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希分众市场图书大畅销的秘密何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百道编按】这些既小众又“土鳖”的书名后面的销售数字是否令你惊诧——《服装应该这样卖》50万,《做最好的中层》60万册,《导购这样说才对》40万册,《如何当好班组长》60万——方希和她的团队是如何点石成金的?在6月15日第三期博雅出版论坛上,博雅光华副总经理方希以培训书市场为例,表达了两个观点:今天的图书市场,只有分众市场,没有大众市场;分众市场的营销,更见分晓的是编辑力。不存在所谓的大众图书,只有分众图书我以前有幸在中信出版社工作,参与过一些大型畅销书的运作,整个过程让人很HIGH,跟磕药似的,自然,我们也得很清醒,药不能当饭吃。大书制作是很迷人,但对于我们每天的工作而言,有哪些东西可以从别处借鉴,哪些借鉴不了,跟你所在的平台的DNA有直接关系。我所讲的不是什么大项目,是我们经历了八年时间积累的一些对分众市场操作的理解,以及我们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尝试,希望能够对大家具体的工作有一点借鉴。我们做的是大众图书,我一直觉得大众图书(tradebook)这个概念有点误导人。大众图书实际上跟学术图书、教育图书的概念相提并论。很多人理解的所谓的大众图书就是人人皆可读之,开卷有益。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大众市场不存在,它基本上已经是一个不同层面的分众市场。拿大众图书中的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为例,在全国400亿的零售市场当中实际上它只有20多个亿。20多个亿是什么概念?比如说蒙牛特伦苏,很多人说我以前喝,现在不喝了,名声不大好,但它一年做60个亿,是整个大众经管书零售市场的数倍,而且我们这20多个亿里头还有300多家出版社,再加上数倍于它的民营机构生产和竞争。在今天的经济情况下,经管书难道不是一个开卷有益的东西吗?难道大家不需要吗?你去每个企业问,都有自己的人员问题和管理问题,很多东西书里都有答案,至少是参考。但其实它没法大众。它不过是一个分众的品类。其他书难道不是这样吗?历史的、社科的,包括一些有世界影响力的传记作品,像《乔布斯传》,在打市场的时候,除了广而告之的部分,也得对它不同类的读者分层,比如乔帮主的脑残粉、IT圈的专业人士、果粉……。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没有大众图书,所有的图书都是分众图书,所谓大众图书无非是若干个分众市场加合在一起的结果。有人就会觉得:分众图书是不是量太小,是不是读者面太窄?那我们怎么去做营销?实际上分众的窄,和图书销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像我们博雅出版的《服装应该这样卖》,一本给服装行业的导购人员看的书,听起来很土,很二,一点文化感都没有,谈不上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本书到现在销量是50多万册;《做最好的中层》现在是60万册;《导购这样说才对》现在40万册。我们有一本生产管理的书,这是很窄的一个类,叫《如何当好班组长》,就这样一本书,从它的旧版到新版,差不多60万册。大家可能会有一点印象的,一本商战小说《输赢》,从签约到合同期满,它的销量是80多万册,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单本的商战小说超过它。但是我们并没有把它完全当成小说去运作,我们把它当成培训书去运作,我们对它的定位就是:一本可以用于培训的商战小说。所以说分众市场不存在大小的问题。它最根本的问题是:你的分众到底在哪儿?你如何能够精准地打击它。这就是我想跟大家汇报和沟通的内容,会涉及到我们自己的很多例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所做的培训书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经管培训,一是教育培训。培训(training)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土(有时候跟我的一些文艺界、学院派的知识分子朋友交流,他们问你们做什么书?我说我们主要做培训书,他们的表情马上出现一种飘飘然、优越感,不知从何油然而生的一个状态。我努力去理解,但是我还是没能理解得了,这个姿势是怎么来的),好像不很高级。我们为什么做培训书,因为它切入了一个真相。我们每个人经过小学、中学、大学,包括到研究生,到博士,你接受的都是制式教育,之后你一生中的大部分技能,其实全部是通过培训获得。比如说毕业后工作,你的职业化训练,你的岗位技能,你若是秘书你要接受秘书的技能训练;你做销售,你要通过销售的技能训练。你工作做得不错,升职了,你需要经受管理的培训。你从一个基层的管理者,职位越来越高,你介入到战略方面的管理,你需要经受战略的培训……你去相亲、生育,孩子长大了,你需要辅导和教育他,怎么跟孩子沟通,如何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怎么去帮助他成长,怎么从一个生理学和生殖意义上的父母,变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家长,都会经历培训,有有形的培训,也由无形的培训,培训图书正是这种培训中最为廉价、深入、系统和有效的一种。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这个路子并没有走错。分众市场的营销,其实解决的还是所有出版的一个根本问题:我出了这本书,我心里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群人非常需要这本书,但是,我怎么找到他们?我怎么去把这个书的信息告诉他,说服他购买这本书?我分三个层面说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索。三个层面的营销支撑第一个层面就是选题层面。分众市场的这类图书,最关键的就是作者,重要的是作者在圈内的影响力,而不是他的大众知名度。我刚才讲的很多书,虽然销量不少,可能除了像《输赢》有人知道之外,其他的大家不知道,原因很简单,不需要你知道,因为你不是它的受众。有的作者在大众消费娱乐圈,思想界有名,但是在培训图书上,这种名气不是特别有价值。我对培训书有两个定义:第一,它必须为特定人群解决特定问题,它必须是一个能提供解决方案的东西;第二,作者最好是培训师和咨询师,有基本的授课量。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才把它叫做培训书。因此在选题确立上有两个东西非常重要,第一就是说这个选题的概念和内容,能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部分我们曾经走过弯路,有一度我们自己也觉得这个书好像看起来过于实在,提炼不出来所谓的概念,我们去依附一些流行的概念,实际上这是失败的。现在我们对培训图书特别强调分解,包括对于行为的描述和评价。我曾经跟一些作者开玩笑说,现在的培训书有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先占据他的身体,再占据他的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前是理念讲太多,打开书很高兴,合上书不知道怎么办。一个高级的培训书应该是把你有价值的理念隐藏在、嵌入在行为描述的背后。一个有悟性的读者可以在这些行为的分解当中看到理念的力量,他可以获得的东西很多;不是太有悟性的员工,他只要做对这些行为,他的工作就能做对70%以上,这是我们对这个市场深入分析之后的一些想法。第二,做作者评估。我们有一系列的数据考察,如目前的选题是不是他的主讲课程?他总共有几门主讲课程?课酬多少?他一年授课多少天?是不是课越多越好,也不见得。他上的课更多是内训还是公开课,他授课的最大驾驭人群是多少,比如说你比较适合和擅长一个200人左右的专场的话,1000人你不见得能够HOLD得住。又比如说,作者是独立讲师,还是背后有团队,他的营销配合程度怎么样,平均课堂人数怎么样?返讲率如何?也就是会不会有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他讲课?他的标准课件和具体授课课件之间的差别有多大?除了作者向我们介绍之外,我们自己还得有一个评估机制,我们会去跟关系比较好的一些培训公司了解这个老师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策划编辑去听课,现场感受课堂能力。此外,我们会了解同行的口碑,虽然说同行相侵,但是大家会有一些基准的修养和自我约束,说他好,他确实是好,有干货就是有干货。至于说他和前妻的关系怎么样,他对世界格局的看法,那些周边的东西我们也会感兴趣,因为这利于你最直接地了解这个作者的全部特征。经过这一轮下来,任何一个培训师,甭管你说自己多牛,拿出那名片来吓人一跳,只要我跟你聊10分钟到半个小时(我们的编辑也能做到这一点),我完全可以把握几个情况,你现在的收入情况,你的学习力,你在课堂上的推广能力,你现在是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发展期、平稳期,还是下滑期,你的课程是不是有更新迭代的必要。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年复一年的积累,通过不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角度去验证得到的。只要拿到了这些,我们心里基本就有底。一般来说,做培训书我们不会太失手,五万册以内的比较清晰。不过上到20万册以上的图书,还会有一些外力以及运气的部分去影响,相对于很多所谓的大众图书而言,自主力和掌控力会好一些。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方面,从选题确立开始做一个营销的评估第二个方面,接下来展开的就是对产品的营销规划。我不大喜欢说“内容”,我喜欢说“产品”,内容是个虚的东西,产品是有形和实在的。这个部分牵涉两个问题,第一,提概念。第二,内容梳理。概念对于一本书来说实在太重要。但什么样的概念是好概念?我觉得提概念有几个忌讳,切忌拔高,切忌凑数,切忌依附。概念一定是生长出来的,所有的分析不过是帮助它更好地生长。我们以前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比如说把作者的课程名略加调整,略加修改,把它做成书名,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讲课是一种课堂介质,图书是另外一种介质,也就是说,好课程不等于好书。当好课程的特质转到图书介质上来,很多东西会折损。好的图书概念,要跟课程特点、图书特点,同时也要跟图书受众的深度分析密切相关,这三项必须高度融合。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服装应该这样卖》这本书,最开始的名字叫类似《服装导购话术训练》之类的东西,这个书确实是写得很有特点,全面情景化,后来终端培训的图书很多都照这个写法来,这是作者的巨大成功。但是我觉得原来的那个名字很有问题,因为即使导购每天接受培训,话术这两个字离他太遥远了,这是一个你培训圈里说的概念,对于导购这个职位的人来说,他没有什么亲切感,会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后来我把名字定为《服装应该这样卖》。所有的服装店主,包括服装导购不可能看不懂,不可能觉得跟他没关系。我觉得一个好的概念,跟华丽不华丽,跟有学问没学问,跟时髦不时髦没关系,只有一条:恰到好处。内容梳理,就是我们的编辑怎样通过产品加工介入到营销当中。我们有很多作者,讲起来摇曳生恣,一写就马上开始莫名其妙端起来了,好像头上有一根无形的绳子,写的文字显露出语文教育最糟糕的部分,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讲课中鲜活的、生动的东西没有了。简而言之,作者不会写书。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比如说有的作者,课量实在太大了,他会把他的一个录音稿给你,说你们去做吧,反正这个跟我的课销售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编辑做了很多工作,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我们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折腾,终于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常识(常识也是需要血泪教训才能深入骨髓):编辑必须干编辑的事,作者必须干作者的事,两者的角色绝对不能混同。前期策划只要稍微偷点懒,后面的编辑要付出5倍到10倍的努力去填补你怠惰造成的空缺,效果还不好。我们要求书稿必须是作者写,哪怕你的课酬很高,很大牌。不会写没关系,我们来教。因此对于策划编辑来说,有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你去教会别人怎么写书。怎么去拉大纲,怎么确定表述风格,怎么加案例。我们的编辑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技能,就是查版权问题。大家知道,培训师基本上张嘴就来,他们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变成一种大家非常易于接受的东西,这是他们的本领和价值,但是表述的东西里有不少不是他的研究,不指明出处。上课这么说没问题,出书就是问题。我们的编辑查抄袭比较厉害,一个20万字的书里面,你有一两百字的抄袭也会查出来。我们对于作者写书的要求,就是九个字:掏心窝,出干货,拿绝活。所谓掏心窝就是,你不要假装是你不具备的角色和身份,没有意思,真诚质朴,不要假装大师;出干货,书里不要有泡沫,不要从三皇五帝扯起,不要扯你不真懂的东西;拿绝活,什么东西是你行走江湖的立身之本,那个东西就叫绝活。教作者写书,听起来挺邪乎,其实不然,培训书这种这个小分类,和其他分类一样,只要你长年去琢磨和研究它就会发现,它有自己特别的味道。味道对了就对了,味道不对,再使劲都会有问题。是不是下足了功夫,编辑有没有这门手艺,做出来的书有巨大差别。经年累月的训练,熬人的选题会,痛苦的策划会,其实都是让编辑建立写书概念的训练营,不可能一朝而成。产品出来有两个重要关口。一次策划到位,二次策划成型。所谓一次策划到位,就是策划编辑在交给编辑部书稿之前,必须做一次策划,必须解决几个问题,主书名、副书名必须得确定,然后你要详细介绍你这本书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原因一定要做这个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