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路局三年发展规划(2009-2011)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沈阳铁路局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在全局已经实现2006年至2008年三年发展规划确定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本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客观把握沈局局情,立足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制定沈阳铁路局2009年至2011年三年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进一步释放运输生产力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以实现“2、3、4”总体目标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三大战略”为重要增量支撑,紧紧围绕扩充运输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路网布局和提高路网质量、加快多元经营发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加职工收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务求取得实效,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经营质量和经营实力,努力建设和谐沈局。总体目标(即“2、3、4”的目标):到2011年,全局当年多经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主业运输收入突破300亿元,职工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三大战略:1.资源战略。定位在打西部,抓住蒙东地区煤炭资源,重点围绕通霍线和辽西北地区,充分释放设备扩能改造后的能力,通过实施超常规的运输组织措施增加运力,用能力和运力保增量,特别是保证通霍线实现运量翻番。2009年通霍线货物发送量达到7000万吨,2010年达到8500万吨,2011年达到1亿吨。三年实现通霍线货物发送量翻一番的目标。2.口岸战略。定位在打东部,重点围绕中、俄、朝经济贸易“金三角”地区,构建以图们站为中心,辐射珲春、曲水、庙岭、和龙、八家子站的“大口岸”格局。抓住图们至珲春间的煤炭、和龙线八家子的金属矿石等增量资源,扩充珲春口岸铁路运输能力。在这个“大口岸”区域内,2009年货物发送量达到1200万吨,2010年达到1400万吨,2011年达到1600万吨。三年实现运量翻一番的目标。3.港口战略。定位在打中部,以支持和服务于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为主线,重点围绕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等港口,提高疏港能力,实现直进直出。2009年全局港口铁路货物发送量达到3350万吨,2010年达到4050万吨,2011年达到4700万吨。三年实现港口铁路货物发送量增长70%的目标。一、深化内涵挖潜,确保运输增量实现“三大目标”必须以运输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做保证。到2011年,全局日均装车突破18000车,全年货物发送量突破4亿吨,旅客发送量突破2亿人。(一)运输系统货物发送量在2008年完成3.25亿吨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3.5亿吨,2010年完成3.8亿吨,2011年突破4亿吨;2011年比2008年增长7500万吨,增幅23.1%。日均装车在2008年完成14753车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15771车,2010年完成17000车,2011年突破18000车;2011年比2008年日均增长3247车,增幅22%。日均卸空车在2008年完成18024车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19000车,2010年完成20000车,2011年完成21500车;2011年比2008年日均增长3476车,增幅19.3%。1.提高运输组织水平。(1)构建运输新格局。按照“组流开车、集中配空、集中作业”的组织方式和区域集中运输的思路,围绕全局10000公里铁路、300个货运站、100个战略装车点、20个大型物流基地建立起新的货物运输架构,使车流组织和机车运用更为高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2)优化装车组织。按照“运价率相同比运距,运距相同比运价率”的原则,做到“入关装满、哈局装超、管内装长”,强化高费率、远运程装车的组织,提高货物发送平均运程和吨均收入率。2009年-2011年,货物平均运程每年递增10公里,据此计算2009年能够增加货物周转量3550百万吨公里,2010年能够增加7500百万吨公里,2011年能够增加10650百万吨公里;货物吨均收入率每年递增3元,据此计算2009年能够增加货运收入10.5亿元,2010年能够增加22.8亿元,2011年能够增加36亿元。(3)用好战略装车点。从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源头治理出发,加强对战略装车点使用率的管理考核,充分发挥战略装车点在增加运量方面的“龙头”作用。系统梳理货源结构,调整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把从战略装车点出发、到达主要卸车地区的列车运行线“拉直”,使车流快速移动,确保战略装车点拉出效率、拉出效益。2009年,100个战略装车点货物发送量占全局货物发送总量的50%,达到1.75亿吨,2011年占55%以上,达到2.2亿吨。(4)推进路企直通运输。2009年,在阜新电厂、大东港、朝阳发电厂、双辽发电公司、绥中发电公司、辽河石油化工分公司、本溪钢铁集团公司、通辽发电总厂、大连湾港和北良港等10家企业实施路企直通运输,使全局实现直通运输的企业增至24家。2010年和2011年,在坚持和巩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直通运输。(5)压缩周时、中时、停时。通过细抓运输组织“四要素”,加快车辆周转。一是点上抓装卸。以快装、快卸、快取、快送实现点上提效,一次作业时间每年压缩1小时,到2011年力争压缩在10小时以内。二是线上抓能力。提高调度指挥质量,在确保“不丢线”的基础上,提高旅行速度,加速车辆移动。三是编解抓效率。在大力开行超编组计划直达列车的基础上,强化沈阳南、沈阳西、棋盘、通辽、金州等编组站功能,以快速的编组提高车流吞吐能力,大力压缩中转时间,编组站的中转时间控制在3.0小时以内。四是动力抓保证。按照全局“一台车”的思路强化机车运用和机车、车流、运行线、车站“一体化”组织,抓好各环节的衔接,为大上运输工作量提供动力保证。通过以上措施,实现货车周转时间大幅度压缩,2009年完成2.06天,相当于日均节省运用车464辆;2010年完成2.03天,相当于日均节省运用车1160辆;2011年完成2天,相当于日均节省运用车1856辆。2.普及重载组合列车。(1)充分用好通霍线第三轮扩能改造的能力,2009年实施“18+22”的货物列车运行图架构,即:下行铺划22条三组合空车运行线,上行铺划6条三组合列车运行线、12条四组合列车运行线,相当于每日开行66列5000吨列车,以满足通霍线增量的需求。(2)主要干线开行万吨组合列车。加大沈山、沈大、京哈和沈吉线四条干线组合列车和百辆空车大列的开行密度,在锦州—山海关间铺划上行10条、下行12条,沈阳西—锦州间上行10条、下行8条;在沈阳南—金州间上、下行各铺划20条;在沈阳南—四平间铺划上行21条、下行13条;在四平—长北间铺划上行13条、下行10条;在沈吉线铺划上行10条、下行4条运行线,满足开行万吨组合列车和百辆空敞大列的需要。(3)在长图线开行5000吨重载列车。充分发挥长图线应急扩能改造效能,实行上行“9+4”、下行“10+5”的货物列车运行图架构,即在长图线上行开行9列5000吨重载列车和4列普通货物列车,下行开行空车5列计长83.0的列车和10列计长44.0的列车,满足增量需求。(4)充分挖掘辽西北扩能改造后的潜力,用足、用好魏塔线和锦承线“大双线”格局,魏塔线走空车,锦承线拉重车,2009年实现辽西北地区增量700万吨目标,货物发送量达到4000万吨。3.挖掘货车运用潜力。(1)充分运用C70车辆。集中全局C70车辆,按照运量大、运程短、循环快的原则,在通霍、叶赤线和图们、本溪等地区运用,并不断加大使用比例。2009年C70车辆直达专组由2008年的20组700辆达到40组1400辆,2010年达到50组1800辆,2011年达到60组2000辆。(2)实施普通货车增载。按照车辆载重和增载的限值用足普通货车能力,2009年货车静载重达到60.8吨,按当年完成3.5亿吨货物发送量计算,日均节省运用车162车,同样装车量全年可多发送货物177万吨,全年相当于多开列车535列,节省使用机车294台日,日均节省运行线1.5条;2010年货车静载重达到61吨,按当年完成3.8亿吨货物发送量计算,日均节省运用车362车,同样装车量全年可多发送货物375万吨,全年相当于多开列车1134列,节省使用机车624台日,日均节省运行线3.1条;2011年货车静载重达到61.2吨,按当年完成4亿吨货物发送量计算,日均节省运用车602车,同样装车量全年可多发送货物652万吨,全年相当于多开列车1976列,节省使用机车1083台日,日均节省运行线5.3条。(3)用好杂型车。一是增加散粮车利用率。在粮食发运的高峰期,用足、用好粮食战略装车点能力,大力增加散粮车使用比例,减少管内袋装粮食对主型空车的占用量。散粮日均装车在2008年的300车基础上,2009年完成400—450车,到2011年完成600车以上。二是强化罐车使用。油品日均装车在2008年的1000车基础上,2009年完成1150车,到2011年完成1400车。(4)大力减少空车走行。压缩空车周时,提高空车使用效率。2009年、2010年、2011年空车周时分别压缩在0.86天、0.84天、0.82天以下,与2008年相比日均节省运用空车占用数为:2009年377辆、2010年754辆、2011年1131辆。4.加强运输组织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全局确报系统,2009年建成357个确报站和94个人工确报点,确报站较2008年的127个增加230个,增幅181%,达到全局确报和现在车信息源点全覆盖。(二)客运系统旅客发送量在2008年完成18511万人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19000万人,2010年完成19500万人,2011年完成20600万人;2011年比2008年增长2089万人,增幅11.3%。2009年至2011年,客运收入在2008年完成76.5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年均增长3亿元,到2011年末,客运收入突破85亿元,增幅11.1%。1.积极抢占客运市场。客车结构定位在拓展东北旅客运输市场上,通过增加客运能力,确保客运总量目标实现。2009年至2011年,图定旅客列车开行对数每年增加10对,到2011年突破200对,并在结构上得到最大优化。(1)优化直通客车结构:全面优化我局在京哈、京广、京沪、京九、陇海五大干线既有列车的开行结构,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入滇进藏”,开行大连至昆明和沈阳北至拉萨旅客列车。(2)优化城际动车结构:以沈阳至抚顺和长春至吉林城际铁路建设为契机,全力构建城际间快速便捷的动车组列车新结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间开行动车,沈大间运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开行长春—沈阳北—青岛、沈阳北—上海动车组列车,沈阳北—上海动车组列车实现夕发朝至。(3)优化区域客车结构:以沈阳为中心,全力完善东北区域客车结构;以哈大区段为中轴,以动车为龙头,以城际列车为骨架,以直达快速、区段快速相结合,打造东北黄金城际通道;以管内支线为重点,以枢纽城市为核心,夕发朝至、朝发夕归相结合,全力构建便民通道。2.提升客运收入质量。全局快车开行比例由2008年的77%增加到2011年的85%,空调车开行比例由36%增加到45%。2009年至2011年,旅客平均行程每年递增10公里以上,到2011年达到350公里;旅客人均票价率每年递增5%,到2011年实现43元以上。3.改善客运服务设施。客运服务设施建设和整修定位在打翻身仗上,通过必要的投入,全面提升客运设施质量。(1)加快基础设施整修。一是对京哈线秦沈段车站全部站台,京哈线沈兰段和沈大、沟海、沈丹线三等及以上站,以及其他线别上的二等及以上客运站的基本站台加高为1.25米的站台。同时,对站舍、天桥、地道、雨棚、给排水、电力、通信信号及站场线路等设施进行配套整修,共计整修89个站。其中:2009年整修50个站,2010年整修20个站,2011年整修19个站。二是结合哈大客运专线项目,对沈阳、沈阳北、长春站进行配套完善,使其形成现代化的交通枢纽车站。对大连站设备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增加旅客候车室面积,扩建候车室和修建高站台、无站台柱雨棚。(2)实现车站上水自动化。在全局客车上水站逐步安装具有自动上水功能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