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姓名:张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应用数学指导教师:曾祥金20071101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作者:张芳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熊娈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2005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如何激发人的潜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公共部门由于其管理体制及人力资源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的激励被人们所忽视。本文立足于我国公共部门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来研究其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理论界和实务界比较多的是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专业研究领域出发,针对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散的研究。本文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公共部门的激励约束机制体系。另外,从薪酬制度的标准、结构、体系和形式等角度,运用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期望理论来研究我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的完善措施,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以往委托代理理论中关于私人部门激励问题的研究已卓有成效,为此,本文尝试性地将我国公共部门激励约束问题纳入委托代理框架下来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具体包括经济人理论、政治人理论、宽带薪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激励约束理论,以用来指导本论文的研究,并结合公共部门的相关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思路体系,为以后各章节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分析我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首先对我国公共部门现行薪酬制度在标准、结构、体系和形式方面的激励作用进行了肯定,然后对现行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进而对其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提供了参考;第四部分是我国公共部门激励约束机制体系的构建。本章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公共部门的激励约束机制体系;第五部分是优化我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的措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行框架,从完善薪酬标准、重构薪酬结构、调整薪酬体系和规范薪酬形式这四个方面来优化我国公共部门的薪酬制度,在探讨优化我国公共部门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时,尝试性地将公共部门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置于委托代理框架下,提出了从内部根治和外部救治的总体思路和相应的对策;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对该领域的前景与展望的探讨。2.期刊论文胡贺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北方经济2007,(2)在风险投资中,各方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降低投资效率,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危害.本文介绍了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三个决策主体和两层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设计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提高风险投资效率.3.学位论文楼静波家族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山西票号与中世纪意大利家族企业的分析与比较2007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迅速发展,在民营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任用职业经理人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信息的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委托人无法完全了解代理人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代理人是否实施了舞弊欺诈手段等。学者们一直在寻找解决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办法,但始终不尽如人意。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山西票号委托代理制度及其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山西票号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给了代理人足够的信任和决策空间,为代理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经营管理的潜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以身股平等参与分红为特征的激励机制和以集体主义惩戒为特征的约束机制,既有效地激励了代理人,又以较小的成本约束了代理人,防止他们实施舞弊欺诈等行为。此外,本文还选取了在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制度上与山西票号存在较大相似性的中世纪意大利家族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其委托代理制度上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激励约束机制上的具体做法和制度进步,并将其后期的企业与山西票号进行细致的比较。经比较,笔者发现,两者在委托代理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如都倾向于任用非家族成员和“本地人”,都通过向代理人让渡一部分剩余索取权的方式来激励代理人等。但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如两者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代理人群体的广泛程度不同,以及两者因核算体制不同而导致的分配体制不同等。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1、对史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山西票号产生于19世纪初期,而中世纪意大利家族企业则大约出现于13世纪初期,距离现在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因此目前有关二者的历史记录已为数不多,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详尽。2、将山西票号与意大利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制度进行比较。虽然两者分处于亚洲和欧洲,所属时期也相距五、六百年,但是两者都是当时成功的大规模家族企业,其经营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熟和完善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且他们在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制度上也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具有较大可比性。4.学位论文肖旺中国外贸代理制的委托代理问题思考200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外贸体制改革也在积极进行,但是作为其中重点的外贸代理制的发展却不如人意。中国于1984年开始推行外贸代理制,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外贸代理制的推行仍然举步维艰。外贸代理作为实现跨国交易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方式,它涉及到委托人、代理人、第三者三方的利益、权利及义务分配问题。因此它的顺利推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本文从中国外贸代理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了在外贸代理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外贸代理中信息传导方面的缺陷,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具体的问题;指出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是中国外贸代理实施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它使代理制协调生产企业与外贸部门之间利益关系的作用难以发挥;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激励约束手段,并根据中国当前实际情况,阐述了制度完善与激励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阐明健全的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等外部制度安排是外贸代理制运行的外在保障。只有内在约束激励机制的确立与外部制度安排的逐步健全相配合,外贸代理才能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期刊论文秦玉霞.QINYu-xia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及其矫正-潍坊学院学报2005,5(3)自从委托代理制度被引进我国,其运行机制出现种种弊端:行政性太强,监控弱化,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弊端,应从三个方面对委托代理机制进行重新构建:一是重构代理模式,使行政性的委托代理机制转向企业性的委托代理机制,二是构造内外监控的权力制衡机制以减少代理成本,三是重新设计激励约束机制,尽量避免代理人的短期行为.6.学位论文胡鹏试论粮食储备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2006“民以食为天”,综观中国历史,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难题。粮食问题已超越了一般经济范畴,兼有社会稳定意义。而国家粮食储备是中国政府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保证粮食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储备也日益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重视。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通过构建储备粮补贴管理的长、短期激励约束模型,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和企业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行为对粮食储备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储备粮管理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决定和制约因素。认为,在粮食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储备粮管理的核心在于委托人如何有效激励和约束代理人。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在制订激励措施的同时也受到两种约束,一个是激励相容约束(IC),另一个是个人参与约束(IR)。因此,在储备粮的管理中,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制订有效的激励措施,确保在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粮食进出口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模式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世界粮食储备管理的发展趋势。最后,针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7.会议论文侯向丽国有产权委托代理风险及有效实现途径2006本文介绍了我国国有产权委托代理特点,总结出有效国有产权委托代理的实现途径包括:(一)完善国有产权代理制度;(二)尽量缩短委托代理的链条;(三)国有产权委托代理方式的市场化;(四)在公平竞争的市场制度前提下,完善代理人约束与激励机制。8.期刊论文谢湘泉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经济师2005,(5)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如何促使代理人更为积极有效的行使委托人赋予的代理权以及更好的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包括用博弈的分析方法,文章也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但侧重点是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完全信息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然后又建立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策略解及其经济解释.9.学位论文管丽娜中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研究2007在我国保险市场恢复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寿险业务以团险为主,寿险公司对个人寿险业务的开展主要是采用单一的自有销售机构——分支公司销售方式,并逐渐辅以兼业代理机构销售的“人保模式”。1992年,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引进,打破了传统的寿险营销模式,个人寿险业务得以快速的发展,成为寿险业务发展的动力,此后,寿险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在在1997年,寿险总保费首次超过产险总保费。对于寿险业务的巨大发展,个人代理人制度功不可没,但是在这一制度引入后的十几年里,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弊端也逐渐凸现出来,这一营销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寿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寿险市场中各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作为委托方的寿险公司和作为代理方的个人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对称,使个人代理人的行动与寿险公司利益最大化不能相一致,由此引起了委托代理风险。对于委托代理风险,一般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但是我国个人代理人制度中解决委托代理风险的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继续保持中国寿险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个人代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基于这个问题,借鉴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寿险营销制度,在全面分析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积极作用和出现的问题基础上,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基本模型,对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制度性缺陷加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引言。引言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背景,并且界定了相关概念。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及创新。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找出其研究的不足,从而确定自己的写作重点。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及国外经验借鉴。基本理论方面首先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并把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寿险市场,并指出我国解决委托代理风险的制度安排,最后简单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和日本寿险营销制度对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中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包含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对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的制度安排缺陷。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对于目前我国寿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出现的各种问题,本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证明。利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HolmstromandMilgrom,1987)的委托代理模型对个人代理人首年制的佣金激励制度和单一标准考核约束机制存在缺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