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一节疆域1.(课本p2)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课本p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是热带,没有寒带。3.((课本p3)中国疆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4.(课本p5)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14个国家名称:东(1)朝鲜,北(2)蒙古,东北西北(3)俄罗斯,西部(4)哈(5)吉(6)塔(7)阿(8)巴,西南(9)印(10)尼(11)不,南部还有(12)缅(13)老(14)越。)。5.(课本p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第一大岛台湾岛和第二大岛海南岛(在图1.3中找出台湾岛和海南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6.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7.(课本p5)为什么我国领土东西端存在晨昏差异?原因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比较大,东西跨经度近62度。8.为什么我国领土南北部会存在季节差异?原因是南北跨纬度比较大,南北跨纬度近50度。9.(课本p7)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10.(课本p8)掌握每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位置分布。如,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省。我们所在省级行政单位是广东省等。按照方位记忆: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黄河中下游:京津晋冀鲁豫;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南部沿海:两广琼台闽港澳;西南:川渝藏云贵。第二节人口1.(课本p1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3.(课本p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云南腾冲县,此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第三节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55个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p17)少数民族的节日及习俗:蒙古族:那达慕节;藏族:雪顿节;回族:开斋节;傣族:泼水节;高山族:丰收节;汉族:元宵节。3.(课本p19)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p19)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我国地形特点是①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3.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4.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的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5.课本23页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25页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27页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要求:①我国三级阶梯名称及其分界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②每一级阶梯上分布的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③课本26页表2.1最终目标:在空白地图中明确三级阶梯界限(山脉名称);指出四四三三具体位置。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洼地。第二节气候1.我国气温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2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影响因素——地形);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3.(p32)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名称及其分布地区。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五带一区)4.我国降水分布特点:①空间上,东南多西北少;②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5.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6.(p36)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掌握四类干湿地区的名称、分布及其地表景观(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半湿润区植被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旱地;半干旱区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干旱区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7.(p38)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p40)图2.28我国季风主要表现在夏季(太平洋来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来的西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p40)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地形,横断山脉气候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在地形影响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8.课本38页图2.24“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任务:背诵5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39页活动第1题,认识4种气候类型的特点。9.秦岭-淮河地理意义:(1)是我国1月0℃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4)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5)水田和旱地分界(6)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界限10.惠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第三节河流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2.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北冰洋。3.我国水量最大、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长江,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在主要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4.课本45页图2.34“长江流域水系”,掌握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注入海洋:东海;划分上中下游的界点:宜昌、湖口。流经主要城市:宜宾、重庆、武汉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5.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的东西交通大动脉,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6.对长江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7.课本50页图2.41“黄河流域水系”,掌握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海洋:渤海;划分上中下游的界点:河口、桃花峪。中游主要支流:渭河、汾河;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8.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破坏严重。9.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导致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10.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上游: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凌汛(主要在宁夏、内蒙古境内)。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解决措施: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坝。第四节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异常+灾情)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3.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4.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①种类多②分布广③频发④危害大5.各种灾害的分布:①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③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④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6..各种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①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②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③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④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该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⑤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7.人们常说“祸不单行”。①台风、洪涝会引发的地质灾害: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可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②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8.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向: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跑。第三章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有价值):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阳光、土地、森林、水、水能、藏羚羊、潮汐能、温泉等;非可再生资源:核能、煤炭石油、铁矿、天然气等。2.我国的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不足。3.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4.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特点:优势--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劣势---a人均占有量少,b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匮乏,特别是人与耕地矛盾突出。5.(p69)土地资源和农业分布(p71表3.1,p93图4.10):农业分布(土地资源)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所处地形种植业(耕地)旱地半湿润区平原水田湿润区平原、丘陵林业(林地)湿润区山地、丘陵畜牧业(草地)干旱、半干旱区高原、山地渔业湿润区6.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沙漠化,人口增长造成的乱占耕地等等。7.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8.我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9.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解决措施为跨流域调水,其中南水北调是最大的调水工程,东线和中线运往华北地区(北京、天津、山东等),西线运往西北地区。(2)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为修建水库。比如长江三峡工程。10.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核心途径。知道节水措施:p80图3.20。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不同的交通运输各有特点,一般来说,水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