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图1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答案】B【教你“读”题】加油站汽油易燃贴与消防有关的标志。【解析】加油站汽油是可燃物,同时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怕以应该严禁烟火。A×A为国家节水标志B√B为严禁烟火标志C×C为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标志D×D为剧毒品标志【知识回顾】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图标2、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2A、B.、O2C、MgO-2D、H2O2【答案】A【教你“读”题】2个氧原子氧元素符号前加“2”。【解析】A×2O表示2个氧原子B√O2表示氧气,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C×MgO-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H2O2表示过氧化氢,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规律总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数目,离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数目)。如“2N”表示2个氮原子,“3H2O”表示3个水分子,“4K+”表示4个钾离子。(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或离子)中原子的数目。如“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2CO23”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需特别注意的是,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与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无关,如“3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量。如“CO23”中的“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注意:一是离子所带电荷电量为1时,“1”常省略,二是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的意义与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无关,如“3CO23”中的“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4)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如“Mg+2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KCl+5O3”表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缺少反应条件B×没有配平C×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D√正确【名师点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关键是化学式正确,其次是正确配平,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标注正确。3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加原瓶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答案】C【解析】A√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该先将pH试纸放于洁净的玻璃片上,然后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液D√氧气具有助燃性,常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瓶口进行验满【基础回顾】几种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物质(颜色状态)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木炭(灰黑色固体)持续发红,无烟、无焰剧烈燃烧,发出白光C+O2点燃CO22C+O2点燃2CO硫(淡黄色固体)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S+O2点燃SO2镁(银白色固体)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伴有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2Mg+O2点燃2MgO铁(银白色固体)灼烧至红热,离火后变冷,不易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点燃Fe3O4红磷(红色固体)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4P+5O2点燃2P2O5【名师点拨】描述实验现象时,必需准确、规范,不能混淆(不同物质的反应现象,相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现象仅是用眼睛能看到的,用耳朵能听到的,用鼻子可闻到的,用嘴能尝过的,用手能感受的,生成了XX是结论,不属于现象),二是准确区分“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和“雾”(液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A、H2B、H2OC、COD、CO2【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微观示意图表示甲烷燃烧的过程,由此可知甲可能是一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产物),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因此只需比较反应物和已知生成物(水)中氧原子的4个数,可知甲为二氧化碳。【解题思路】对微观模拟图,首先应该明确图示的意义,如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据此可判断判断微粒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可判断该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如果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有些选项可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一是注意反应物是否过量(即反应前后是否存在相同的分子),需将过量的部分除开,二是注意图示是否表示已配来的化学反应,如果没配平,应该先进行配平,再确定。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也可以结合图例(每种圆圈表示的原子),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反应,转化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6、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2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量大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答案】C【解析】A×甲、乙、丁三种溶液能与溶质固体共存,属于饱和溶液,丙溶液中无没有溶解的溶质,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四种溶液中溶解溶质最多的是丙溶液,溶解溶质最少的是丁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丁溶液C√实验条件下,所用溶剂质量一样,所加溶质质量相同,所以乘余团体越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越小D×四种溶液中的溶剂质量相同,均为50g【知识回顾】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是相对的,如果温度改变,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溶质是针对指定溶质而言,并不是说不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易错分析】本题以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在相等质量的水中所剩余物质质量,易被误认为是溶解的质量,造成错选B,解题的关键是审题。7、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深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5A、ZXMYB、XZMYC、XZYMD、YMZX【答案】B【解析】从图2最左侧的坐标曲线可知:Y、M位于氢后,Z、X位于氢前,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的更活泼,即X位于Z前;从最右侧的曲线可知:M能与Y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明二者活动性的顺序是M比Y强,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X、Z、M、Y.故答案为B。【规律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的原理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或盐溶液反应进行判断。判断方法操作方法现象与结论金属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将金属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是否产生气体有气体产生,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否则排在氢之后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金属插入某盐溶液中,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是不是有另一种金属析出及溶液颜色变化)如果能将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说明插入金属的活动性较盐中所含金属的活动性强,否则相反【易错分析】本题以三幅图呈现实验现象,要求判断四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对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能从第一幅图中获得Y、M不与稀盐酸反应,则本题无从下手,读懂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绿化家园B、露天焚烧秸杆和垃圾C、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答案】B【解析】A√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保护环境B×露天焚烧秸杆和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C√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可减少环境污染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9、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答案】A【教你“读”题】砝码向右移,读数增大相当于增加砝码。【解析】天平中游码的示意从左到右增大,所以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砝码。【名师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仪器的构造熟悉,了解其工作原理。6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答案】B【解析】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其熔点点,熔点属于物理性质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思维拓展】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和制法、保存,物质的用途、制法及保存反映物质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如末些金属的冶炼、金属的焊接等,又如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同时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11、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D、体积减小【答案】C【教你“读”题】拧紧瓶盖瓶内气体的分子数目不变,变瘪是体积变化,不能说质量质量变化;下山后瓶子变瘪分子间的间隙减小。【解析】由于塑料瓶是密封的,所以这一过程中分子的数目不变,山顶到山脚,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小。12.下列有关分类和举例错误的是()甲例如:海水物质单质例如:丙导体例如:丁晶体物质固体乙绝缘体非晶体例如:戊化合物A.甲:纯净物B.丙:氦气C.丁:铜D.戊:沥青【答案】A【解析】海水是混合物,所以甲不可能是纯净物,A不正确;氦气是单质,B符合题意,金属具有导电性,是导体,所以C正确;沥青是非晶体,氢D正确。【名师点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分类的关键是把握分类的标准。1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7④【答案】C【解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种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固定电阻的阻值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让铁只与氧气,铁只与水,铁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比较锈蚀的情况,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小,打开弹簧夹后流入水的体积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规律总结】控制变量法是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常用方法,如果某个因素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就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探究其规律。14.对图3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C.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答案】D【解析】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所以用墨绘制的古画能存至今;鱼生存需要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往水中通入空气可增加水中的氧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可据此设计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说明力的作用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