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视”就是指光、影和色组成的画面,“听”就是这个画面的所配备的声音。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将事物的声音和影像保存在胶片上,再利用电的技术投放到荧幕上,从而表现内容。在电影产生以前,我们民间有一项传统艺术,叫做“灯影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皮影戏”。皮影戏就是利用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利用光投影到白色的幕布上,再配上民间乐器和唱词进行表演,以表达情感和传讲故事。之后,电影传入我们国家,开始了在我们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1、中国电影市场电影刚刚传入中国,西方电影商人就发现了中国的巨大商机,他们纷纷来华投资,除经营放映以外,还修建连锁电影院、建设电影制片厂、培养新式中国电影演员、成立影视公司,二十年代以前,中国的电影市场一直是被外商所垄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处于十分不利地地位,但中国人仍然拍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可是从事电影拍摄的人员并非来自专业的机构,后来建设的电影公司,也多是外商投资。2、中国电影类型电影在中国进一步发展,从事电影拍摄的演员大多有戏曲舞台功底,他们将中国传统的说唱和戏剧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电影。二、二十年代至建国时期据资料统计,1905年至1931年间,我国影片数量共计683部,1932年至1949年,我国影片数量高达1080部。30到40年代的中国电影,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正是关乎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的时期,电影在促进民族意识觉醒、宣扬爱国思想、凝聚人民力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影院大多放映的是言情片、武侠片和古装片,随着战争的严峻,民众们强烈要求拍摄抗日影片。除抗日影片外,故事片在题材的选择和叙事方式方面也有了巨大转变,更加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三、建国后至文革结束1949年至1966年,建国十七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事业大繁荣,这是属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十七年间,产出许多电影,它们用质朴的语言和影像讲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期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电影歌曲的发展。电影歌曲的创作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独唱和对唱应用到电影当中。1966年至文革结束,这是文艺界的昏暗时光,中国电影几乎处于停滞期。四、文革后至今中国大陆市场广大,港澳台和大陆影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80年代中期以后,电影工作者们带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在世界的舞台,取得了许多国际大奖。这期间许多优秀作品大放异彩,时至今日也是必看的杰出影片。想要了解更多详情内容请拨打联系电话或登录盛丰影业有限公司官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