郁型黄褐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中药治疗:舒肝丸或逍遥丸、益母丸针灸选穴: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饮食疗法:多吃绿色食品养肝。2、脾虚型黄褐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健脾益胃。中药治疗:健脾丸或保和丸、归脾丸针灸选穴: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饮食疗法:多吃黄色食物。3、肾阴虚型黄褐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滋阴补肾。中药治疗: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加丹参片针灸选穴: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饮食疗法:多吃黑色食物滋阴。4、肾阳虚型黄褐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温补肾阳。中药治疗:金匮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饮食疗法:多吃黑色食物壮阳。5、肺阴虚型黄褐斑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滋补肺肾。中药疗法:养阴清肺汤。3结束语当人们顺应四时、防寒避暑、动静有衡、劳逸适度、活动肢体、平和情志、饮食合宜时,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也都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人体的皮肤也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还自己一个健康的美。4参考文献【1】何晓晖《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1【2】廖福义《中医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3】王海棠《美容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3【4】王海棠《中医美容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5】王义祈《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