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一、章节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寻觅社会的真谛)与第五单元(实现人生的价值)二、知识结构1、社会发展的规律寻觅社会的真谛2、社会历史的主体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3、价值与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5、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的价值3、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及导向作用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5、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三、考点与分值考点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考点一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考点一分值:(2014重庆文综,12,4分)(2014四川文综,10,4分)(2013浙江文综,27,4分)(2012课标全国,23,4分)(2012广东文综,35,4分)(2011江苏单科,31,2分)(2011海南单科,21,2分)(2011江苏单科,32,2分)(2013北京文综,39,12分)(2011课标,39(2),12分)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点二内容: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考点二分值:(2014福建文综,35,4分)(2011山东文综,24,4分)(2011浙江文综,29,4分)(2011江苏单科,32,2分)(2013四川文综,14(1),12分)(2011天津文综,12(2),10分)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点三内容: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点三分值:(2013江苏单科,32,2分)(2012广东文综,32,4分)(2012海南单科,22,2分)(2011海南单科,16,2分)(2011上海单科,18,2分)(2010安徽文综,7,4分)(2014山东文综,41(2),9分)(2013重庆文综,13(4),14分)(2012浙江文综,40(2),10分)考点四价值观考点四内容: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考点四分值:(2014课标I,23,4分)(2014天津文综,6,4分)(2014安徽文综,11,4分)(2014江苏单科,26,2分)(2013课标I,22,4分)(2013江苏单科,25,2分)(2012浙江文综,30,4分)(2012福建文综,34,4分)(2011广东文综,35,4分)(2011海南单科,22,2分)(2010课标全国,22,4分)(2010浙江文综,30,4分)(2013广东文综,36(2),16分)(2013福建文综,39(4),10分)考点五人生价值考点五内容: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考点五分值(2013浙江文综,28,4分)(2013江苏单科,33,2分)(2012课标全国,20,4分)(2012北京文综,28,4分)(2012江苏单科,33,4分)(2012山东文综,25,4分)(2010江苏单科,33,2分)(2014课标II,39(3),6分)(2013天津文综,14(4),6分)考点常考题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选择题非选择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选择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选择题非选择题价值观选择题非选择题人生价值选择题非选择题四、知识导入同学们好,你们现在一般都听的是谁的歌呢,你们有自己的歌手偶像吗,老师也和你们共同分享一下老师喜欢哪种类型的歌,喜欢哪位歌手。(同学们开始各抒己见,注意互动,)听完同学喜欢的歌曲,老师也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师一说出来喜欢的歌曲就会出卖老师的年龄。。。70后一般听的都是毛阿敏邓丽君的歌,80后一般听周杰伦蔡依林的歌,90后听的是许嵩,韩国团体的歌。00后听的是TFBOY。大陆的孩子听得一般国语歌,香港的是粤语歌,美国英国的听外文歌。那我们大家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喜欢的歌手喜欢的歌曲不一样呢?(同学们开始回答,我们的年代不一样,我们身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我们的喜好不一样,我们的年龄不一样,我喜欢周杰伦的歌词和曲风,)刚才大家说的这个问题用哲学上的原理来解释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开始板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五、讲解(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第一,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指人们的物质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指一个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这里包括气候(如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并存)、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位置等人口因素:构成社会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文化程度,身体素质)、构成、分布等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状况。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这些,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的内容,称之为社会存在。(如:我们所谈到的自己喜欢不同歌手的原因中有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还有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香港人听得粤语歌多,欧美是英文歌。)第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社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道德: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相互关系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如:我们每个人喜欢的歌手不同,曲风不同,是我们的主观意识,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一方面,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如:每个人所受家庭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都是个人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阶级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思想和感情就不同。)另一方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存在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与此相联系,社会意识也必然相应的发生变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如:原始的社会的生产方式,只能产生原始的集体的观念,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便产生了私有观念。)(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请问: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一方面,社会意识会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因为社会意识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学生的讨论可以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整个社会整体来看,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虽有不同,但作为社会意识都有其共同点: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就像是刚才大家回答的喜欢的不同歌手、不同歌曲,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都是有客观原因的,是对你身处时代身处环境的客观反映。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偶像观”会对我们的个人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从而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盲目的追星,例如以前有追刘德华的一位粉丝,多次自杀的事件,当然前一段时间这位女粉丝出面做出澄清,说自己的不恰当追星行为对生活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人→生产力物质资料所有制分配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哲学思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师:好的,了解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之后,我们来看本节课的第二个大的知识点,首先看一个表格: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经济基础)石器原始社会(自然经济)金属工具奴隶社会(自然经济)铁制工具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为主)蒸汽机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注: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师:上面表格内容共同体现了什么道理?学生:、、、师:通过这个简单的材料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那么大家反过来思考一下生产关系的变化对生产力会不会有影响呢?学:、、、师:我们可以拿资本主义制度的例子来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时候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进步是起到阻碍作用的,但是当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这说明什么呢?学:、、、师:对,生产关系同样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如果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之时,就会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反之则产生阻碍作用。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师: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我们常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个家庭谁最有发言权,是那个赚钱多的人,那么我们来看社会发展中的另外一组重要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谁能说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定义呢?学生:。。。。。师:大家说的都对,用书面意思表达(1)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是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例)那么这两对矛盾运动就形成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普遍作用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思考题:我国在四中全会说的法制建设,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改革,作何理解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首先,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那末,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特点决定了这一改革绝不能采取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发生激烈震荡的阶级斗争方式,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使之不断完善。师:这个思考题就是在告诉我们:社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