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案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课题名称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一)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教学时数1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诉讼的基本程序(2)理解确保司法程序公正的意义过程方法目标:选用典型案例结合讨论式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司法程序正义。通过学生发言讨论,着重帮助学生克服“非讼”观点,培养学生的诉讼意识,增强程序正义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观念。重点与难点重点:增强程序正义观念。难点:增强程序正义观念、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场景设计本课程运用设置教学情境,一案多用,导入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鲜明、形象的场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创设团队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参法律案例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导入观察分析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择三个不同诉讼类型的案例,对比解读案例导入新课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完成三种不同诉讼程序的学习。分组讨论个别回答汇报总结加深学生正义程序的理解。使学生理解:确保司法程序公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每个公民在合法维权时都要向学遵守法定的程序,共同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一、崇尚正义程序1.诉讼的基本程序。(1)刑事诉讼程序(2)民事诉讼程序(3)行政诉讼程序2.确保司法程序公正。(1)司法公正、程序公正的含义。(2)判断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3)确保司法程序公正的意……3.增强程序正义观念。(1)法律程序的内涵。(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课堂练习]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善于程序的融合,让学生理解程序在现实生活中是具体的,每个公民在合法维权时都要向学遵守法定的程序,共同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树立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观念。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外作业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程序公正原则的认识。教学后记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案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题名称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授课班级班授课日期2013.4.23教学时数1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2)认识证据在维护合法权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注意案例中体现的公民基本诉讼权利。对过学生讨论发言,帮助学生公民都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以此培养学生的诉讼意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法律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寻求法律帮助或援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点与难点重点: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增强证据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难点:学会寻求法律帮助开援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场景设计设置讨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创设团队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参法律案例多媒体资源:《商品标价欺骗》、《庭审药家鑫》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法达成目标情境导入关注生活,知维权1、观看案例《标价欺骗》2、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呢?案例法引导学生加深学生维权意识1、创设情景,观看视频案例2、调查学生维权意识导入新课探究导学引思明理,重证据活动一1、观看《庭审》2、通过庭审过程归纳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有哪些?活动二1、观看安全《真相》2、讨论:些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3、法定证据主要有哪些?4、如何增强证据意识?案例法讲述法探究法感知公民基本诉讼权利体验证据的重要性增强证据意识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问:公民的这基权利主要有哪些种类?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2)公民有上诉的权利(3)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2、增强证据意识(1)、诉讼证据的内涵及种类:诉讼证据: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种类: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2)、民事举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讨论导行: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非诉讼途径的含义及种类(3)学会寻求法律帮助或援助。遵纪守法善维权1、列举: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侵犯权益的现象?2、讨论:我们应如何依法维权?(避免不恰当、不理智或不合法的维权手段)3、小结:讨论法帮助学生学学会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寻求法律帮助或援助课外作业中职学生应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后记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案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课题名称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教学时数1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2)理解守法的意义。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安全教学和任务驱动法,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明确宪法和崇尚程序正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做到认同法律,依法自觉律已,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重点与难点重点: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难点: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场景设计本课程运用情境导入法,播放未成年人犯罪的图片、资料或视频案例,生动鲜明、形象的场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创设团队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参法律案例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导入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情境导入,播放未成年人犯罪的图片、资料或视频案例新课学生分析讨论,思考: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讲述案例学生讨论探究体验加深学生对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尊重宪法、维护宪法不是空洞抽象的,是可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的。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确,宪法是母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现实生活中直接违反宪法的行为较少。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1)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2)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3)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要自觉增强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2)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课堂练习]案例:偷开他人汽车最少罚500元指导:76页简析:偷开他人机动车,这种行为会给公民的合法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一定的破坏。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谈一谈:当我们想过开车瘾时,应该怎样去做?小结教师利用板书,采用对话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照应导入,强调重点、难点,对本节课内容梳理归纳,帮助学生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课外作业请说一说面对家人和邻居等之间发生的争执,怎么解决?教学后记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案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题名称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二)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教学时数1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全社会都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2)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列举事例及分析、实践活动增强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的观念。通过设置讨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的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重点与难点重点: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难点: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教学场景设计设置讨论问题“权利与义务关系”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创设团队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参法律案例多媒体资源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导入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情境导入,图片展示、或案例教学法导入新课新课学生分析讨论,思考: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有哪几种?保护未成年人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严重的不良行为?谈谈中职学生怎样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讲述案例学生讨论探究体验让学生知道全社会都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1)保护未成年人的重大意义(2)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和原则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法的重大意义(2)常见的严重不良行为及其危害A吸毒B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C参与赌博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课堂练习]案例:偷开他人汽车最少罚500元指导:76页简析:偷开他人机动车,这种行为会给公民的合法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一定的破坏。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谈一谈:当我们想过开车瘾时,应该怎样去做?小结教师利用板书,采用对话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照应导入,强调重点、难点,对本节课内容梳理归纳,帮助学生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课外作业请说一说面对家人和邻居等之间发生的争执,怎么解决?结合《指导》78页四题给出的案例讨论:我们应如何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后记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案(理论基础课)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题名称第十课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授课班级12汽修1-4,12会计2授课日期第十二周教学时数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2)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犯罪份子应受到的刑罚处罚;3)理解我国刑法的任务。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犯罪,用刑法制裁犯罪、保护人民。从认识犯罪的特点出发,过渡到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导学生认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认识犯罪行为及其刑法处罚,保护人民,远离犯罪。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什么主要特征难点: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教学场景设计常规单人课桌。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鲜明、形象的场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创设团队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参法律案例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导入1.案例1:抢劫八毛钱被判罚八千2.案例2: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观察课件文字,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刑法的学习兴趣新课通过两个案例的讨论,得出结论:(一)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什么是刑法2、犯罪的主要特征(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2)触犯刑法和应受刑罚处罚。资料分析:(二)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熊猫烧香”电脑病毒案的分析来了解:(三)我国刑法的任务1、保卫国家安全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课堂讨论:2009年5月14日,重庆市第一、三、五中级人民法院对一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集中进行公开宣判,其中12名被告人涉及罪名主要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放火罪等。因其罪行极其严重,经最高法院核准死刑。通过案例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刑法的有关知识。投影材料: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哪两大类?分别包括哪几种?案例分析:“熊猫烧香”电脑病毒案分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总结让学生能分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