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策略研究摘要:时下新媒体席卷而来,作为传统媒体的排头兵电视媒体面对新媒体的重磅来袭,很多一成不变的劣势导致电视媒体不堪一击。然而与其被时代淘汰,被新媒体打败,不如主动求新求变,走出一条有自我特色的路子。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临的多种发展困境,提出融合新媒体新思维新创意、重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的时代价值,并提出培养编辑人员高素质等研究。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策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思维;引言:电视新闻脱胎换骨须由内而外的更新换代,前提便是贯穿电视新闻始终的新闻编辑策略的研究与发展。那么为了更好的深入研究新媒体为何能够发展迅速,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相比的不足之处、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比较优势、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方面面的改革之处等等,以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为电视新闻发展注入新的思维和新的能量。1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与新闻编辑的发展劣势1.1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相对薄弱由于自身单线传播方式和局限性,电视新闻在采编播过程中,要求严格,流程复杂,其中参与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效性无法与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新闻的新媒体相比;在互动性上,电视新闻几乎是“我播你看,我说你听”模式,与受众互动极少,时代的高速发展证明,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越来越自我,独立思想和自我思考意识不断提高的21世纪受众。1.2电视新闻的报道面和报道范围有限,个性化呈现方式缺乏新闻是电视传播的第一要务,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如何顺应大趋势,利用新的传播平台,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赢得多元化的发展机遇,是我们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4]但由于有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栏目定位,电视媒体很难网尽天下新闻。由于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众口难调,电视新闻往往难以顾全所有受众,因此流失很多受众。1.3电视新闻的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差和广播一样,电视新闻也是稍纵即逝的,没有保存性,另外按顺序播放已经编排好的新闻,最终无法改变无法选择,有一定的被动性。而且,电视新闻受收视环境影响大,因为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方便,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新闻的传播,除此以外,收视环境的好坏,例如电视机的质量和接收信号的功能如何等等,都或多或少影响受众的选择性。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研究的新启示电视新闻为了更好的发展,不仅要与新媒体进行全方位信息大战,自身也在进行着一场脱胎换骨之战,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策略的过程中,产生了以下几项思考内容:2.1敢于创新,开发传媒新渠道为了应对新媒体强势来袭,模仿新媒体将电视新闻内容搬上网络失败的原因除了不会积极融会贯通意外,还有就是由于“换汤不换药”,仍旧让早已习惯传统编辑思想,一时无法变通的新闻工作者担任改革排头兵,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电视新闻要脱胎换骨,必须引进大量拥有前端性新思维的人才兵分两路,一方面让原有人才队伍继续发挥专业技能和经验,不断巩固自身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引导新思维人才研究新媒体特点,为电视新闻开拓出更多发展渠道,开发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表现方式和渠道,例如互联网版、微博版、微信版和手机客户端版等,改革并不是继续沿用旧瓶装新酒固定思维,是要实事求是。2.2加强人文关怀,增强人文气息新闻节目中注入人文关怀是这个时代发展必需的,由于各种网络信息、手机电脑入侵人类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冷漠事件、低俗猎奇事件让人感觉没有了社会缺少温度缺少关怀,因此电视新闻要更多的注重人文关怀,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新闻讲求事实和快速,但也要有温度。2.3吸取优秀经验,勇于创新我国在不同领域一直强烈呼吁创新的重要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也呼吁创新强国,对于电视新闻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有行之有效的创新,我们还需要做到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学习国外电视新闻发展策略和著名新闻栏目的闪光点,例如美国名牌栏目《60分钟》等,同时结合实际,取其精华。2.4良好沟通,架设信息桥梁电视新闻的工作宗旨一方面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另一方面是服务于人民,因此要做好党和政府以及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要保障信息畅通无阻,作为航行中的瞭望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结论众所周知,21世纪是以信息为王的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映入人们眼帘的新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独特优势和强劲势头逐渐崛起。然而,冲击的另一面正是机遇。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影响着新闻传播模式,另一方面改变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这一个祸福相依的契机需要电视新闻审时度势和把握,在冲击下逆流而上,重新塑造新一代电视新闻的王者归来。参考文献[1]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7.[2]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与定义[J].东南传媒,200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