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铁路运输-车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车站概述1.1车站的作用车站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它集中了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设备,并参与整个运输过程的各个作业环节。第三章铁路车站1.2车站的分类•按业务性质分类: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分类: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后两者统称为技术站)。•按车站等级分类: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五等站。1.3车站线路种类(1)正线:连通区间的线路;(2)到发线:供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到发使用的线路;(3)调车线和牵出线:专为车列的解体、编组使用的线路;(4)货物线:进行货物装卸所使用的线路;(5)其它线:如机走线、机待线、迂回线、禁溜线、加冰线、整备线……(6)特殊用途线:安全线、避难线;(7)段管线:由机务段、电务段、车辆段等管辖的线路。1.4车站线路的全长和有效长(1)基本概念•车站线路的长度分为全长和有效长两种。•全长是指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如为尽头式线路,则指道岔基本轨接头至车挡的长度。•铺轨长度: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相邻线行车的部分。图16车站线路的全长(2)线路有效长的确定线路有效长的影响因素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由下列各项因素确定:警冲标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车辆减速器有时也影响有效长警冲标车挡停车器/减速器图17线路有效长的确定线路有效长规定我国采用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在Ⅰ级铁路(运量2000万以上),Ⅱ级铁路(运量1000万以上)上为1050m,850m,750m及650m;在Ⅲ级铁路(运量1000万以下)上为850m,750m,650m,及550m等。2.中间站2.1中间站的作用中间站是为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满足地方客货运输而设的车站。2.2中间站的作业1)行车作业——列车的到发、通过、会让和越行。2)客运作业——旅客的乘降,行包的收发与保管。3)货运作业——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4)调车作业——本站作业车的摘挂;货场专用线的取送5)在客货运量较大的个别中间站,还有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及编组始发货物列车的作业。2.3中间站的设备1)线路设备——列车到发线、货物装卸线,必要时还设有调车用的牵出线、安全线、存车线和调车线等。2)客运设备——站房、站台、跨越设备和雨棚等。3)货运设备——货物站台、堆放场、仓库、雨棚、装卸设备及货运办公室等。4)信号、通信、照明设备。2.4中间站的布置图•单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双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横列式布置图•纵列式布置图注意:1)货场位置(站房同侧、站房对侧);2)到发线进路设计;3)中间站台的布置。单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双线铁路中间站布置图1.中间站一般都采用横列式布置,其优点:横列式布置具有站坪长度短,工程投资少;车站作业时嘹望条件好,便于管理;调车时车辆行走距离短,节省运营费用;到发线使用灵活,站场内布置紧凑等优点。分析与结论2.到发线的设置:1)当设二条到发线时:正线两侧各一条(图a);2)当设三条到发线时:正线两侧设置,其中站房同侧设一条,站房对侧设二条(图b、c);3.到发线进路设置:1)单线铁路中间站的到发线一般都设计为双进路。2)双线铁路中间站的到发线:①只有一股到发线的中间站,应按双进路设计;②设有两股到发线的中间站,应分别按上、下行方向设计为单进路;③设有三股到发线的中间站,在有两股到发线的一侧应有一股到发线设计为双进路。4.站台的设置及宽度:基本站台--在站房范围内≥8m,困难条件下≥6m。中间站台--单线铁路≥4m,双线铁路≥5m。5.中间站的货场1)设置原则中间站的货场位置应根据货源,货流方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当地地形,地质条件,有无工业企业线或支线引入,地方交通系统及既有设备利用等因素予以选定。为便于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货场应尽量设在到发线顺运行方向的前端。•中间站的货场位置一般有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左、站对右四个位置。•货场一般设在站房同侧,其优点是:便于车站工作人员管理货场;车站线路向站房对侧发展不受限制;如地方货源货流在站房同侧(大多数情况是这样),还有利于收,发货人取送货物,无须要跨越铁路。•在有矿材,建材,煤等大宗散堆货物或其他季节性货物装卸并经常组织整列或成组列车到发的车站上,应考虑将货场布置在站房对侧。2)设置位置3.1区段站的任务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机车,整备机车、更换机车乘务组,并为无改编中转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3.区段站此外,还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作业。3.2区段站的分类1)按作业性质及作业量分(1)无解编作业的区段站(2)有解编作业的区段站2)按图形分(1)横列式区段站(2)纵列式区段站(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1)客运业务——客运设备2)货运业务——货运设备3)运转作业——运转设备4)机车业务——机务设备5)车辆业务——车辆设备3.3区段站的作业和设备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单线和双线铁路);2)双线铁路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3)双线铁路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3.4区段站的布置图注:(1)布置图的结构特点;(2)布置图的分析(优缺点);(3)布置图的采用条件。1.站房设在城镇一侧;2.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场横向布置在站房对侧;3.上下行共用调车场布置在到发场外侧;4.货场布置在站同左,机务段布置在站对右;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结构特点1.站房设在城镇一侧;正线上下行各一条;2.到发场固定为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逆运转方向错开;3.共用调车场布置在站房对侧的到发场最外侧;4.机务段设在站对右,货场设在站同左(或站对右)。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结构特点1.站房设在城镇一侧;正线上下行各一条;2.客货两场分设并专用;3.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场固定为上、下行到发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两侧;4.共用调车场布置在到发场最外侧;5.机务段设在站对右,货场设在站同左(或站同右)。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结构特点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优点是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省,管理方便,车站定员少;作业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强,并便于进一步发展。其缺点是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站房同侧的工业企业线接轨不方便。•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优缺点与单线横列式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是,从单线发展成双线后,在车站两端咽喉区就产生了上、下行客、货列车的到发进路交叉,这是双线横列式布置图本质上的缺点。分析:1)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优点是:作业的交叉干扰较横列式少;上下行方向的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都短;站房同侧的支线或工业企业线接轨比较方便。2)布置图的缺点是:站坪长度长,占地面积大;设备分散,投资大,定员较多,管理不便;一个方向货物列车的机车出入段要横切正线。2.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成因:改建时,车站横向发展受限,为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将原有站场改为专办客运之用,而另修与客运场纵列的货物运转场,即构成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2)优缺点:优缺点与纵列式图形大致相同。优点:站坪长度一般较纵列式图形稍短;客货两场分设并专用,作业相互干扰少,管理方便缺点:客、货运转场分开,定员增加;有一个方向列车机车出、人段需横切正线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在单线铁路上,区段站应采用横列式图型,一般很少采用纵列式图形。2.在双线铁路上,区段站宜采用横列式图型;3.站房同侧有货运量较大的支线或工业企业线接轨时,可考虑采用纵列式图形。结论:4.编组站解编各种类型的货物列车;组织和取送本地区车流;供应列车动力,整备检修机车;车辆作业。4.1编组站的作用及分类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列车解编作业,并设有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多设在几条主要干线交叉点或大中城市、工矿企业、港湾码头等大量车流集散地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地方性编组站4.2编组站的作业运转作业:列车到达作业、车列解体作业、车列编组作业、列车出发作业;机务作业:机车出段、入段、整备及检修;车辆作业:技术检查、日常维修、段修。其它作业:1)客运作业;2)货运作业;3)军运列车供应作业。调车设备—调车驼峰、调车场、牵出线;运转设备—到达场、到发场、出发场;机务设备—机务段;车辆设备—列检所、站修所、车辆段;货运设备—货场、倒装设备、加冰设备等;其它设备—客运设备、站内外连接设备。4.3编组站的设备单向编组站双向编组站横列式编组站纵列式编组站混合式编组站4.4编组站的布置图单向横列式编组站单向纵列式编组站单向混合式编组站双向横列式编组站双向纵列式编组站双向混合式编组站1)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布置图结构特点①上、下行到发场并列在共用调车场的两侧,上、下行通过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②两到发场与调车场间通过四条联络线连接。③机务段设在接发车较多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④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附近。⑤正线外包。图2-1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布置图作业流程图2-2改编车流在站内的作业流程优点:站坪长度短、工程费用少、设备布置紧凑、管理方便。缺点:1)解体列车牵出困难,降低了改编能力;2)改编车流折返走行严重,增加了车辆在站作业的走行距离和在站中转停留时间;3)设备使用互换性较差,上、下行车流不均衡时,两侧会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优缺点分析适用于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不大或地形条件较困难、远期又无大发展的中、小型编组站,可适应3200~4700辆/日左右的解编作业量要求。图型的采用条件图2-3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布置图2、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布置图结构特点(图2-3)①共用的到达场和调车场纵列配置,上、下行出发及通过车场并列设在调车场的两侧;②机务段设在到达场旁边、反驼峰方向一侧;③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适当地点;④在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设有中能力驼峰;调车场尾部设2条牵出线。改编列车作业流程图2-4改编车流在站内的作业流程•优点:1)克服了到达解体列车整列牵出困难;2)改编车流在站内的行程较短,解体作业时分较短,驼峰作业效率较高,车站解体能力较大;3)站坪长度较纵列式短。优缺点分析•缺点:1)调车场尾部仍有折返走行,编组能力较低,头尾能力不协调。2)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到达与出发的进路交叉是各衔接方向共用峰前到达场的单向编组站图型的“固有”缺点。1)适用于解编作业量较大或解编作业量大而地形条件困难的大、中型编组站;2)当顺向改编车流较大或顺、反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而顺向车流为重车流时;3)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编组站图型可适应4000~5500辆/日的解编作业量要求。图型的采用条件图2-5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布置图3、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布置图结构特点(图2-5)①共用的到达场、调车场和出发场纵列配置,通过车场一般设在出发场外侧;②机务段设在出发场附近反向通过车场外侧;③车辆段设在调车场旁侧;④正线外包,到发进路立交疏解。改编列车作业流程图2-6改编车流在站内的作业流程优点:1)各方向到达改编的列车在站内都是“流水式”作业,作业效率高,改编能力大。2)同类车场集中布置,各种作业交叉干扰少,站内线路运用机动灵活,管理方便。优缺点分析缺点:1)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走行里程较长;2)车站站坪长度较长,约6~8km;3)站内采用跨线桥立体疏解布置,不利于向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发展。顺驼峰方向改编车流较强,解编作业量大(6500~8000辆/日),衔接方向较多,要求车站具有较大的机动灵活性,而且地形条件允许采用6~8km站坪,或近期运量虽然不大,但远期有较大发展的大型编组站。采用条件图2-7双向纵列式三级六场布置图4、双向纵列式三级六场布置图结构特点(图2-7)①上、下行各有一套独立的调车作业系统,驼峰方向相对,到达场、调车场和出发场纵列配置,通过车场设在出发场外侧;②机务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