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患纠纷分析与预防作者:wlf一、新生儿科的特点分析新生儿科是一个具有较高纠纷风险的科室。一旦发生纠纷,通常是比较大型的纠纷事件。原因如下:1、新生儿病房的特殊性。新生儿病房是完全封闭管理、家长不陪护患儿的病区,患儿从住院时起医方就行使临时的监护人责任,患儿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以及吃喝拉撒睡等情况全部由医护人员负责。新生儿病房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医患沟通。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度,易造成医生与家属谈疾病本身的问题后没有足够的时间交代患儿住院期间的饮食、大小便、睡眠、体温以及医疗费用的花费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常使患儿家长心存疑虑,甚至猜忌,而缺乏信任,这往往是形成医疗纠纷的基础。新生儿病房收费较普通病房贵,患儿一旦出现病情恶化,或者出现不可预计的合并症后,一些家长会认为是医方没尽到责任,更加深了家长和医方的情绪对立。2、新生儿治疗的特殊性。新生儿的生命非常脆弱,年龄小,起病急,病情变化非常迅速;加上新生儿不会诉说自己的疾病,检查时往往又不合作,很不容易搜集到完整的病史资料,从而更增加了明确诊断的难度。新生儿很多疾病的症状有很大的相似性,就容易发生误诊。新生儿疾病容易遗留后遗症。如围生期窒息引起脑、心、肺、肝、肾、凝血等多系统功能受损,长期高浓度吸氧导致视网膜病变、肺部疾病,很多药物缺乏新生儿用药剂量的安全性研究,也容易遗留后遗症。3、接诊患者人群的特殊性。接诊人群都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产房传喜事”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产妇十月怀胎,家中老少更是对新出生的婴儿期盼已久。这时如果婴儿突发疾病或死亡,家属往往难以接受,一旦出现纠纷就是比较严重的大型纠纷。由于新生儿年龄比较小,赔偿金额也会比较高。孩子都是父母心头肉,尤其是初为人父母的新手爸妈,对于刚出生的宝贝的任何问题,难免过分紧张。这时如果沟通不畅造成误会或出现鹅口疮、红臀、皮炎等合并症,这些“小问题”一旦被家长发现,极易引发医疗纠纷。二、新生儿科纠纷特点的分析。1、因新生儿科的众多特殊性,一般出现纠纷比较突发,一旦发生纠纷就是大型纠纷事件。例如:2013年泉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烤死”事件。2、由于新生儿年龄比较小,一般发生纠纷索赔金额通常较高。例如:2004年8月,湖北打工妹在深圳一家医院产科,因婴儿保温箱两次断电,导致“龙凤胎脑瘫”,患方提出索赔500万元的要求,经省高院终审判决,赔偿290余万元。三、新生儿病区容易发生纠纷的类型及案例分析1.由告知引发纠纷。案例一:2005年某患儿,女,出生4天因发烧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经医治无效,于当天死亡。经鉴定中心鉴定,认为婴儿死亡乃自身疾病自然所归,与医院医疗行为无直接因果关系。但医院对患儿疾病严重后果告知不足,与患儿家长沟通不够,患儿发生病情变化时医方医嘱未下病重、病危通知。法院以违反告知义务,使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决定权受到损害为由,判令医院赔偿患儿家长精神损害抚慰金4万元。2、因吸氧不当导致失明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例一:某患儿,早产7周,出生后一小时因胎龄过小,发生呼吸窘迫、颅内出血、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情况,考虑到病情可能随时加重,早产儿的病死率又极高,医院决定对患儿进行暖箱治疗等必要措施。经过整整41天的住院治疗,从最初的呼吸暂停到肺部感染,医院给予抗菌抗炎、纠正低白蛋白症、保温、给氧、营养心肌等多种治疗,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患儿出院后不久,检查发现:双眼晶体后纤维增生,陈旧性网脱不能完全排除。家属了解到该症状是由于患儿在出生后的治疗中吸氧不当造成,由于当时已经错过了早期治疗期,孩子的双目将会逐渐失明。患儿家属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将医院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赔偿各类费用共计64万余元。案例二:某患儿,早产后入新生儿科,入院诊断:1、早产儿;2、低出生体重儿;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给予头罩吸氧及对症治疗。头颅CT示:双顶叶及左侧脑室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20天后好转出院。半个月后,二次入院,诊断:颅内出血恢复期。给予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治疗。一周后发现患儿右眼中有肉芽样物,眼科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住院9天后出院。后两个月后,患儿分别入院2此行高压氧治疗。最后一次出院后一个月,家长发现患儿视力有问题,去山东某医院治疗,诊断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家属将医院告上法庭。专家鉴定分析认为:患儿系早产儿,医方未告知患儿吸氧的危害性。患儿出生6周后家长发现眼睛有肉芽样物,医方虽请眼科会诊,但无眼底检查的记录。患儿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顶叶及左侧脑室内出血,存在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是患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医方的医疗过失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中起次要作用,医方承担次要责任。本病例属于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赔偿32万元)。3、用药问题•案例一:某患儿女,6个月,因“婴儿痉挛症”、轻度异常睡眠脑电图,山东中医医院门诊治疗,医生先后两次开具了鲁米那(苯巴比妥)15mg×30片,30mg每日一次口服,一个月后复诊诊断:“上感、过敏性荨麻疹,营养性贫血,”对症处理。又开具鲁米那(苯巴比妥)15mg×60片,。半个月后,患儿因发热、皮疹12天,加重一田,山东市人民医院儿科治疗,诊断:败血症、鲁米那药物中毒、婴儿痉挛症。后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药物性皮炎、继发性肝损害、低蛋白血症”。入院后半个月死亡。•专家鉴定分析认为:医方首诊正确,用鲁米那治疗及用量符合治疗常规。患儿出现发热、皮疹等临床症状,符合“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与患儿特异体质有关,与药物剂量无关。但患儿出现“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后,医方未及时停用鲁米那,违反了药物使用说明规定,存在医疗过失行为。根据尸检病理报告,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患儿死亡原因是多脏器损害合并肺部感染、中断治疗等多种因素所致,其死亡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因果关系。患儿的原发病、特异体质、肺部感染及中断治疗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医方承担次要责任。结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4、院内感染引发纠纷•2008年卫生部通报了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死亡事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经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事件发生后,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对死亡婴儿家属分别给予18万元的赔偿金。5.误诊2013年,徐某在某市医院剖宫产顺利娩出一对双胞胎,娩出时其中一婴儿出现“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当时医生却诊断其为“双胎输血综合征”.一个多小时后才将小婴转往儿科治疗,直至患儿出生近两个小时才实施首次器官插管手术,直接导致小婴出现呼吸衰竭直至死亡。另一婴儿在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其重症转院治疗长达近20天。患者徐某因产后出血,切除子宫。尸检报告鉴定认为:小婴因肺羊水吸入、肺不张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即是俗称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鉴定中心认为该事件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误诊承担主要责任。法院认定医方救治措施不够及时有效,导致患儿经抢救无效死亡,遂判定医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二、纠纷预防措施1、加强告知管理。从患儿入院开始要向家长认真告知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患儿诊断、治疗方式、可能要做的检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后遗症、大概经济花费等。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再反复告知,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告知。务必使家长对患儿的病情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于病情复杂、病情危重的患儿更应反复告知,降低家长的期望值。涉及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等存在风险的医疗过程,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并要求家长签字。向家长解释病情时,要以疾病事实为基础,诚恳、耐心、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既不能因过于谨小慎微夸大病情的危险性家中家长的不安,也不能过于“善心”交待病情时轻描淡写,使之误以为病情很轻,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必要时应着急治疗小组主要成员与家长沟通,以体现对患儿的重视。费用问题,建议每天向患儿家属发放当日费用清单,是让家长了解患儿病情及治疗方案的一个途径,同时也保证家长对费用问题心中有数,及时解释家长提出的疑问,及时消除误会。2、新生儿筛查早产儿住院期间不仅要治疗原发疾病,还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疾病筛查,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出院时做好宣教,除告知家长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外,还要以书面形式告知需要复诊的时间和内容,要求家长签字,以引起家长重视。3、狠抓医疗文书质量。尤其病情突发变化,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及时记录相关临床症状和治疗。保持医疗文书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尤其是护理记录。4、对于新生儿科而言,尸体解剖室化解纠纷的最有效手段。患儿出现死亡后,要及时告知尸解的相关内容,比如48小时内是最佳尸解时间,冷冻条件可以延长到7天。错过时间,可能会错巡查病因的最佳时间。案例:某院一患儿,女,45周剖宫产,出生时一般情况可,羊水清,评分9-10分;出生后一天,因面色发绀30分钟由产科转入新生儿科。在给予青霉素肌注过程中,患儿突然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怀疑患儿因青霉素过敏致死,要去医院承担全部责任。法医尸解发现,该患儿心脏大血管异位合并肺动脉狭窄,未发现过敏的组织学改变,且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用青霉素不会出现过敏反应,最终鉴定为医方无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