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06-07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办综合处目录序言一、人才发展现状二、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要求(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大力开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人才(二)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三)协调发展重点区域人才(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四、重大政策(一)人才开发优先投入政策(二)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三)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四)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配置政策(五)促进基层人才发展政策(六)促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五、重点工程(一)天山英才工程(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三)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四)新型工业化人才保障工程(五)现代农牧业人才支撑工程(六)宣传文化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七)政法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八)教育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九)医疗卫生人才推动工程(十)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十一)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支持工程(十二)对口援疆人才培养工程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机制保障(三)基础保障(四)监督保障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更好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根据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特编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序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未来10年,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关键靠人才。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把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最宝贵财富和支撑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人才强区战略支撑“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体战略稳步实施,以人才的跨越式发展支撑新疆跨越式发展,以人才的优先发展促进新疆长治久安。一、人才发展现状新世纪以来,新疆人才发展紧紧围绕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中央及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着力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才队伍总量增长较快。截止2009年底,新疆地方人才总量为219.3万人,占同期地方人口总量的11.8%。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高。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11.4人年,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9%,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18.9%,人才贡献率达到16.8%。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加。2009年底,全区共有院士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30人,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才比重达到9.4%。少数民族人才规模进一步壮大。2009年底,少数民族人才达到98.7万人。人才的城乡、区域、产业和行业布局日趋合理,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自治区制定出台一系列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把人才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谋划,基本形成了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正在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善。实践表明,新疆人才发展必须坚持把全面贯彻党的人才方针政策与新疆实际相结合,坚持把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相结合,坚持中央和内地省市的支持与自身努力相结合,坚持加大投入与优化环境相结合,不断促进新疆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看,人才发展与内地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结构和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稳定和引进难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二、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体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坚持以提升能力、优化结构为主线,以重点领域人才开发为突破,以加大人才投入和实施重大政策为保障,以重点工程为载体,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西部人才强区,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二)基本要求跨越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跨越式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确定人才跨越式发展任务,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加大投入,重点突破。增大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围绕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发展,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大力培养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促进重点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以用为本,激发活力。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引进人才。努力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不断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援疆支持,整体开发。充分发挥援疆省市的帮扶带动作用,不断拓宽人才援疆渠道,创新人才援疆方式,完善人才援疆机制。把人才援疆与加强新疆人才的培养开发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疆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新疆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西部人才强省(区)行列,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人才基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219.3万人增加到351万人,年均增长5.5%,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11%,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1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天山北坡经济带人才高地发挥带动作用,南疆三地州人才大幅集聚,城乡人才协调发展,区域人才优势互补,人才的层次结构趋于合理,少数民族人才和妇女人才比例明显提高。——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人才发展的后发优势、区位优势、援疆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区域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规模效益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才贡献率达到35%。——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性障碍,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构建比较完善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政策体系,形成激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人才贡献率不断提高,人才体制机制比较完善,人才环境得到优化。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三、主要任务(一)大力开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人才1.新型工业化人才围绕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加快石油石化、天然气、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和其它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一批在能源资源开发转换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领域人才开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吸引区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其发展提供便利、高效的人才服务。2.农牧业现代化人才围绕棉花、粮食、特色林果业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及设施农业和特色农牧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农牧业科技、信息、丰产栽培、科学饲养、保鲜贮运、疫病防治、加工技术、产业化经营及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特色农牧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体系,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积极扶持特色农牧业实用人才自主创业,支持各类特色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为优秀特色农牧业人才脱颖而出优化环境、搭建平台。围绕提高薄弱环节的基础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建设。3.新型城镇化人才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突出特色、以城带镇的原则,围绕新型城镇化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的要求,大力加强具有现代城市理念、能提升城市比较优势的高层次城市规划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优良职业操守的经济建设、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景观设计、建设监理人才。围绕发挥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的需要,大力培养以城镇交通、供排水、供气、供电、供热、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和防灾减灾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着眼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镇产业结构,大力开发现代物流、金融财会、审计、律师、中介、电子商务、社区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围绕做大做强旅游业,重点加强旅游产业开发设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旅游宣传促销、景点设计规划、旅游文化挖掘、民族特色(特种)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利用独特的区位地缘优势,依托外经贸企业、国际贸易洽谈会、口岸、边贸城市等吸引、集聚一批人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引进国外智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了解周边国家政策和民族民俗习惯、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的高素质、复合型外经贸人才。(二)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1.宣传文化人才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实施“四个一批”等人才培养工程为依托,大力加强宣传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翻译和文化产业经营等领域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加大紧缺骨干人才培养力度,以外向型宣传文化人才、新媒体新业态人才和跨语种“双语”人才为重点,推进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传承人才成长,加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文化骨干人才培训网络。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宣传文化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2.教育人才围绕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人才培养,积极构建以“天山学者”为领军的高层次学术梯队,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师范教育,扩大免费师范教育范围,提高基层教师队伍素质。加强高素质中小学书记、校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人才素质。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大量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语”骨干教师。3.科技人才围绕强化实施“科技兴新”战略的需要,以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学科(术)带头人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引领、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