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2.记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核心要求是什么?一、判一判: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使所有人都过上小康生活。()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上要求协调发展。()二、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总体小康的特点:1.低水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较低。2.不全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协调。3.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水平有差距。四、准确把握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发展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民生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生态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D.殷实的小康社会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2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我国现阶段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D.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A.解决温饱问题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D.基本实现现代化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①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②基本实现现代化③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逐步扭转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1.A2.B3.D4.B5.D一、家住农村的小华衣食无忧,隔三岔五改善生活,他很知足,觉得已经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认为农村人和城里人没什么差别了。2015年春节,小华去上海的姑姑家做客,看到了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火、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深深触动了他。(1)小华为什么认为农村人和城里人没什么差别了?(2)是什么触动了小华?假如让你和他谈心,你该说些什么?【答案】(1)近年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小华家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加上小华对小康的理解仅限于物质的富足,因此认为农村人和城里人没什么差别了。(2)①小华在上海感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发现城里人不但物质生活富裕,在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是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触动了小华。②告诉小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但是我国当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新要求。二、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两位不同的干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甲(来自东部发达省)认为:我们那里早已实现了小康,现在正朝现代化迈进,全国全面小康就在眼前了。乙(来自西部欠发达省)认为:小康是一个理想目标,我们这里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部解决,全面小康社会就更难实现了。你如何看待两位干部的看法?【答案】(1)甲所在地区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并为提前实现现代化而努力,令人鼓舞,但他没有看到总体小康具有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特点,也没有看到东部发达省份过去、现在和将来与全国之间的联系,因此,他的观点相对片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3(2)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乙所在省份虽然目前相对欠发达,但有自己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可以借助东部地区的支持和全国的帮助,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按照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艰苦奋斗,奋起直追,就一定会跨越温饱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一、选择题1.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谈到“雾霾”问题时指出,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这要求()。①政府加强调控,自觉遵循价值规律②居民理性消费,坚持正确消费原则③企业应该将社会效益作为经营目标④注重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3.某高中学生小峰想写一份研究报告,比较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他应收集的统计数据有()。①人均道路面积②人均绿地面积③食品抽检合格率④每万人病床数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⑥单位GDP能耗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②⑤⑥D.①②③4.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大发展,我国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依托,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安居等。大数据不仅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智慧的数据服务,也帮助城市转型升级。我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智慧城市()。①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平均化,改善民生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③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④可以根治交通、环境等社会问题,使城市运行更高效、绿色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5.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4A.是低水平的B.是不平衡的C.是不全面的D.实现了现代化6.下列对全面小康水平理解正确的是()。①全面小康水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②全面小康水平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③全面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实现目标④全面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汽车工业所消耗的燃油占全国石油消耗总量也很高。要解决这一困局,我国应该()。①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③鼓励发展低碳排放、节能环保型汽车④进一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落实这一目标,需要()。①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②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③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④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0年,我国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0.近年来,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愈来愈高,很多学者建议应该增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条款。增加这一条款有利于()。①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②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保护人民安全和身体健康④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提高92%,并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B.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财政的应尽之责C.解决好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12.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5D.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答案】1.C2.A3.C4.B5.C6.D7.A8.B9.D10.A11.C12.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全面小康,渐行渐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4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议案和建议。发言一:在未来几年间,我们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只要达到7%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虽然没有原来高,但却有更高的含金量,更健康,更绿色。发言二: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认可。“惠及每一个中国人”——这是全面小康的核心目标。我们应当创造更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共同享有的实惠。发言三:小康中国必然是美丽中国,应当告别雾霾、沙尘和污染。我们要在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上多做文章,让我们的小康成为绿色的、美丽的小康。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以上发言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启示。【答案】(1)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要坚持发展的协调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要坚持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4)要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要求训练一、选择题我国中西部省市包括重庆、云南、湖南、四川、西藏等13个省市自治区。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带虽占全国近七成土地,但GDP却不足全国1/3。凭借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近十年来,西部各省GDP驶上高速路。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说明()。6A.我国当前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目标C.东部发达地区已实现了全面小康D.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解析】东部与中部西部存在着巨大差距,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故选A。【答案】A2.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措施是()。A.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作用B.主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C.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统一D.主要靠国家的财政支持【解析】解决收入差距需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故选C。【答案】C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C.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D.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最根本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选A。B、C、D不是最根本的措施。【答案】A4.“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达到15%左右”,由“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政府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这同时也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社会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以低碳为指标B.要逐步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产量C.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D.要加大对能耗治理的财政支出【解析】A观点错误;能源生产部门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必须大力发展,B观点错误;能耗治理治标不治本,D不应选。答案为C。【答案】C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