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专题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泰山文化专题研究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在地理上,它是华北平原上生态葱郁的巍巍巨人;在历史上,它是中国历代帝王登山封禅、遣官告祭的国事重地;在文化上,它更是各朝文人墨客、名家学者争相瞻仰、顶礼膜拜的心灵圣地。1泰山基本信息1.1地理区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峰,在泰安市城区北,东经117°6′,北纬36°16′。贯穿山东中部,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1.2历史名称泰山又称岱宗,岱宗:万代山岳之宗的意思。古称大山、太山、岱山、岱岳、东神、东岳、东泰、东圣、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与我国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并称五岳。1.3山体信息海拔:1532.7米(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数据)。极顶玉皇顶-玉皇峰。面积:426平方公里。1.4重要景点老县衙、岱庙、红门(一天门)、南天门、十八盘、大观峰、碧霞祠、玉皇顶、桃花峪景区、天烛峰景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1.5泰山由来约25亿年前,鲁西地区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在海底堆积的上万米厚的泥砂质岩层和一些基性火山岩被隆起,形成山系,古泰山第一次露出海面。这些岩石随后又遭受多次强烈的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变成了今日在泰山上所看到的各种变质岩和混合岩。峙立于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近二十亿年的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渐趋平缓。到距今六亿年前左右的早古生代,华北广袤地区大幅度平衡下降,古泰山又沉沦于大海中,并被2000多米的沉积岩所覆盖。在又经历了几次沧海桑田的变化后,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挤压和俯冲,泰山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泰山山体沿着百余公里(自今莱芜至泰安市)的泰前大断裂快速抬升最后在山体高处,原来覆盖着的2000多米沉积岩全部剥蚀掉,古老的泰山杂岩重见天日,开始形成了泰山的雏形,受变质影响的花岗岩,因抗蚀性强,就构成了嵯峨峻拔的峰峦高崖。这个抬升的过程持续了漫长的岁月,到了距今约三千万年时,今日泰山的轮廓才基本完成,以拔地通天、影照大海的雄姿屹立在欧亚大陆的东方,磅礴于太平洋的西岸,横空出世。所以如今泰山主峰及其周围的山峦,海拔多在千米以上,而且古老杂岩裸露。据测定,泰山南麓虎山水库周围的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是26.8亿年,中天门的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是20.75亿年。2泰山的地位2.1“五岳独尊”泰山海拔1532.7米,在中国大山中排行16,在五岳中屈居第三,成为五岳独尊,而被颂以“拔地通天”,“擎天捧日”,“峻极于天”的美溢,主要原因有:A.一柱擎天。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北倚燕山、太行山,南到长江,西靠华山、伏牛山和源远流长的黄河,东到烟波浩淼的大海,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泰山踞高临下,一柱擎天,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方一柱”。B.文明中心。从历史上看,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是中华民族及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原”“中国”所在地。代表:“沂源猿人”,大汶口文化,几千年以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东方文明的代表。C.位据东方。在地理位置上,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东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具有特殊含义。与太阳崇拜、东方崇拜相符。D.泰山形体以雄伟高大为基调,这种阳刚之美,往往和国家、社稷相连,而成为国家稳定、社稷牢固的象征。E.相对高度。泰山绝对高度不高,但相对于海拔较低的齐鲁丘陵和平原来耍说相对高度很高,地貌以岩层的断裂突起为主要特征,山南分布有三大断层,形成了泰山南坡陡峻高拔的地貌,深谷陡壁,危岩千仞,使人感觉拔地通天,气冲霄汉。F.景色壮美。泰山属于暖风带季风性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泉溪众多,奇松古柏,郁闭成洞。泰山气象变化万千,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雾淞雨淞”四大自然景观。G.帝王推崇。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活动,把泰山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加上传统的宗教意识,使泰山不仅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强有力的庇护者,而且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护佑者。总之,泰山既是一座名山,又是一座圣山、神山,当之无愧的成为“五岳独尊”。2.2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作为中国首批入遗唯一名山,泰山的文化与自然价值双高度在国际知名!2.3中华民族象征泰山是中华文化寻根之旅泰山活动营地,中华成人礼仪式举办地,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4泰山国际影响摆放泰山石敢当的风俗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及欧美唐人街都有所流行。环中国国际自行车大赛设泰安泰山站,泰山国际文化登山节,泰安-泰山东岳庙会都在泰山举行,证明了泰山的巨大国际影响力。总之,就像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授予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时评语所说: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3泰山文化内容3.1封禅文化3.1.1帝王封禅的由来3.1.1.1封禅的含义。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礼仪活动,“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表达对浩荡天恩的感激;“禅”是在泰山之前的梁父、社首等小山上扫开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酬谢大地之神对万物苍生的恩赐。作为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封禅,实质上是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一种政治手段。3.1.1.2封禅来源于人类的原始崇拜原始崇拜(包括自然崇拜、祖宗崇拜、生殖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准宗教形式之一。崇拜的对象是日、月、星、辰、山河、土地等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物。在山区,大山往往成为崇拜的对象,即大山崇拜。“崇”字就是由“山、宗”组成的。在自然崇拜的中后期产生出自然神灵的观念,大山崇拜发展为山神崇拜。但泰山崇拜主要是和太阳崇拜、东方崇拜结合在一起。太阳为世上万物带来光明、温暖和生命,人类自古就有太阳崇拜。太阳升起于东方,所以东方就是万物发育、阴阳交替之所,于是又产生了东方崇拜。在地理位置上,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东方,因此就成为历代帝王与天对话的最佳场所。3.1.1.3封禅制度的前身-“柴望”“柴望”是最古老的祭天仪式,是原始崇拜与原始统治结合的产物。当原始社会进化到氏族部落并向国家的雏形发展时,部族首领往往要通过大山崇拜等原始崇拜来体现自己的统治区域。这种统治手段,有史记载的形式为“巡狩“我国《尚书》记载:在父系社会后期,舜在代替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要祭祀上帝和六宗。六宗为天宗日、月、星和地宗岱、河、海。据记载,作为部落联盟首领,舜必须五年巡狩天下四方,即四岳。春天巡狩东岳岱宗,夏天南岳,秋天西岳,冬天北岳。目前能确认的东岳是泰山,其他三岳不详。巡狩是一种带有视察性质的政治典礼,巡狩要到四岳,主要与原始自然崇拜中的大山崇拜有关。巡狩到泰山,舜在极顶亲手燃起柴火,“燔柴以祀天”,意味和上天沟通,代天理民,为天行远,替天行道,愿天保佑。此谓“柴于上帝”。同时,舜依次四面遥望。同时,四方部族也各自登上境内高山向泰山遥祭。此谓“望秩山川”。整个仪式合起来就叫“柴望”显然,巡狩和柴望的结合,是部落联盟时期的统治手段。它的制度化,表明了原始国家雏形的出现。这种宗教仪式,使生活在黄河领域的部落逐渐形成了朦胧的民族意识,培养了共同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这一地区最终进入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进行了神学和世俗的政治准备,完成了文化和意识的铺垫。而作为东方最高大的山岳,泰山把原始宗教中的太阳崇拜、东方崇拜、大山崇拜集合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泰山崇拜。并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神山。此后,祭祀泰山成为历代君王的心中梦想。《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3.1.2封禅祭祀泰山的历代帝王秦始皇、秦二世胡亥;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玄宗、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宋真宗赵恒;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3.1.2.1中国首位封禅泰山的皇帝-秦始皇时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秦始皇巡行东方,依照“五德终始”理论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泰山封禅大典。步骤: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辟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是为封礼。从泰山之阴下山,“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天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是为禅礼。遗迹: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撰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公元219年,秦始皇东巡封禅,并在岱顶“立石颂秦皇帝德”,碑文宣扬他一统天下“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的丰功伟绩(《史记》)。李斯以丞相职从随至泰山,并为始皇撰写了颂德碑文,共144字。10年后(公元209年),李斯以丞相职从随秦二世胡亥登封泰山,于先前秦始皇刻石上加刻了秦二世诏书,仍由李斯撰写,全文为“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共79字。意义:其一,秦始皇的封禅活动将原始简朴的泰山封禅说改造成政教合一的受命就职典礼,扩大了封禅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封禅大典的神圣性。其二、封禅泰山使秦王朝的宗教完成了由多神崇拜(如秦的四帝祭祀)向一神崇拜的转变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其三,秦始皇的封禅活动拉开了齐鲁文化进军华夏继而独霸天下的序幕。3.1.2.2中国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汉武帝汉武帝在为期间曾八次封禅泰山,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泰山必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不断有吉祥的天象出现。时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遗迹:汉武帝封禅泰山留下的遗迹,比较有名的有三处:明堂、汉柏和无字碑。3.1.2.3唐高宗和女皇武则天同封泰山。自659年起,武则天就令心腹屡请高宗封禅。664年,高宗下令次年携皇后同封泰山。武则天封禅泰山,开创了中国女性在封禅历史上的先河。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封禅的时间,选取在一年的开始——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并且随从众多,各国的蕃王和少数民族的首领皆参与盛会,令人瞩目。遗迹:现存岱庙中的“双束碑”,俗称:“鸳鸯碑”。这块碑上刻着高宗李治、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等七人在泰山建醮造像诸事。3.1.2.4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在即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国富民强,天下祥和。显然,封禅时机成熟。自开元十二年(724)起,文武百官密集上奏,吁请玄宗封禅,报功于天。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时间:公元725年11月异事:据《旧唐书•礼仪注》记载,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泰山西侧的时候,突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随从人员住的账蓬被风撕破,支撑账蓬的柱子也被吹折。官们因此大惊小怪,十分恐慌,乱作一团。“先是车驾至岳西来苏顿,有大风从东北来,自午至夕,裂幕折柱,众恐。”然待封禅车驾行及泰山脚下,天气转好,“及至岳下,天地清晏。”然而,到了玄宗斋戒沐浴的晚上,气候突变,“至斋次日入后,劲风偃人,寒气切骨”。恶劣的天气使玄宗心神不宁。“玄宗因不食,次前露立,至夜半,仰天称:‘某身有过,请即降罚。若万人无福,亦请某为当罪。兵马辛苦,乞停风寒。’”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