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学习目标】1、了解考点,理解考纲。2、掌握高考常考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巧记本义,紧扣语境,正确理解一词多义。4、了解词义演变特点,重点掌握古今同形异义词5、找规律、析特点,掌握词类活用。6、关注特殊实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7、依据语境推断疑难实词的含义。【学习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实词的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依据语境推断疑难实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考纲”解读】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更是每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目。如:考卷实词词义选择题文言语句翻译题2014年高考湖北卷《吴德基传》若、脱、事、多重点实词:援、相尔汝、宣布、少数2013年高考湖北卷《廉希宪事略》氏、假、浼、诣重点实词:亿、顾、展、侧肃、执2012年高考湖北卷《家有名士》肃、绝、就、谓重点实词:微、测、故、叹述、调2011年高考湖北卷《谏成帝营陵寝疏》离、迫卒、物故、顾重点实词:厚衣、封、树、亡、凿、藏、安神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宋史•萧燧传》属、怀、易、阙重点实词:贤、否、浇浮、治、与、坐视1.湖北《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什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如何理解考点中的“常见”和“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试说明》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以确定,有的因古今异义而容易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发生临时改变,因而需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指出实词的含义。3.文言实词包含哪些小考点?考试的重点是什么?它包含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等考点,其中前三个考点为考试重点。二、【命题规律】高考文言实词在命题上有什么特点?第-2-页共8页立足于常见常用,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20个实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注重与教材的联系,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或词义。考查形式有明考和暗考两种。明考题型为选择题,即将四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加以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暗考就是不单独设题,而是结合语句理解、信息筛选、分析概括和句子翻译等来考查考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情况。三、【常见错误】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赋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错误类型一】弄错通假具体表现: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或按原字去解释,或将它作另外的字解释,都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典题引路】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错误类型二】不辨古今具体表现: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典题引路】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错误类型三】不明活用具体表现: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仍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2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履苍莽中履:鞋子【错误类型四】不分单双具体表现: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果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或过称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四、【文言实词推断方法】(一)、课文迁移法。中学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词,平时练习中也会接触到大量实词,熟记这些实词的义项,在阅读时自觉地迁移学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词理解的正确率。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第-3-页共8页B.齐人未附。附:归附。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解析: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取,占领。《廉颇蔺相如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归附。《赤壁之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乘:登上、登临;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逃亡的人。《过秦论》。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解析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由也?”:笑,嘲笑。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从事,致力于。答案:C小结:教材积累是前提,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要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当然,还要再看一看情况是否相同。总之,教材是本,课外选文是末,所以说牢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建议同学们把各册教材翻看一下,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的实词虚词。(二)、上下文语意推断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往往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作出选择,前因后果、上问下答、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常常都是判别的最好依据。1.依据因果关系推断例1:(06全国卷Ⅰ)其(何远)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士类益以此多之多:称赞例1分析:“以此(因为这个)”一词提醒我们“多之”是上文所述情况的结果,而此句上句“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是赞颂何远回老家后口中不谈荣辱的美德,可以推知“多”解释为“称赞”是符合上下文语意的,因而是正确的。例2(2009年苏锡常镇调研卷)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将摭其罪摭:拾取,搜集例2分析:前文的意思是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规劝,中官恼怒,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最后一句说“无所得乃已”,即无所得才作罢。因为徐恪上疏,中官才恼怒,所以肯定是想搜集徐恪的罪证,没有找到才罢休的。由此可以推知,摭解释为“拾取,搜集”是正确的。例3(08广东卷)或问访(周访,人名)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解释加点的字:士以此重.之()第-4-页共8页例3分析:“重之”是因为听了周访的一番谦虚的话,所以“重”应该解释为“敬重”。2.依据对话推断例:(05年台湾国文考题第4题)(曹植)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倩人”一词,从上下文意推敲,其意应为:()(A)请人代笔(B)模拟他人名作(C)文章讲求漂亮辞藻(D)文章有女性阴柔之美例题分析:“倩人”一词虽为冷僻,但出现在太祖的问话中,我们可以依据曹植的答话作出推断。曹植说:“我开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但请父亲当面试试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要‘倩人’呢?”意在陈说自己有非凡的文学才能,文章一定是自己做的,由此可以推知“倩人”是“请人代笔”的意思,即选A项。练一练(1)(07天津卷)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判断红色(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乐正夔一足,信乎信:相信(1)分析:下文孔子回答了“夔一足”是指夔一人就足够了而不是夔只有一只脚的真实情况,反过来可以推知,鲁哀公问孔子的是“夔一足”是不是真的,而不是孔子信不信。所以,“信”解释为“相信”是错误的,正确解释是“确实”。(附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练一练(2)(07四川卷)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jí止,止息)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解释加点的字:未有争引咎.归己者咎:过错2)分析:上文仁杰和忽剌忽耳都说“臣之罪”,于是皇帝说“未有引咎归己者”,因此,“咎”应该解释为“过错”。(附译文:贺仁杰说:“臣是汉人,不能约束官吏制止奸私,致使钱粮多有损耗,是臣的罪。”忽剌忽耳说:“臣为长官,官印在臣手中,凡事没有不禀报我而施行的,是臣的罪。”皇上说:“有把官爵让给别人的,没有争着把过错归自己的。”)3.依据内在逻辑关系推断例:(07年全国卷Ⅱ)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人名)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第-5-页共8页例题分析:此语段中安重荣认为晋高祖的态度是“屈中国以尊夷狄”,是“晋万世耻也”,因而非常愤慨,由此可以推知晋高祖在骄甚的契丹面前的态度应该是恭恭敬敬、低三下四,而不可能是对契丹要求严格,所以“谨”应该解释为“恭敬”,此题错误。练一练(1)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案谓比干答案:案:考查谓:以为比:都干:求;练一练(2)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一一《新唐书•李贺传》从程课探书答案:从:带着程课:此指写诗的固定的格式探:掏出书:写(三)、对称语句互推文言文中常出现对称语句,这些句子结构整齐严谨,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斐然的文采。这些语句又是相互映衬的,相同位置处的词语含义常常呈相同、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词性则常常是相同的,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由已知推出未知。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与“有”相对,亡当“无”讲。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含义相同相近:•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民殷国富——富,殷—富裕登峰造极——登,造—登上,到达•文过饰非——饰,文—掩饰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扶危济困——扶,济—扶助比肩接踵——接,比—紧接着,紧挨着•怜香惜玉——怜,惜—爱惜、爱心驰神往——驰,往—向往含义相反相对党同伐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