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护理查房:新生儿肠闭锁小儿外科肠道闭锁概述肠闭锁:胚胎期肠管发育,在再管化过程中部分肠道终止发育造成肠腔完全或部分阻塞。完全阻塞为闭锁,部分阻塞则为狭窄。先天性肠闭锁最常见于回肠及空肠下段,十二指肠次之,结肠闭锁则较为少见。是新生儿常见的肠梗阻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呕吐:肠闭锁的突出症状是呕吐。闭锁或狭窄部位的不同,呕吐物的性质有所不同。闭锁部位越高,呕吐出现的时间亦越早。呕吐物为喂入的乳汁,多带有胆汁。低位闭锁患儿呕吐物则多呈粪汁样。一般婴儿自生后第一次喂奶即出现呕吐症状,以后为持续性反复呕吐并进行性加重。腹胀:高位肠闭锁上腹膨胀,可见到自左向右推进的胃蠕动波,低位闭锁则全腹膨胀,可见肠型及肠蠕动,肠鸣音亢进。如伴发肠穿孔时则腹胀更甚,腹壁静脉可见扩张。胎便排出异常:肠闭锁患儿生后多无正常胎粪排出,肛门指诊后可见灰白或青灰色粘液性大便。辅助检查1产前超声检查:可诊断羊水过多。2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上有很大价值,高位肠闭锁立位X片上腹可见2~3个扩大的液平面,其他肠管完全不充气,低位肠梗阻可见多数扩大肠曲与液平面。3钡灌肠检查:可见瘪缩细小的胎儿型结肠,胎儿型结肠的特点:直径约0.5cm;结肠袋状皱襞不明显;结肠较直而短,通过钡灌肠结果,可除外先天性巨结肠与肠旋转不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如不手术,决无生存希望。手术治疗的早晚,手术前的准备及手术前后的护理,直接影响其预后。预后:闭锁位置越高,越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否则多在一周内死亡,死于继发性穿孔、腹膜炎、肠坏死、吸入性肺炎等。因常为早产儿,并伴有其他较严重畸形,病死率高达40%。主要手术方式1肠切除吻合术2端侧吻合并造瘘3低位肠闭锁、全身情况差,不能一期肠切除吻合者,可先作造瘘术,改善病儿一般情况后,再行二期吻合术。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早产、低体重有关。(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呕吐、胃肠减压量多等)。(3)有误吸的危险:①与肠闭锁导致腹胀、频繁或大量呕吐有关(手术前);②与全麻术后,麻醉清醒前吞咽反射较弱有关(手术后)。护理问题:(4)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存在有关。(5)焦虑:患儿家长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6)知识缺乏:①患儿家长缺乏手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等方面的知识(手术前);②患儿家长缺乏照料术后小儿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手术后)护理目标:(1)保持胃肠减压有效通畅,防止呕吐。静脉营养,保证机体需要量。(2)呼吸道分泌物得到及时清理,患儿不发生误吸。(3)家长理解并配合术前术后各项工作,能够正确复述相关日常护理知识。(4)采取的避免切口感染的措施有效。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1一般护理:a保暖:立即将患儿置暖箱保暖,维持恒定体温。b禁食、胃肠减压、减轻患儿腹胀不适。c遵医嘱予补液输注,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状况。d术前给予氧气吸入,提高手术耐受性。e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防止出现吸人性肺炎或窒息。f合理应用抗生素。1.2心理护理:术前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帮助其理解手术的效果,使其接受手术治疗方案。减轻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配合治疗。2术后护理2.1全麻术后易发生呕吐,有引起误吸窒息的危险,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低流量给氧,心电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至病情稳定。2.2加强病情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监测体温变化,预防高热导致的惊厥;安抚患儿减少哭闹,观察腹部异常变化情况,防止腹胀和突然腹压增高导致伤口裂开;观察留置针置管有无渗液红肿,及时更换。2.3营养支持:静脉高营养对于新生儿肠闭锁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利于切口愈合,增强患儿抵抗力,满足生长需要。禁食期间每日经输液泵24小时匀速补给水、电解质及白蛋白等。如有吻合口,一般于术后6~7天基本愈合并恢复功能,可以开始给予少量的经口喂养,奶量可以从5~10ml/次开始,根据情况逐渐增加。2.4胃肠减压管护理:术后置胃管期间需每班记录引流量、颜色,防止胃管堵塞,确保引流畅,固定妥,每周定时更换负压引流袋。置管期间做好患儿口腔护理。2.5加强腹部伤口护理,减少切口感染机会。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更换敷料。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2.6并发症临床表现的观察: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漏、粘连性梗阻、肺炎及硬肿症。护理评价:(1)不发生误吸现象。(2)胃肠减压通畅、有效。(3)切口愈合良好。(4)家长配合治疗、护理全过程。(5)家长掌握照料小儿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出院指导1饮食指导: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母乳喂养者,喂奶后可竖抱患儿,轻拍背防止吐奶。奶粉喂养者,应少量多餐,温度浓度适宜。2卫生指导:指导家长保持患儿肛周皮肤清洁,保持腹部切口处皮肤干洁。3提供联系方式,便于术后回访及咨询。嘱其门诊随访。思考题1.肠道闭锁有哪些临床表现?2.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3.术前、术后的护理要注意哪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