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教学案2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25)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预习自学二、本课目标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影响。学习目标:①识记: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②情感价值观: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重点:美国为独霸全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难点:“冷战”格局出现的背景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疑难解析:如何理解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1)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世界的形成从盟友到对手1、“冷战”概念:⑴发动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⑵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⑶方式:采取除①_____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⑷目的:遏制共产主义。2、背景:⑴二战后期形成的②____________,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⑵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③____的对比,④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⑤__实力增强,美苏形成均势。⑶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⑷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⑥___和⑦___上的矛盾加剧。美苏“冷战”1、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2、美国的“冷战”政策:⑴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①_____”作为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纲领后来被称为②______。这标志着“冷战”的开始。⑵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③_____西欧,美国开始实施④______。⑶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了《⑤_______》,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一个反对⑥___和⑦_____的军事政治集团。3、苏联的对策:⑴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⑵1949年,苏、保等国成立⑧。⑶⑨__年,苏、波、阿、保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⑩。这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⑴导致一些国家分裂:德国分裂为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朝鲜分裂为③______和④__________。⑵局部战争:⑤__年,朝鲜战争爆发。⑥__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⑶美苏军备竞赛加剧,国际局势紧张:1962年,发生了⑦______。2、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25)班级姓名学号组号2(2)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冷战”对峙格局。(3)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4)三者的关系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在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主要有三个阶段: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对立;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美苏争霸;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东剧变,雅尔塔体系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三者关系见右图:四、检测反馈知识点1从盟友到对手1.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B.西欧严重削弱C.苏联成为惟一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大国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2.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表明A.美国要征服全世界B.美国要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要充当世界霸主D.美国要维护世界和平3.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制度不同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C.美苏为首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D.国家利益的冲突知识点2美苏“冷战”4.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B.华沙条约组织建立C.马歇尔计划实施D.北约组织建立★5.右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了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C.二战后初期,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6.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其基本特征是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B.遏制共产主义而不诉诸武力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7.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丘吉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是A.马歇尔计划B.门户开放政策C.冷战政策D.杜鲁门主义8.“冷战”时期,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是A.参与马歇尔计划B.成立经互会C.建立华约组织D.支持越南战争9.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全面对峙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分裂B.杜鲁门主义提出C.北约组织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雅尔塔体制中间力量两极格局“冷战”“热战”“缓和”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25)310.“二战后初期,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组织的成立④对德国分区占领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11.“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言论的是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行美国式民主知识点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的表现12.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大战,其主要原因是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13.“冷战”导致一些国家分裂,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的是A.苏联B.德国C.朝鲜D.南斯拉夫14.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②导致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③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④导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16.(10年全国卷2)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增强。——《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全球通史》材料三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25)班级姓名学号组号4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岳麓版《历史必修一》⑴上述四则材料中,有些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⑵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综述马歇尔计划的作用。五、要旨默写六、高考链接1.(2012年上海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A.《开罗宣言》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D.《马歇尔计划》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学案24答案===========一、预习自学学点1①国际地位②发展中国家③1971年10月25日④国际事务学点2①台湾②《中美联合公报》③1979年④田中角荣学点3①霸权主义②世界和平③联合国④地区性国际组织⑤上海⑥上海共识⑦俄罗斯⑧乌兹别克斯坦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四、检测反馈1.BABBD6.BCCBD11.BBC14.(1)国际因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③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并进行全球战略收缩;④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2)过程:①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中国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②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③1949年底,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双方在正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同时,新中国还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5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⑥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之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15.(1)调整的原因:①外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呈现。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②内因: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和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汲取教训。(2)外交建树: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六、高考链接1.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新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故只有①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