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我省“十二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和《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现代物流业的优势产业地位,推动我省经济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产业现状1近年来,我省现代物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物流业年均增长89%,2010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实现148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4%,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量快速增加,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9万亿元,年均增长144%,货物运输总量和周转量达到177亿吨和767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96%和283%,主要港口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增长186%。2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物流理念日益普及,物流运行效率逐步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2010年全省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91%,同比降低003个百分点。大型工商企业加快物流业务剥离,传统物流企业加大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涌现出开滦国际物流、冀中能源国际物流、唐山远大、沧运、万和等一批全国物流百强企业。唐山海港、丰润北方等19个首批省级物流聚集区和7个环首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加快,产业集聚态势凸显。正定空港、石家庄内陆港加快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为开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奠定了基础。3生产性大宗商品物流快速发展,开滦集团曹妃甸动力煤储配基地、河北钢铁集团大型港口钢铁物流基地、唐山丰润钢铁物流中心、成润港骅粮食物流中心等一批大型物流项目抓紧建设。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效应初步显现,长城汽车、天威大型输电设备等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联动日益深入,冀中能源、石药等大型企业加快拓展物流业务。生活性商贸物流网络不断完善,传统专业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向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分拨中心转型,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完善信息化、自动化物流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助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4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省全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769%。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以及管道运输体系大幅扩能升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07公里,铁路通车里程5409公里,民用航空机场4个,航线56条,港口万吨泊位达到97个,管道油气输送里程854公里,初步形成海陆空一体、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物流设施体系。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标准托盘、自动卸载、信息终端等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正定医药物流中心的设施规模、分拣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二)存在问题总的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不高,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在:一是沿海港口优势发挥不充分。综合物流功能较弱,高端物流发展滞后,初级基础物流服务较多,高端增值物流服务较少,生产性物流的产业服务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腹地及国际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物流外包比例偏低,产业联动效应较弱,产业链割裂现象较为突出,不能适应重点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发展需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现代物流的增值潜力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能力不强并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三是空间布局不合理。项目布局小、散、乱现象仍然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不高,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不强,交通设施衔接不畅,区域一体化运作能力较弱,物流园区缺乏统一规划,内部功能划分不合理。四是发展环境有待完善。专业人才少,尤其是从事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方案策划的高端人才不足,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等瓶颈性因素仍很突出。道路梗阻现象时有发生,收费关卡设置不合理,收费偏多偏高,增加了物流成本。(三)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国际产业结构深入调整,跨国物流企业加快拓展我国市场,国内各省市竞相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抢占物流发展制高点。我省物流业发展进入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1“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85%,到2015年将超过3万亿元,需要庞大的物流能力做支撑。从产业物流需求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促使生产企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物流外包趋势更加显著,将推动物流企业更快、更广、更深介入生产环节,创造规模庞大的产业物流需求。从生活物流需求看,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加快普及,将带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邮政快递、城乡配送等新兴物流市场需求,生活性物流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随着全球新一轮价值链分工日趋深入,产业链升级取代产品升级,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联动”不断深入,物流服务方式开始从传统物流外包向工位配送、代理采购、融资监管等新兴领域渗透,服务范围从单一物流环节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步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供应链一体化持续降低成本、提升发展效率。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标准化技术装备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化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运作的集成化、便捷化水平大幅提升。因此,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必须发挥现代物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组织牵引功能,提高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配送效率,推动物流企业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组织管理,实现生产与消费、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3随着国家物流区域布局的逐步完善,我省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四大经济区,汇集三大物流通道,地处物流密集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有助于我省集聚区域物流资源、对接全国物流网络、融入国际物流市场。尤其是随着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省沿海港口的桥头堡作用更加明显,港口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率先发展,将为我省顺应全球物流网络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城市延伸,依托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主动承接国际物流产业转移,构筑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物流发展格局提供有利契机。与此同时,千亿元级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与发展,为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等行业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4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物流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物流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我省成立了物流业协调推进机构,初步形成了协调高效的体制环境。同时,瓶颈性体制因素得到初步缓解,交通收费、能源价格、税费政策等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将逐步克服,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二、发展思路(一)战略定位——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产业基地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以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为契机,加快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环渤海港口物流产业基地。——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基地发挥京津城市群配套设施完善、同城效应突出的优势,围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着眼于建设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生活圈,满足城市群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打造专业化物流服务基地。——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发挥全国钢铁、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生产和集散基地的作用,着眼大宗商品金融化、指数化趋势,以现代服务手段整合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创新交易模式,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生产组织中心。(二)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服务生产生活、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着眼于构建以港口为龙头、以物流通道网络为支撑、能够带动腹地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依托环首都和沿海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载体、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壮大行业物流、推动集聚发展,推进“两业”联动、促进质量提升,加强区域互动、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水平。(三)发展原则——坚持生产物流与生活物流相结合既要立足于调整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优先发展“大进大出”、“远进远出”的生产性物流,又要立足于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加快发展“多进多出”、“快进快出”的生活性物流。——坚持沿海带动与腹地拓展相结合既要发挥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巩固龙头地位,又要顺应国际物流网络加快向内陆延伸趋势,加快腹地物流节点建设,促进沿海与腹地一体化发展,拓展国内外物流市场。——坚持剥离重组与两业联动相结合既要加快推进物流服务外包剥离,发展第三方物流,又要着力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间关联配套和上下游有机链接,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坚持壮大基础与延伸服务相结合既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运输、仓储等基础性物流服务,更要推进物流功能向增值服务、高端服务领域延伸,通过提升服务效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扩大规模和技术进步相结合既要注重在增量上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供给能力,又要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设施装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四)发展目标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改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安全、便捷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支柱地位更加突出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长14%,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3%,巩固继钢铁之后的第二大优势产业地位。——内部结构显著优化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占全部物流市场份额比重达到40%,建成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物流交易平台,农产品在途损耗率大幅降低,商贸配送率达到30%,物流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到2015年,初步完成大型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培育壮大3到5家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物流企业,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7%以下。——品牌优势初步显现到2015年,培育形成钢铁物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和商贸物流等一批优势物流品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龙头企业比重明显增加。三、主要任务(一)推进集聚发展着眼于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加快推进物流资源向重点区域、节点城市和集聚区转移,实现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1按照全省“十二五”期间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设想以及物流业“一带两通道”的空间布局要求,引导重大物流资源向沿海、环京津集聚,推动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强化“环京津物流产业聚集带”功能,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管理一体化运作,加快7个环首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宽冀东和冀中南两大物流通道,强化港口的桥头堡作用,加强物流通道节点和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区域联动机制,促进物流要素集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巩固和提升在国家物流网络规划中的地位。2巩固壮大石家庄、唐山两个国家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积极推进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县(市)重点发展物流产业,发挥节点作用。围绕城市建设上水平,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积极推动传统仓储设施外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空间拓展、交通便捷、利于集散原则,在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以物流为核心,涵盖商贸、餐饮、商务、金融服务等业态的物流功能区,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的空间结构。3着眼壮大产业发展载体,发挥物流产业聚集区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用地集约优势,加快产业基地型、交通枢纽型和商贸流通型物流集聚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19个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信息、质检、通关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力促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项目尽快落地。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自身优势,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具有较强专业化水平的物流园区,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集聚。(二)壮大市场主体着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培育、剥离、引进等多种方式,组建一批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物流企业。1围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