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古诗冲关精练20首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考练兵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5.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新题演练6.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一向受人推崇。请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7.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古典诗词?请任意写出其中两个连续的名句。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出使飘飞的蓬草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2的情感。3.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4.B(是“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5.可以从诗题“使至塞上”,从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新题演练:6.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了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7.此题答案不求统一。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蛐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蛐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考练兵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4.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新题演练5.对这首诗的前两句,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而杨慎声称自己确曾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你如何看待这一则诗话?6.“半卷红旗临易水”一句充满暗示性,请就此略作分析。7.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人马众多(来势凶猛)2.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3.本句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境况,都凸显了出来。4.手法:作者刻意使用浓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内容:作者通过对战斗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新题演练:5.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3守军列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6.“临易水”用荆轲刺秦、易水诀别的典故,暗示将士们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7.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重金招揽人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考练兵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傲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练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新题演练5.诗中的“阴”“阳”分别指、。6.这首诗三、四两句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二字用得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它们好在何处。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什么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1+1拓展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这首诗跟杜甫的《望岳》有什么相似之处?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B3.D4.B新题演练:5.山北山南6.“钟”是“聚集”的意思,诗人用拟人手法,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7.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所以它传诵至今,并能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1+1拓展:1.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2.两首诗都蕴涵着理趣,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都写得豪迈自信。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考练兵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新题演练5.这首诗前四句是一层,后六句是一层,前后两层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批注是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5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标出两至三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关键词语:○○佳妙句:饮酒批注: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心远地自偏2.“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4.A新题演练:5.前四句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6.我们在加批注时,应先圈定自己有感觉的词语、句子,之后指出它的独特、深刻之处,可以着眼于内容、感情,也可以着眼于手法、语言。示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示例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出傍晚时分山中的美丽景色,并且融情于景,从中不难体会到诗人陶醉于傍晚山中美景的心情。“相与”二字极为生动,似乎鸟也通人性,连回巢也是结伴在一起。1+1拓展:1.甲诗: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乙诗:夕阳映照下的南山景物是那样美丽,结伴回巢的飞鸟是那样安闲。2.“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3.都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考练兵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2.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5.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新题演练6.李白是一位才气纵横、豪情万丈的诗人,在经受了宦海风波之后,他才发现,人生的道路坎坷崎岖,他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尽管现实令他失望,但他心中仍然坚信:“,。”7.这首诗感情激荡,一波三折,试简要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8.怎样理解“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的意思?参考答案中考练兵:1.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2.“停、投、拔、顾”四个一连串的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3.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5.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新题演练: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先是用盛宴来反衬内心的苦闷,跟着用比喻正面写行路难;接下来笔锋一转,诗人在一片茫然中想到了两个给自己增加信心的人物;而当他思路回到现实中时,内心又陷入彷徨之中;最后,诗人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再次摆脱了彷徨苦闷,表达了一种坚定的自信。8.这两句诗是用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来勉励自己。吕尚暮年在碧溪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在受商汤聘任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旁边。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