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单元内容分析:自然界的水循环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多是模糊的,不完整的,他们曾经学过水的三态变化,但并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基于以上的分析,首先本单元需要解决的就是水循环的认识。这个认识过程应该建立在观察和模拟实验的设计实施上。特别是在进行模拟实验中,应把水的三态变化有机地结合进去,让学生前后的知识系统化。随后是认识水循环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在这个基础上,在探究水循环与人类生活生产、常见天气现象的关系。最后引申到水源的保护上,具体是通过对水的污染和净化进行比较的方法,从而树立儿童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了培养。特别是模拟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要求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更要把模拟的事物一一对应的讲清楚,这对他们以后更深层次地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兴趣,了解科技的进步能不断提升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乐于尝试探究活动的科学态度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精神。单元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探究其形成原因。初步知道水循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初步知道水循环是形成各种常见天气现象的原因。初步了解导致水污染的原因,理解后果的严重性,初步知道净化水的简单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科学意识,初步认识到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加强。单元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以及与人类生产、常见天气现象的关系。难点: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单元设计思路:自然界中的水1.水的旅行2.水循环与天气现象3.水的污染与净化活动一: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活动三: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活动二:水循环过程活动一: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活动三:人类如何预测天气活动二:天气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活动一: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活动二:净化水的小实验活动三: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先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现象和成因,然后围绕水循环了解它对人类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通过模拟实验知道水循环是形成各种常见天气现象的原因,了解天气预报的过程。最后通过对水污染和净化的认识,树立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1、1、水的“旅行”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探究其形成原因。2、初步知道水循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的方法和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水循环的现象和形成原因难点:设计水循环的模拟实验三、活动设计:活动一:讨论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P1)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插图,了解地球表面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原因。活动器材:介绍水循环的图片活动二:观察水循环过程(P2)活动目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设计模拟水循环实验教师演示水循环的过程,能用实验现象来解释自然界水循环的现象。活动器材:水循环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烧瓶、漏斗等活动三:讨论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P2)活动目标: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活动器材:介绍水循环与人类关系的图片和资料。四、活动过程:活动一:讨论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教材P1图片交流:水是怎样从大海出发,最后又回到大海的?复习水的三态变化条件。讨论:解释水循环的原因。要求学生完整的描述。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思考水回到大海的途径,注意描述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回顾三态变化的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活动二:观察水循环过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思考:怎样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演示:水循环的模拟实验装置记录:水循环实验过程交流:实验记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找出需要的器材。实验前请学生预测实验中水的循环路线。提示学生关注各自的模拟项目。请学生指着实验装置再次描述水循环。活动三:讨论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思考:水循环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观察:教材P2图片交流: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介绍:教师简单介绍厄尔尼诺现象提示学生关注上下学等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正反两面思考水循环的影响。提供讨论主题:1、如果没有水循环会怎样?2、水灾是否可以避免?教学设计说明:活动一中水的循环实际不止这一个过程,描述完图片可以通过请学生结合身边的水循环现象引导出区域性小循环的概念,使之理解自然界水循环有总体性的大循环也有身边的小循环,它们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水循环是全球性的现象。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回顾,使学生理解水循环是热量变化的结果,从而知道它的动力来自于太阳。活动二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设计水循环的模拟实验,提示学生从海洋开始,寻找相应的器材进行模拟构建,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在交流记录之后,再请学生上讲台指着模拟器材描述水循环过程,加深对实验的理解。活动三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的两方面作用,例如下雨会影响人们的出行,但长时间不下雨又会使空气质量下降等等。随后再扩大范围引申到生活和生产。最后教师可以介绍厄尔尼诺现象,从而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力量,以及养成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1、2、水循环与天气现象一、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水循环是形成各种常见天气现象的原因。2、初步了解云、雾、雨、雪、霜、露六种常见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3、初步了解人们预测预报天气的过程。4、树立学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初步知道水循环和天气现象的关系三、活动设计:活动一:讨论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P3)活动目标:了解许多常见的天气现象是由水循环造成的。活动器材:图片活动二:观察天气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P4)活动目标:用实验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常见天气现象。活动器材:酒精灯、烧杯、冰块、湿沙活动三:讨论人类如何预测天气活动目标:了解天气预测的基本常识,初步确立科学的自然观。活动器材:图片四、活动过程:活动一:讨论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思考:我们常见哪些天气现象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常见的天气现象?思考:雨和雪、霜和露有什么区别和相同?解释:为什么“天上的雨总也下不完”教师罗列出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水循环的知识来理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解决“云、雨”的成因。指导学生结合水循环来思考活动二:观察天气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设计:模拟天气现象的实验观察:实验装置讨论:1、酒精灯加热模拟了什么?2、烧杯顶部和杯壁为什么会出现水珠?讨论:“雨和雪”、“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完成活动作业提示学生结合上课时设计的过程结合活动作业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常见天气现象。结合冰点知识,让学生理解小冰晶和小水珠的区别和联系。教师介绍凝结现象。活动三:讨论人类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教材P4图片交流:天气预测的几个基本过程交流: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思考:你理想中的天气预测是怎么样的?整理和板书资料便于学生小结提示学生从大气层外、高空、低空、地面等几方面思考教师可以介绍些古代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学生知道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教学设计说明活动一是认识各种常见天气现象,应当由学生的已知经验入手,请他们讲讲生活中有哪些常见天气现象。随后是观察图片,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可以在板书上以高空、低空和地面这样几个层面整理天气现象,这样也便于学生把天气现象和水循环结合起来。雨和雪、霜和露都是相同层面的现象,但它们的物质形态是不同的,活动一中只需学生找出这个不同即可,原因留待活动二解决。最后提出天上的雨为什么下不完这样的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能够把天气现象和自然界的水循环结合起来。活动二是模拟天气现象形成的实验。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面前的器材设计实验,在交流中对学生的设计加以完善。在实验过程中,要明确要求,将产生的现象与天气现象一一对应起来。在实验后的交流中,提出雨和雪、霜和露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首先思考它们分别出现在什么季节?为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介绍凝结现象。活动三是观察人类预测天气的过程。由于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通过讨论让他们懂得只有从各个层面收集多样性的资料,才能为后来的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最后教师介绍些古代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出示些有关天气的谚语,请学生与现在的天气预测进行对比,再预想未来的天气预测会怎么样?通过这个过程树立学生科学不断进步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的意识。1、3、水的污染与净化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人类污染水资源的行为。2、知道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3、初步了解一些净化水的方法,知道自来水厂生产的过程。4、树立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一些人类污染水资源行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难点:了解一些净化水的方法三、活动设计:活动一:讨论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P5)活动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几种常见途径和原因活动器材:图片和相关资料活动二:净化水的小实验(P6)活动目标:初步了解一些净化水的方法活动器材:墨汁水、塑料杯、活性炭、沙、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橡皮管活动三: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P6)活动目标:结合相关影视资料,了解自来水生产加工的几个阶段,进一步理解净化水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活动器材:图片四、活动过程:活动一:讨论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人类的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思考:这些污染的水最终的影响是什么?观察:多媒体资料教师结合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加以补充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水循环来思考。通过观察触目惊心的资料让学生体会污染的巨大危害性。活动二:净化水的小实验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往清水中滴墨汁,水质的变化情况讨论:怎样使水变清实验:先组装过滤装置再进行实验观察小结:实验结果思考:我们弄黑这杯水用了多少时间多少方法?净化它又用了多少时间多少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方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三组用活性炭过滤,另外四组用沙过滤。同时教师演示蒸馏的实验,让学生知道净化水有几种方法。活动三: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思考:自来水是怎么生产的?观察:自来水的生产加工过程思考:自来水厂用我们净化水的方法行吗?教师提示他们上海自来水选用的是黄浦江的水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从左到右,分别表示自来水生产的三个基本过程:沉淀、过滤、消毒。教学设计说明活动一主要是观察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对水污染的情况,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体会水污染的最终影响对象是人类本身。教师除了教材图片外,还应该准备一些更为触目惊心的媒体资料,加深学生对水污染严重性的认识。活动二是净化水的实验。教师把清水滴上黑墨水后请学生设计净化方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交流中,要不断完善最后形成方案。如果方案多的话可以分组进行不同的实验,最后验证哪组的方法最具效果。实验中提示学生要具有耐心,认真观察。实验交流后请学生思考我们弄黑这杯水用了多少时间多少方法?净化它又用了多少时间多少方法?通过这些问题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使受污染的水复原是需要人们付出大量时间和资源的。树立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三是拓展活动,观察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教师最好可以找到相关资料媒体,特别是黄浦江取水口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能观察到自来水厂的工作效果。最后把课上净化水的方法和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实验和批量生产是采取不同方法的。第二单元地震与火山单元内容分析:地震与火山1.地球的内部2.地震3.火山活动一:观察地球内部构造模型活动三:推断暗盒里装的东西活动二:观察地壳剖面的模型活动一:了解地震引起的后果活动三:讨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活动二:模拟地震的成因活动一:观察火山喷发的情景活动二:模拟火山喷发活动三: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通过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经验观察,学生对于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有比较多的了解,知道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很多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对地球内部缺乏必要的认识。本单元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和现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