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斑点叉尾回养殖技术-回鱼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斑点叉尾回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其体形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有触须4对,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成鱼的斑点则逐渐变得不明显或消失。(二)生活习性:斑点叉尾回属底层鱼类。幼鱼阶段活动较弱,喜集群在池水边缘摄食、活动,随鱼体长大逐渐转向水体中下层活动。斑点叉尾回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18-34℃。正常生长溶氧要求3毫克/升以上,PH值5-8.5之间均可生存,而以6.3-7.5为最适范围,盐度适宜范围为0.2-8.5‰。(三)食性: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成鱼则以浮游动物、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和小杂鱼为主食。在人工饲养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斑点叉尾回日夜均摄食,且有集群摄食的习性,主要以底层摄食为主,但幼鱼有时也游到水面摄食。(四)生长:斑点叉尾回属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以上,当年鱼体长可达13-19.5厘米,2龄鱼可达26-32厘米,3龄鱼为35-45厘米,雄鱼的生长速度快于雌鱼。(五)生殖:斑点叉尾回雌雄性比约1:1,其标准性成熟年龄为3龄,体重1-4.5千克,从生产角度讲,亲鱼以4-5龄,体重2.5-3.5千克者为好。体重4.5千克的亲鱼可产卵约30000粒。产卵季节在湖北地区为5月底至7月底,广东等南方地区为5月初至7月初,产卵水温为20-30℃,在水温23-25℃,孵化时间约6-7天。刚孵化的仔鱼体长约10毫米。二、人工繁殖技术(一)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应临近水源、排灌方便、面积3-5亩、水深1.5-1.8米、以东西方向长方形为好。亲鱼以4-5龄为好,放养比例为1:1;每亩约放养60-80尾(150-200公斤),同时套养10厘米左右的鲢、鳙鱼种100-200尾/亩,以调节水质。对越冬前的亲鱼,应采取精养强化培育,以便亲鱼顺利越冬。开春后,将池水换去2/3,并加注新水,产卵前一个月左右,适当投喂动物性饲料,如禽畜内脏、死亡的小杂鱼和虾类等,同时加强冲水,以获得最佳产卵率。产卵后要加强日常管理,把水位提高,多投喂一些精料,让亲鱼恢复体力。(二)雌雄亲鱼鉴别:雄鱼生殖器官肥厚而突起,似乳头状,生殖器末端的生殖孔较明显。雌鱼生殖器似椭圆形,生殖孔位于肛门与泌尿孔之间。雄鱼体形较瘦,头部宽而扁平,两侧有发达的肌肉,颜色较暗淡,呈灰黑色;雌鱼头部较小,呈淡灰色,体型较肥胖,腹部柔软而膨大。(三)繁殖: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繁殖斑点叉尾回,即自然繁殖、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和人工催产,但以自然产卵人工孵化最好。1、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在池塘中给亲鱼提供一些产卵装置(人工鱼巢等),让亲鱼在其内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然后将卵块收集在专门的孵化设备中孵化。(1)人工鱼巢(产卵巢)的结构及使用:产卵巢多以金属制成,形状为圆柱形或扁柱形,前端是一圆形开孔,大小以亲鱼能自由进出为准,底部用网片系住或密封。当水温到达18-20℃,在池塘四周距池边3-5米放置产卵巢,产卵巢平放于池底,口朝池中央,其前端用绳子系住,绳子的另一端系一浮子浮于水面。产卵巢数量约占亲鱼配组数的20-30%。(2)卵块收集:顺着浮子轻轻将产卵巢提起,若发现亲鱼在其中,则先将其赶走,若有卵块,则放入装有产卵池水的桶内送至孵化池。(3)人工孵化:斑点叉尾回鱼卵孵化器主要有孵化槽、孵化环道、流水孵化池等。①孵化槽:为长方形流水槽,并附有搅水装置,其搅水装置为装配在转轴上的叶片、一般转速28-30转/分。由于斑点叉尾回卵为沉性卵,因此必须用卵篓盛装后挂在孵化槽中。②孵化环道与四大家鱼环道一样,分喷水式和搅水式两种。③流水孵化池与孵化槽相似,长2-5米,宽0.35-0.4米,深0.4米,水位控制0.35米。(4)孵化管理:鱼卵每天用水霉净消毒10-12秒,孵化用水清新无污染,溶氧在6毫克/升以上,PH值6.5-7.5。(5)鱼苗收集:鱼苗出膜后集群在孵化器底部,可用虹吸管将鱼苗轻轻吸走。(6)鱼苗暂养:为提高鱼苗成活率,鱼苗进入培育池前要用水泥池或网箱暂养。①水泥池:以圆形较好,面积1-2平方米,水深0.7-0.8米,每平方米可暂养1-1.5万尾,流水量以每平方米8-10升/分为宜。以投喂轮虫效果最好。②网箱:网箱40-50目,高50厘米左右,放在鱼苗培育池中,开口在水面下5-10厘米,放养密度约10000尾/米2,4-5天后可将网箱收起。2、自然繁殖:让亲鱼在繁殖池中自然产卵受精,自然孵化鱼苗,一般产卵巢数量占亲鱼配对数25-35%。3、人工催产:催产药物及剂量:垂体(PG)4.5-6.5毫克/千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200-1800国际单位/千克,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0-25微克/千克。雄鱼减半。三、苗种培育(一)第一阶段培育(1.35-10厘米)1、池塘条件:注排水方便,池埂牢固,底质好、面积1-3亩、水深0.8-1米,鱼苗下塘前15-20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施肥: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向塘中注水70-80厘米,亩施粪肥300-500千克或绿肥300-400千克。3、鱼苗放养:经试水证实毒性消失后,亩放鱼苗2-2.5万尾。4、投饵和管理:投喂人工饲料主。5、要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配合饲料,蛋白质约35-40%,每天投3-4次,先将饲料用水拌成团状,然后投喂。每天坚持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天气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约10厘米。6、出塘:经30-40天饲养,全长约10厘米,须拉网锻炼两次方能出塘。(二)第二阶段培育(10厘米以上鱼种)1、鱼池:鱼池条件与鱼苗池相似,以3-5亩为好,水深1.3-1.5米。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7-8月,放养方式有单养及与鲢鳙鱼种混养,但以混养效果较好。一般每亩放养5000-7000尾夏花搭配500-1000尾规格相近的鲢鳙夏花。3、投喂及日常管理:①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或市售精饲料为主,投喂技术要点是“四定”,即:定位、定时、定量、定质。②每天上下午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注水,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同时做好防洪防逃工作。四、成鱼养殖(一)池塘条件:成鱼的池塘靠近水源方便的地方,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房屋等,以东西方向长方形的为好。面积5-15亩,水深2-3米。(二)鱼种放养:①时间和规格:放养时间应在8-9月或将鱼种并塘越冬后翌年春季放养,放养规格在10厘米以上,要大小一致。②放养方式和密度:可采用单养和混养,适宜与斑点叉尾回混养的鱼类有鲢、鳙、罗非鱼等。单养密度一般每亩为800尾,亩净产500千克以上。混养每亩放斑点叉尾回300-400尾、花白鲢300-350尾、鳊100-150尾、亩净产斑点叉尾回150-300千克。③投饲及管理:同第二阶段培育管理。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