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进修体会1、排班制度2、出、入院流程宣教3、交接班内容、流程4、消毒隔离措施5、护理管理排班制度•全面、系统地体现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以责任制排班为切入点,从管理层面上体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职能及内容;针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责任制排班的原则和管理;在责任组长的带领下临床科室责任制APN排班的方法。还给根据具体病床使用设立了12-8班和两头班8-12/3-6以及6-10/6-9(由助护),充分保证护理安全和质量。新生儿用物准备及入院后基本操作流程•治疗车、抽血用物包括血气分析、95%酒精做羊水泡沫实验、留置针用物包括10%GS10ML、吸痰包加灭菌用水、洗胃用物胃管1%苏打10ML5%苏打加40ML温开水、心电监护、热水袋。温箱或小床。入院后基本操作流程•入院后体温、脉搏、呼吸、体重的监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儿,新生儿常常反应低下,表现为紫绀加重、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因此入院后观察就显得格外重要,及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早产儿先做羊水泡沫实验)、防止窒息的必要措施,予以心电监护监测必要时吸氧。吸痰时要避免过分刺激,因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被损伤而导致口腔感染。故吸痰时动作要轻,经常变换导管方向,分泌物要吸净,导管切忌插入太深,以免刺激咽喉壁引起反射性咳嗽、呕吐。予以心电监护监测必要时吸氧。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音、面色、尿量、末梢循环及周围神经反射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开通静脉通道,抽血做血气分析。必要时洗胃,予以1%苏打洗胃至清亮。出院指导•1)环境•室内应干净整洁,每日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直吹婴儿。保持房间安静,室温22~24℃,湿度55%~65%。出院指导•2)基础护理•1)沐浴每日为婴儿沐浴1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对婴儿身体的侵害,预防疾病。沐浴时应关闭门窗,保持室温24~26℃。•2)体温关注,维持体温在36~37℃之间。若体温持续过高,超过38℃,应及时到医院就诊。•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皱褶及臀部,及时更换尿布,大小便后用温水洗净或湿巾擦净臀部,避免因大小便刺激引起臀红或尿布性皮炎。如已发病涂护臀霜或儿肤康,并保持臀部干燥。出院指导•4)脐部护理给予脐部护理2次/d。婴儿沐浴后脐带未脱落者,用无菌棉签沾75%的酒精涂抹脐带根部及脐周,保持干燥,直至脐带脱落无分泌物为止。•5)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哺乳后将婴儿竖起轻拍其背部便于胃内气体排出,并使婴儿呈右侧卧位。哺乳后应勤观察,避免乳液返流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出院指导••6)抚触抚触时间应在两次进食中间,或喂奶1h后,午睡或晚上就寝前,婴儿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哭闹时进行。抚触前要洗净双手,不使用指甲油,不戴首饰。保持室温28℃,双手涂婴儿润肤油,抚触婴儿皮肤力度要合适,不能太轻或太重。出院指导•3)预防感染•护理婴儿前用流动水认真洗手,哺乳前应用毛巾将乳房擦干净,婴儿所用物品应保持清洁,若需人工喂养,婴儿的奶具要用开水煮沸消毒,以免引起婴儿腹泻或鹅口疮。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来访,避免大人将外界细菌带给婴儿。家人患传染性疾病时应与婴儿隔离。在预防方面,必须在鹅口疮、腹泻等疾病予以重点关注。•4)预防接种及其他出院流程1、接待出院患儿家属查看探视卡,接衣服给予出院诊断书2、穿衣服前双人查对患儿3、结账好后先给患儿家属做好出院宣教查看出院结账单,探视卡4、出院患儿洗澡,查看患儿全身皮肤,手腕带等身份标,拔出留置针等异物5、送患儿前双人核对患儿身份后在送患儿护士处双人签名6、查看患儿家属身份征并写上身份证号手印与患儿关系7、和家属一起核对患儿身份无误后盖患儿脚印(与入院时同侧脚印)交班内容•每班交接时必须床边交接患儿,打开包被仔细查看患儿全身情况,有无红臀,皮肤破溃等。床边查看患儿面色、皮肤、精神、反应、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吃奶情况,是否呕吐、大小便情况,静脉输液是否通畅,留置针的情况有无渗漏及局部皮肤颜色情况。了解24小时补液总量、补液速度、以输入量、含量、用药后效果、病情变化及特殊治疗。交接班具体流程•床头形式交接法:要求开包检查患儿皮肤、管道、精神状态、肤色、脐部情况,检查使用的仪器,交班交待使用的药物和病情、注意事项。•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流程:查看住院患儿治疗提示,了解住院患儿治疗基本情况,接班者进行手消毒,核对床头标识与腕带标识,按交班标准作业进行交接。床头接班过程中交班者介绍该患儿上一般病情及注意事项、尚未完成的工作。皮肤交接1•查看皮肤:查看患儿从头到脚。查看全身皮肤完整性,有无发红、皮疹、破损、压仓、脓包、头皮血肿消退等尤其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有无蹭伤。会阴部皮肤完好。脐部有无渗血包扎良好。蓝光治疗的患儿眼罩固定稳妥,患儿肢端循环。管道交接2•检查管道:置管深度管道标识、管道标识清晰可见符合要求,管道固定。管道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管道和各种管线放置位置稳妥。输液部位有无肿胀渗出,有无静脉炎,敷贴固定良好。检查输液卡签名、药名、输液速度与输液卡一致,液体入量与注射时间相符。患儿用物交接3•检查整理包被,检查基础护理完成,整理衣着,包被整齐,保证患儿身边无硬物,体位适宜。•病情交接,交班者交待患儿病情变化及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吃奶、大小便等。温箱内患儿体温、吃奶、哭闹情况、特殊治疗及用药,下一班注意事项。–交接循序:早产儿、危重儿-----普通患儿-----隔离患儿。仪器交接4•检查仪器:检查温箱温度湿度,温箱水位,当天消毒记录,蓝光箱灯管有无故障。各种仪器参数设置要求运行良好。病情交接5•病情交接,交班者交待患儿病情变化及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吃奶、大小便等。温箱内患儿体温、吃奶、哭闹情况、特殊治疗及用药,下一班注意事项。•交接循序:早产儿、危重儿-----普通患儿-----隔离患儿。晚夜班交接•接班由三人共同完成•一人负责查看当天的护理记录书写情况,有无缺陷和错误。以及查看床边消毒液或者其他用物有无过期。•一人负责查看患儿以及温箱内的所有用物保证温箱或者小床整洁,干净。•一人负责查看管道包括输液、输氧、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管道等包括输液速度输氧流量等等是否准确。院感•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新生儿院感的临床特点•反复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腹胀•对呼吸支持的要求增加•反应差、嗜睡、肌张力低•体温不稳定、皮肤发花•高血糖、无法解释的代谢性酸中毒•白细胞计数、分类异常、CRP增高(院感)消毒隔离措施(四大环节)1、工作人员2、新生儿病室3、患儿自身4、医疗器械新生儿消毒隔离措施1(工作人员)•1、监测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定期体检)•2、服饰,服装要求(每日更换消毒有污染马上更换)•3、口罩的防范(进入新生儿病区要求带口罩)•4、手消毒•5、必要的培训手消毒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检查病人前•操作前•检查病人后•操作后•接触病人物品前后•以上可以使用快速手消毒•每更换一个病区时进行七步手消毒(内外夹攻大力丸)新生儿病区要求2•根据需要设置非限制区,放在病房最外侧。如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半限制区,一般放在病房中间,如办公室、治疗室;•限制区,放在病房最内侧。1、设普通新生儿区(非感染区)2、危重新生儿区(NICU)3、感染新生儿区4、早产儿区5、蓝光区。新生儿病区分区新生儿自身要求3•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脐部护理初生婴儿钳脐24H后剪平脐部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局部使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护理效果发现改良后第1-3天脐部干洁率明显增高,脐部渗血、渗液发生率减低,有利于脐部创面愈合,能防止脐部感染,防止新生儿脐炎及败血症。•眼部护理及呼吸道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1)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2)有感染者使用低毒高效抗生素,避免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二重感染。•提高新生儿机体抵抗力(1)加强喂养,按需哺乳。(2)补充免疫球蛋白。医疗器械4•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各种仪器、设备、导管、暖箱(每天有清水擦洗、终末用含氯消毒液擦洗、所有的用物包括温箱及小床的床垫要求消毒)、湿化液等污染可造成新生儿感染。•病原体污染奶液或奶具消毒不严,通过喂奶造成新生儿消化道感染(备注新送母乳65度消毒箱消毒30分钟后待冷后放温箱可以把含菌量减少80%)。新生儿运输车及恒温温箱微胆测量仪及蓝光毯治疗室PICC置管儿科病室电子床头卡儿科护士站护士长管理方向•在新型的医学模式下,护士长应该在护理业务的发展方面,病人的特色服务方面,护士的技术方面,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方面,健康宣教方面等一改过去的病人求医的管理模式,开拓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要将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化接轨我国医疗市场已经从过去的求医关系转变到:对等关系、法律关系、供求关系。因此我们的护理管理者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与新世纪相适应的管理意识,深刻领会科学文化管理的内涵。笔者就当前的医疗形式认为:护士长要适应新时期的管理模式,必须树立开拓创新意识,继续学习意识,激励效能意识。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管理•所有5年以下护士均需根据”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进行培训。其次,新护士每周一次问答、每月一次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的测试。其余护士每季度一次的操作、急救、仪器及理论培训考核保证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能够不断的提升。同时护师以上每月1次进行护理查房,以少见、特殊、典型病例及新技术新理论作为学习内容,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一年内护士新到科室护理人员基本操作机专科操作考核。教学,操作示范•初、中级护理人员每月安排专科护理操作示范,及常规护理操作示范•初、中级护理人员每月轮流进行专科常见疾病教学。(包括疾病病因、症状、常规治疗及护理、检查、观察、注意事项、后遗症、出院宣教。)新生儿科分层管理•医院护理实行集团化垂直管理模式,在分管院长及集团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实行总护士长分片负责制,科护士长下区护士长对各护理单元实行全面管理。•依照护理部分层管理的要求----护理人员实行了“护士长→主管护士→执行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以及配备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事务的组长。。。分层管理优点•根本还是要转变护士“无论大事小事都找护士长”的这种观念,逐步建立上级护士胜任本级职责、下级护士服从上级护士指导、监督的模式,通过工作能力的评价、分配系数不同等方法激励下级护士尽快成长,升任为上一级的护士,使个人的价值充分得到体现。组长分工•对主管护士(组长)的要求最高。主管护士在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都应较突出,能督促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对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兼有指导的作用。护士长不在时,主管护士负责协调病房的总体事务。这就要求主管护士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地协助护士长参与到病房的具体管理当中。个人的压力会有所增加,在该组有任何特殊和高危操作时组长都第一时间到现场指导、监督(PICC置管、换血术等等非急诊)组长分工•两位组长(主管护士)及两位高资历护师分管的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教学、实习护生管理、年轻护士培训、仪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在执行护士当中相对应地找到“助手”,给她们展示自我的平台,督促其成长。执行护士有被重视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参予到病房事务与科室管理中。科室有任何执行护士解决不了或者有可能有麻烦或者纠纷的时候第一时间告知组长在组长解决不了的时间在有组长护士长。管理•一、科学的管理1、首先是良好的团队协作、多元的护理人员阶梯(N0、N1、N2、N3、N4、),奖金系数跟绩效考核、劳动能力及劳动强度挂钩(真正做到劳动所得与劳动付出成正比。)管理•2、新进3年内护士必需进行3年3个科室的轮科学习培训、考核(包括理论和每个轮科科室的两项基础操作和两项专科操作随机抽考。)3年后才会定固定科室。护理服务•二、温馨细致的护理服务我感触最深的是真正做到了对患儿的人性化关怀,而不仅仅是口号。使用CPAP时,会用一个布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