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导论知识地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闻学导论绪论新闻学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学习新闻理论意义、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活动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①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②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迫使人们扩大新闻活动的规模,增加新闻的内容,增加新闻传递的手段;③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之间相互联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动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相互之间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需求量越大。新闻活动的渠道第一、亲身传播:①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②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③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④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第二、大众传播(通过大众媒体传播):①方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四种)②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③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④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网络除外)第三、群体传播(即一个人面对一群人的传播):①方式: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②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传播,长处和不足介于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两种定义: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本源:事实要素(5W):WhoWhatWhenWhereWhy类别:内容:政法、国际、经济、军事、文教卫、体育、社会时间:突发性、延缓性发生地:国际、全国、地方与读者关系:1、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迅速);硬新闻的另一个要求是报道尽可能的准确,信息尽可能的量化(准确)。2、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供人们茶余饭后作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属延缓性新闻;软新闻耐压,其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软新闻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写出情趣来,即“散文笔法”。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信息:(一般)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客观世界,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所有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信息的特点:扩缩性、共享性、相对性、组合性、多角度性信息量影响因素:事物变动的影响力、规模和空间、速度、可能性概率信息VS新闻工作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随机不确定性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一系列新要求(连续、深度、综合、全方位)信息VS客观性报道完整、平衡、中性语言、引语的运用、避免直接意见宣传基本特点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新闻和宣传:出发点、归宿点、传播方式、传播要求决定宣传效益因素宣传者、被宣传者、内容、场合、时机、方法、动机事、理、情——宣传三元素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本质上,舆论作为公共意见(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其特点是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以及评价性。舆论的社会功能(1)舆论作为一种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舆论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形式之一。(2)舆论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力的国家权力成为舆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对象,体现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行结果和相关决策执行人物的监督这三个方面。②对于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③舆论还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这时它又是先行者和启蒙者。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①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非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③衡量舆论质量高低好坏的标准就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短期与长期的结果等。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与舆论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反映并代表舆论①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②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初也是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新闻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民意代表的位置,即拟态公众。③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2、引发舆论①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首先了解、认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信息,才有可能发表意见。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②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3、引导舆论①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媒介拟态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沉默的螺旋理论)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因此我们要在认识舆论强大的社会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所以要善于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是从各国国情出发,由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影响。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报纸、广播、电视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无法互相取代。4、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4、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促进了报纸的多样化发展。不断适应读者需要,这是报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规律。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体裁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模仿到独立的发展过程。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1、报纸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报纸内容构成:新闻、言论、副刊(专版)、广告我国目前流行的三大报纸文体:新闻、言论、杂交品种。消息和通讯;言论分为新闻评论、时评和政论;新闻评论:配合当天报纸上的新闻而发的评论,简明扼要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时间的性质。时评:以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揭示其意义、性质,引发公众的关注。政论:阐释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政策,重大举措,或者就某一重要时间阐明本报立场、态度。杂交品种是指新闻、言论、文学、历史有机的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批边缘文体,主要有五种:新闻特写(新闻+文学)、新闻评述、调查报告(新闻+历史+评论)、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杂文(文学+评论)。美国:新闻表现形式分为纯新闻(客观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特稿。纯新闻(客观性报道):迅速报道短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纯粹事实。解释性报道(新闻分析):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隐晦的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调查性报道:用大量事实揭露一件丑闻或秘密交易,鲜明的表达作者观点。特稿:捕捉读者的爱好,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的描述。2、广播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广播内容构成:新闻报道、文艺节目、服务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广告广播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直播新闻、人物访谈3、电视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电视内容构成:新闻报道、综艺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电视新闻的主要样式: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特写。新闻媒体的性质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业的基本特点,也可以说是新闻事业的一般性质和共同特点。首先,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其次,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新闻媒介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等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①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②新闻媒介是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③新闻媒介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书籍杂志文学艺术;④新闻媒介传播新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使它区别于书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等。新闻媒介的机构性质: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新闻媒介的特性:指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1、所有制方面:私营、公营、国营2、与政府与执政党关系方面独立新闻媒介: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只以国家、公众利益作为是非标准。如1926年复刊后的《大公报》曾声称自己报纸“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在经济上完全依靠自己,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官方新闻媒介:代表政府、政党立场,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一般来说它们往往依靠政党或政府的财政津贴来维持运转。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