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的棕色地带开发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棕色地带开发初探【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技的发展,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导致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棕色地带。本文试图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对棕色地带开发进行再认识,分析棕色地带开发对城市历史、文脉、景观和空间延续的重要性,为我国棕色地带开发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向。【关键词】棕色地带、城市设计、文脉主义、工业遗存1棕色地带开发的概念1.1棕色地带的定义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CERCLA),也称超级基金法(SuperfundAct),对“棕色地带”作出了明确定义:“棕色地带是指一类不动产,这类不动产因为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害及危险物的污染而影响到它们的开发、复兴和再利用。”概念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中未充分利用,或是废弃的用地;二是存在潜在的、一定的污染,如对土壤、水体、大气、建筑物及其他环境物质的污染,污染物的类型包括有害的工业化学物质、铅等重金属、石棉石油产品、医院垃圾,甚至鸟类的粪便。1.2城市棕色地带的成因城市棕色地带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中传统的制造业、运输业和仓储业持续衰退,过去在制造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都表现了不同规模的危机,出现结构性的衰退。(2)随着生产技术、运输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城市某些区域的建筑、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不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而出现功能性的衰退。(3)由于大城市的郊区化发展趋势,使得大量人口从城市向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区迁移,土地开发随之向城市边缘地带集中,中心城市投资减少,就业和税收减少,绿地面积缩减,社区资源和财富随之流失,逐渐陷入发展困境。(4)城市的发展扩张导致了原来的边缘区域逐渐被城市包围,该区域原有功能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租级差等问题,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不合理性。1.3棕色地带开发模式在棕色地带的开发方式上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都进行了许多尝试,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棕地景观开发模式景观开发模式一般适用于上述棕色地带成因的第一种情况,因经济结构转型和传统工业没落,再加上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导致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等工业的外迁,遗留下大片厂区和工业设施。棕地景观开发就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处理破碎的地段,充分挖掘场地原有的结构和精神并加以重组,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具有活力和个性的景观。(2)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生态工业的建设途径是通过发展商新技术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高效循环利用资源(解振华,2004)。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最有效地途径,需要相互协作的多个企业群落,通过有效的分享信息、物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自然资源达到企业群落以及区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是通过规划系统内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达到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最小,废物产生量最小的产业系统,并且系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关系、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3)创意产业园区模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物流业、坚持绿色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第三产业。棕色土地通过退二进三进行产业升级,实践中有很多研究实例。面临寻找废弃工业用地新用途问题,工业保护论者可能选择保留所有或大部分棕色地块上的建筑,将这些建筑灵活的转变为艺术家或建筑师的工作室、剧院或者酒吧,转变为从事创意活动或居住场所。通过上述途径实现生态化改造的案例在国内外都有很多,如德国鲁尔工业区IBA埃姆舍尔公园将被废弃的工业用地改为文化用地,从而新建一个园区。2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类。作为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常是一般的、理想化的、整体的,其表达方式则是理性的、自律的、规范的。在城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城市设计理论,学者们反复推敲提出设想,审慎的确定概念的定义域和内容,还时常变换视角和研究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力求从本质上揭示城市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Team10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而应用形态的城市设计则偏重方法和技术,因而常是现实的、相对易于操作的,其表达方式则常是经验的、实证的。曾任纽约总城市设计师的巴奈特教授曾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问题。”他认为,我们不可能像柯布西耶设想的那样将城市全部推翻然后重建,城市形体必须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所以应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3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对棕色地带开发的再认识作为具体的城市建设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设计有着不尽相同乃至相去甚远的看法和理解。不论是理论形态还是应用型态,都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科学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进行设计研究工作。在20世纪的世界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中,城市设计保持了其特有的坚持地域场所性和文化多元的立场,以及在城市环境改造和塑造方面的创新属性,正是城市设计塑造的这种空间和环境,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和生活格调,建立了城市的品质和特色。城市棕色地带作为工业社会的标志产物,林立的烟囱,纵横的货运轨道,繁忙的矿区,都曾是现代化和富强的象征,记录了人类一个时代的发展印记,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同时,由于功能需求和技术进步发展,许多工业建筑还在人类建筑历史上开创了记录,体现了时代的先进性与审美倾向。德国的关税联盟12号矿区炼焦厂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虽然绝大部分棕色地带还是属于普通的非遗产类性质,但仍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合理的改造再利用,有利于塑造城市的特色与场所感,使其在城市高速发展中不至于失落“自我”,有利于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场所感的延续,特别是棕色地带的景观开发还为市民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休闲空间,既丰富了城市空间环境,也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场所——文脉分析方法是城市设计空间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它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匹配,并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人们驾驭城市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间分布中的视觉艺术、耦合性和实空比例等原则等量齐观。从棕色地带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出其在出现之前往往是传统制造业、污染较严重的工业用地,其存在的时间往往很长,附近的居民一般会直接在这些工厂里工作,或从事相关的产业,有时一个城市就是因为一种产业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些棕色地带上的工业设施是城市居民的记忆,城市历史的载体。他们的社会文化价值巨大,在进行棕色地带开发时,利用其存在的现有条件,对其进行景观开发或创意产业开发都会使人产生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因为棕色地带的开发将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及地域特定条件联系在一起,产生文脉联系。这种城市空间的存在不仅是城市文化的延续,也是城市艺术的有机组成。成功的城市设计应该是使社会和物质环境达到最小冲突,而不是一种激化式的转化,其目标实现应遵守生态学准则,即去发现特定城市地域中的背景条件,将要素和谐的组织在一起。旧的工业的遗存如船坞、厂房、水塔、龙门吊、铁轨、烟囱等历史的与时间的积淀,本生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语言,一种符号。设计师对他们进行修饰和改造,包括增或减的设计,最后以创造新的语言和形式,更艺术地显现作为城市记忆的体现,这些被开发的棕色地带更充分的满足了作为公园等新的功能要求,而不是大规模的拆除,既费时又费力。当我们再漫步于这些棕色地带时感受到的不仅仅再是设计师对开发项目的处心积虑,或许更多的是那段可歌可泣的城市精神的再生。棕色地带的开发工作不仅仅意味这要探究历史而且意味着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形式的模仿是以新的形式的自我消失来获得协调,但新形式的自我消失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尊重。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的价值在于它距当今时代的时间。形式的模仿只能含糊或抹杀时间,没有时间差也就无所谓价值得体现,这些工业遗存的价值就体现在这。4案例分析——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场地原址是华盛顿天然气公司旗下的一家煤气厂,始建于1906年,1956年倒闭。改造于1972-1975年完成,公园面积大约8公顷,位于美国西雅图市联合湖的北岸,与市中心隔岸相对。1970年,景观设计师哈克被委托在西雅图煤气厂的旧址上建设新的公园(GasWorksParK)。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原有的工厂设备全部拆除,把受污染的泥土挖去并运来干净的土壤,种上树林、草地,建成如画的自然式公园,但这将花费巨大。啥克决定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的元素出发进行设计,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素从记忆中抹去。经过有选择的删减后,剩下的工业设备被作为巨大的雕塑和工业遗迹而被保留了下来。东部些机器被刷上了红、黄、蓝、紫等鲜艳的颜色,有的被覆盖在简单的坡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内的器械。将工业设施和厂房改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的做法,使原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的工厂保持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工业废弃物被用作公园一部分的做法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成本,还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煤气厂公园不是一个凝固的景观,其不仅丰富了西雅图的城市功能,而且它的功能是为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一个平台,让人们以自己的万式来使用公园,如在此举行音乐会,进行公共集会、放风筝、骑自行车、儿童游戏和观赏风景等各种各样的活动。生态理念的引人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方式,加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它们成为环境生态原型。煤气厂公园在丰富了人们活动的同时也延续了城市空间,其与市中心隔湖相望,形成了对景关系。从市区可以看到公园巨大的工业遗存,形成了很好的城市景观,同时在公园内休闲时也可欣赏城市美丽的天际线。5结语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在也面临着棕色地带开发的挑战,我们应提高对于“棕地”开发的前瞻意识。目前我国的工业用地再利用还停留在存量土地的静态改造方面,忽视了对现有用地及未来供给的后果和影响的评判,棕地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应该在结合城市历史、文脉、景观和空间的延续性方面有选则的合理开发。正确的棕色地带开发可以完善城市设计,而城市设计也会反作用棕地,使其在更好的环境中发挥更大景观、文化价值。参考文献:(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王彦.浅析城市棕色地带更新的概念与实践[J].现代城市研究,2007(6)(3)丁宇.城市棕色土地复兴与经济生态化调控探索.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4)萧明.城市空间文脉与城市特色[J].江苏城市规划.2006(5)(5)何芳陈滢盈冯硕.西方“棕地”再开发的启示[J].上海房产.2010(4)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