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孟子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2.《庄子·外物》篇说:“笙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蹄者之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毛诗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需“主文而谲谏”。4.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观点。5.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6.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诗赋欲丽”这一观点。7.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体性”这一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之间的关系8.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9.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是《文赋》。10.陆机在《文赋》中论诗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11.皎然最重要的诗论作品是《诗式》。12.严羽《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13.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童心说”,主张文学表现真情。14.针对明代复古派末流在创作上拘泥于古人格调,公安派打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旗帜。15.李贽提出了“《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这一观点。16.王夫之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17.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运事”。二、名词解释1.以意逆志: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的批评。2.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即不虚假地对统治者歌功颂德,不隐讳他们的凶狠残暴的恶行,一切都照历史的实际情况真实地予以记录,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继承了孔子之“诗可以怨”的说法,同时汲取屈原“发愤抒情”及《淮南子》“愤中形外”的精神之后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指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对现实的批评精神,它总结了古人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并对后世的文人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4.(钟荣)“滋味”说: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之至也”。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从根本上把“滋味”与诗美李先念起来,从而为诗歌创作和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钟嵘认为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他将“兴”放在第一位。5.点铁成金:是黄庭坚诗文理论的方法论,其一肯定了文化的自然传承以及向古人学习对于诗文创作的重要意义,其二,化用前人的诗句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使自己的诗句既有厚重的文化积蕴而又了无古人的痕迹,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浑然一体,自然天成。6.(严羽)“妙悟”说:“妙悟”本是佛教用语,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所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一指学诗与学禅途径是共同的,都在于“妙语”,二指诗与禅的道理是相同的,都通过“妙悟”来把握,前者是方法意义上的,后者是对象意义上的。7.(李贽)童心说: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即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成功与否的首要的价值标准。只要有童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三、简答题1.荀子的主要文论思想第一、对诗所言之“志”的新阐释。“志”并不是一个具有确指的概念,而是泛指人的情感和意愿,是作诗或赋诗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诗与“性”、“伪”的关系问题。在荀子的思想系统中,凡人生而有之的东西即为“性”,凡人后天创造或习得的东西即为“伪”。在他看来,诗歌与人之“性”与“伪”均有密切联系。2.《毛诗序》的主要文论思想第一、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它一方面肯定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第二、系统论述了文艺的社会作用。特别提出诗自上而下教化作用的重要性。在《毛诗序》作者看来,诗的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诗具有讽谏的意义,也表现在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第三、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毛诗序》全面总结了《诗经》的艺术经验,把《周礼.春官.大师》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相对与风雅颂,《毛诗序》对赋比兴没有过多解释,因此后人对赋比兴的争议也颇多。3.韩愈的“不平则鸣”的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论,是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观点的继承和发挥,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为那些抒发不平,表现对现实的抗争的作品的产生和存在打出了理论旗帜。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到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主张,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是指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后来在《荆潭唱和诗序》中又提到了这个观点。4.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说“思与境偕”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所谓“思与境偕”,意即情景交融。作诗欲有深厚的艺术意蕴,就必须避免浅露直说,注重意境的营构,融情入景,以景寓情,使读者涵泳于情景水乳交融的艺术氛围之中而获得深长的美感享受。司空图认为“思与境偕”诗的艺术的最高标准。5.苏轼的创作论(1)文学创作的发生论。苏轼的文学创作论极其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文学创作目的和作用的分析论述,其基本观点是提倡“须要有为而作”。文学是人的情感的自由抒发,而创作主体的情感首先必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提倡“有意而言”“有为而作”。(2)艺术思维与艺术表现伦。苏轼强调观察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空静”的观察和思维方法,主张深入细致的体验社会和探索大自然的规律,并把这一切看作创作的首要条件,并强调了审美活动绝不能带有功利色彩。此外,苏轼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艺观,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刻的内涵,如诗之有味。另外,苏轼还要求诗歌的形象必须具备传神的特点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作家在创作中要摆脱这种束缚。(3)艺术风格论。苏轼提倡多种艺术风格并举,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风格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在理论上论述诗歌的风格,苏轼不偏不倚,公正通达的对待不同的艺术风格,并形成了自己豪放和平淡质朴的诗风。6.叶燮的创作论(1)文学创作是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结合,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然后合而为作者之文章,他认为,理、事、情是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内在的才、胆、识、力则总之为“志”。中心意旨就是要确立一个具有艺术独创性的诗歌创作主体。(2)“在我之四”中,识是判断力,包括知性的判断力和审美的判断力两个方面,具备了两方面的判断力,主体才具有独立性,不会跟随世人或是古人的脚步亦步亦趋。才是审美表现力。识与才是体用关系,识为体,才为用,内有识才能表现出才。胆是主体的自信力,它也是建立在识的基础上的。力是才所依赖的生理心理能量,体现在作品中是作品的生命力。(3)在主体的四要素中,识处于核心地位。这种以识为核心的主体乃是真正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主体,而正是这个主体构成了诗歌艺术独创性的基础。7.清代桐城派的文论(1)桐城派是清代最正统的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时序相接,同为安徽桐城人,人称“桐城三祖”,其中姚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理论代表了桐城派的基本理论。(2)主张写作过程中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3)重视文章构成中“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要素。(4)首创散文风格学上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姚鼐《复鲁絜非书》:“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阳阴刚柔之发也。”姚鼐认为阳刚阴柔可以偏胜,但不可偏废,姚鼐本人更为推崇阳刚之美。8.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1)所谓“不隔”,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2)“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四、材料分析题1.刘勰《文心雕龙》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P148试分析这段话包含的文论思想。(1)这篇文章是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2)这里指出了“神思”,亦即艺术思维活动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情状。“神思”活动无远不到,无高不至,可以不受形骸之束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无比广阔的范围和幅度,而且在整个“神思”活动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这种“神思”活动又是和作家的感情之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的。(3)“神与物游”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和统一,正是艺术构思活动的基本美学原则。2.P160-P161请分析以上论述的文学思想(1)钟嵘评诗,特别注重诗的情感,认为诗的本质就在于“吟咏情性”。他指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即诗歌是为外物所感而自然产生并抒发的个性情感。所以他在品评诗歌时极力反对那些“理过其辞”的作品。(2)钟嵘的“吟咏性情”论是以传统的物感说为基础的。就诗歌的性质而言,诗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认为,诗人情感的激发,有赖于客观外物的感召,客观外物一指自然物色,一指社会人事。(3)钟嵘承陆机“缘情”之说,以个人的生活遭际与诗歌创作相联系,这就冲破了儒家思想的樊篱,大大地拓展了诗歌表现社会生活的领域,丰富和发展了诗歌创作的怨刺传统。五、论述题1.试论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文学思想。(1)先秦儒家是围绕着政治教化的目的展开的,孔子论诗的标准体现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对诗歌功用的确认共有四个方面:修身、言辞、交往、政治。(2)孟子认为,与古人交流对话的目的是向古人学习,以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他的“知人论世”说实质上是向古人学习美好品德的方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将古人创造的精神价值转化为当下的精神价值。孟子还认为,应把“知言”、“养气”联系起来,通过“养气”培养一个不同于自然的“自我”的道德自我,这个道德自我具有一以贯之的、完整的价值评价系统。(3)荀子:第一、对诗所言之“志”的新阐释。“志”并不是一个具有确指的概念,而是泛指人的情感和意愿,是作诗或赋诗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诗与“性”、“伪”的关系问题。在荀子的思想系统中,凡人生而有之的东西即为“性”,凡人后天创造或习得的东西即为“伪”。在他看来,诗歌与人之“性”与“伪”均有密切联系。2.试论公安派的文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中道。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以公安三袁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为“公安派”,又称“性灵派”,公安派的“性灵”是哲学意义上的性灵转化而来的,与传统的“惰性”相比,更强调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精神的解放。提倡革新与创造,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