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二中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2012---2013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试题命题人熊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学的台词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孟子B.韩非子C.黄宗羲D.荀子3、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帝权D.提倡法治和众治4、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C.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6、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22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8、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里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A.火车时代,堪比“乘风而行”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9、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④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C.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11、“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B.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C.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D.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12、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理论1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关于三民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道理和民主权利的愿望33C.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D.是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15、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有学者提出“消灭”应翻译为“扬弃”。理由是原文“Aufhebung”出自黑格尔的《小逻辑》,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为“扬弃”则能表示“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也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A.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B.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C.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D.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16、邓小平说:“我们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邓小平的努力有①文革后对教育拨乱反正②主张优先发展教育③推动211工程④提出三个面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18、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19、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包括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下面乐曲在1970年响彻全球的同时也宣告中国进入了A.航天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核能时代21、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③孟德斯鸠——社会契约,民主共和④伏尔泰——开明君主制,生而平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下列技术发明中,对改变工业生产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最具意义的是A.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D.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23、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44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24、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25、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作品是①《神曲》②《十日谈》③《三国演义》④《红楼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札记·儒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凡是从中国土壤里产生的学说思想、宗教派别,甚至是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都不能避免带上儒家文化的痕迹。于今而言,犹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永久的影响。——摘自国学《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全》材料三: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丧失。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门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潮、资产阶级革派的民主思潮,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发起后至今,其间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后一劫,这场充满强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文革”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摘自国学《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全》⑴据材料一提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4分)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的影响力。(3分)55⑶结合材料三概述曾有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2分)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1分)二、非选择题35、(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个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民俗为合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必久安。材料二:“(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注:在18世纪的法语中,“哲学家”一词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哲学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材料三:(孟德斯鸠)后来改变了看法,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的行列。……中国没有强大的教会能与皇帝抗衡,恰恰相反,宗教势力往往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材料四: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